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茗荷 作者:茗荷(ID:Mingheonline)
01 冰火兩重天,都不是婚姻該有的溫度 2017年伊始,兩位朋友共同咨詢一個主題:婚姻已經走到離婚的邊緣,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朋友一:妻子活潑開朗,追求的人多。
可令人大跌眼鏡的是,她嫁給了一個沉默寡言的先生。她說,那時她被總是散發著淡淡憂郁氣質的先生所吸引,圣母情懷充分被激發。陰郁的人本身就渴望陽光。于是,他們很快戀愛結婚。
沒有孩子的時候分散雙方注意力的事情并不多,感情尚好。有了孩子之后,妻子把更多精力轉向了孩子,也不再有精力像之前一樣關注先生的喜怒哀樂,先生感覺到被冷落。
重要的是,妻子發現無論自己興高采烈地給先生說什么,他都回應冷淡甚至是不回應。兩人連吵架都幾乎不會。
久而久之,家里氣氛跌到冰點,妻子選擇了孩子和朋友分享情緒。
丈夫在這個過程中,不斷與人玩曖昧,最終出軌,提出離婚。
來訪者二:妻子也是開朗活潑的性格,但是脾氣火爆。
二人相遇時候,感情濃烈,有談一場蕩氣回腸愛戀的感覺?;榍翱偸且驗楝嵤鲁臣埽址趾虾蠠o數回,差點放棄。但最終二人舍不得多年的感情,走入婚姻。
只是,婚后這種三天一小吵,七天一大吵的方式并沒有得到改觀,二人不斷吵架,不斷說著傷害彼此的語言。
后來,雙方感覺都很疲倦,想突破又找不到方向,相處模式似乎走入一個困境。
先生在一次旅游中,發現了更為easy的相處對象,向妻子提出離婚。
妻子感到很詫異,覺得二人雙方感情并不差,先生為什么要提離婚。
“你說你愛我,到底是在你肆無忌憚的火爆脾氣里,還是在你的各種作態里?”
聽罷二人的婚姻故事,一句話涌上心頭:冰火兩重天,我們都經營不好婚姻?;橐隼铮枰m宜的溫度。冷了,ta會被凍死,熱了,ta會被大火燒干。
兩個案主雖然婚姻的境況非常不同,但實際上通過深入的溝通發現,雙方的困境,都與一個共同的原因分不開:夫妻雙方缺乏良性的溝通模式,特別是不會吵架。和枕邊人的溝通模式,往往成為我們是否能在婚姻中保持適宜溫度的關鍵。
02 不敢吵架=回避沖突
案主一的先生,從小生活在一個父母經常吵架的生活環境當中。年幼的他總是聽著母親的抱怨和父親的冷言冷語。 他從小痛苦不堪,覺得婚姻生活十分可怕,甚至有過不結婚的念頭。在他的意識中,吵架等于感情不好,吵架等于壞事情,吵像等于重復父母的婚姻。
因此,在所有出現沖突的境況當中,他選擇了回避溝通,回避表達情緒,有時候甚至是對妻子采取了不回應的行為。
而大大咧咧的妻子,對于先生的不滿渾然不覺,還覺得生活過得不錯。先生提出離婚的時候,妻子非常震驚。
然而妻子也很委屈,她是一個內心很清高的人,雖然對先生的不回應諸多不滿,但是不屑于吵架,覺得那是不文明人干的事情,雖然有時候會抱怨幾句,但是幾乎絕不挑起戰爭。
他們之間,愛的能量從流動到停滯。
夫妻之間不是不能吵架,吵架吵得好,是容易增進夫妻感情的。我們更要警惕的是,為了回避沖突選擇的不吵架,但是又沒有建立良性溝通機制,只是像鴕鳥一樣埋進沙堆里,就當問題不存在。
現實的情況是,沒有人更比男性擅長這一點。
吵架,我們還有機會了解對方的心意,哪怕這種心意以不好聽不好看的形式展現。不吵架,我們連對方想什么都往往無法知道。
與吵架相比,我們更怕的是死寂。那會讓人絕望。
03 清晰地表達自己的情緒和需求 中國文化里,一直比較鼓勵說話婉轉含蓄。我們不僅主張婉轉表達,甚至不允許表達。
在孩子們成長的過程中,孩子表達自己的需求和觀點也經常被斥責為“大人說話,小孩不要插嘴”。
長大了,別看受過良好的教育,我們并不懂得怎么跟親密的人說話,也低估了語言的殺傷力。
在有情緒或者情緒失控的時候,這種情況會惡化。 妻子正在洗碗,說了句話給先生他沒有反應。走進客廳,看著正在沙發上打游戲的先生說,“你是頭牛嗎?我跟你說話都沒反應?” 先生說,“我沒聽到啊!” “沒聽到?我看你是故意的,一點都不關心這個家!” 先生會感到困惑,為什么我看一會手機沒聽到妻子說話就變成了不關心這個家。“我怎么不關心了,煩死了,老是這么說?!?/p> 妻子一聽來氣了,“煩死了?我不煩嗎?你上班我也上班,這么多事情你都看不見,還煩死了,我也煩死了,我看你去找個不煩的!” “你有完沒完啊?”先生也非常生氣,受不了妻子的抱怨……
實際上,妻子想要表達的,就是“你來幫我,我們一起做事情好嗎?”
