今白銀全境歷史上的七次同一轄屬 贠守勤 (2017年3月17日) 白銀歷史悠久,十萬年前就有大型動物活動,從一些巖畫考證看出,六、七千年前就有人類活動,新石器時代,白銀境內更有大量人類活動的遺存。 夏、商、西周時期,白銀境內為羌戎所居。 春秋戰國時期,境內部分地區為月氏族所居。后匈奴南下,月氏族西遷,境內部分地區為匈奴所居。 先秦時期,今之白銀境內尚無建置,現境屬于北地郡管轄,這是今之白銀市首次屬同一“地州市”管轄。 秦時,白銀境內開始筑城。秦始皇統一中國后,今之白銀全境仍屬于北地郡管轄,郡治在義渠(慶陽寧縣西北)。 東漢時期,今之白銀全境一度屬于武威郡管轄,郡治在姑臧城(武威城附近),這是今白銀市第二次屬同一“地州市”管轄。 東晉時期,西秦乞伏乾歸復徙都度堅山,即秦王位,度堅山古城(1957年白銀大爆破時已被摧毀)為西秦國都城(甘肅境內,西秦國還曾經在臨夏積石山縣大河家鎮建立過都城)。之后,度堅山古城又為秦興郡郡城。這是今白銀市境內的唯一一次建都。 隋代,今之白銀全境屬會州管轄,州治在鹯陰城(今屬平川區),這是今之白銀市第三次屬同一“地州市”管轄。 明代,今之白銀境內首次出現了“會寧縣”名。今之白銀全境同屬靖虜衛管轄,這是今之白銀市第四次屬同一“地州市”管轄。 清代,首次出現了今“靖遠縣”名。 民國初(1912年),今之白銀全境由蘭山道管轄,這是今之白銀市第五次屬同一“地州市”管轄。 民國23年(1934年),靖遠(包括平川區)、景泰、會寧等15縣受轄于皋蘭區(顯然,包括今之白銀區),這是今之白銀市第六次屬同一“地州市”管轄。 1985年,白銀恢復地級市建制,增轄至今靖遠、景泰、會寧三個縣和白銀區、平川區兩個區,這是今之白銀市第七次屬同一“地州市”管轄。 |
|
來自: 昵稱20041990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