如果是直接清晰的表達給先生,先生如果此時不能前往,明確地給妻子說好幾分鐘,這場戰爭就能避免。
婚姻不比戀愛,沒有人24小時來研究你的需求是什么,清晰、明白的表達而不是情緒性的抱怨,就顯得格外的重要。
可能有些人會覺得女人喜歡抱怨,這點女人需要學會,但我恰恰認為,男人的沉默是更大的傷害和漠視,男人對自身情緒和需求的表達,同樣非常重要。
夫妻之間,在建設性的目的下,沒有什么事情真的不能溝通。
04 約定成熟的善后機制
母親有個朋友,是個七十多歲的老太太,有一天,突然跑到我們家來玩,并且說要住在我們家一晚上。仔細問下來,是因為老太太跟老伴吵架了。
老太太像個小孩子似的,非常生氣,先是對母親進行了情緒上的傾訴,傾訴完畢,覺得自己好像也沒有那么生氣了。
這個時候,老頭的電話來了,一打就打了一個多小時。打完電話,老太太看起來沒有那么生氣了。
第二天早上,老太太突然興沖沖地喊母親來看她的手機,原來,老頭子為了賠禮道歉,給老太太寫了一首詩,大意上是你走后,我度日如年,親愛的,請你回家之類。
一時間,浪漫填充著老太太的心,她已經幸福成一個戀愛中的姑娘。
母親送老太太回家的時候,看見老頭細心地接過老太太的雨傘,又給她把身上的水擦干,場景甚為動容。
仔細聊下來,老兩口感情一直不錯,雖然時不時因為老太太犯小性子吵個架,但是他們年輕的時候就約法三章,吵架之后,如果誰先溝通,另外一方不得置之不理,不許拒絕。
就這么一條簡單的原則,讓他們恩愛了一輩子。越吵,感情越好。
吵架之后,如何彌補傷痕,也是需要夫妻雙方共同去約定的,比方說: 不把生氣的時候說的話當真 生氣不許過夜 每天抱抱對方,吵架也不例外 不開心一起去吃個好吃的……
方式方法很多,并不是只有“對不起”可以說給對方。
記得《一簾幽夢》里的兩主角,約定吵架之后,用“凱旋門”代替“對不起”,這樣,道歉就顯得沒有那么難以啟齒。
仔細想想,婚姻就像一個照妖鏡,你擁有無數次機會去審閱和了解你自身,那些你以前不了解的陽光面與陰暗面,其實一直在你的體內。
如果不是遇到婚姻,你可能并不知道溫柔與暴躁并存于你。工作上的勤奮與家務上的懶惰都屬于你。
我們需要感謝婚姻,正是在與ta日日夜夜的相愛、相伴、爭吵、廝殺中,我們熱熱鬧鬧地過了一生,在生兒育女,攜手并進時,還遇見了自己。
只是記得,維持一個適宜的溫度就好,別把日子過成冰火兩重天。
作者簡介:茗荷,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一個腦洞大開、對生命熱愛和好奇的存在。微信minghestudio;微博@茗荷小蠻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