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史 | 為孤單的歷史平反。 點名關注 百萬人關注的最具深度訂閱號;新榜每日原創全國前十。真相、內幕、辯證!關注有獲,訂閱增益。 文 | 許涵 十字軍東征,提起這個,恐怕大多數人想到的都是騎在戰馬上的騎士,高舉盾牌手持利劍的正面形象。 這也難怪,畢竟作為這場持續了幾百年殘酷侵略戰爭的始作俑者——歐洲天主教一直在竭盡所能地洗刷這段歷史。 不管是主流的電影電視還是面對青少年的電腦游戲,十字軍一直被一些人賦予了與真實情況所不符的“高大上”的氣質與使命。 歐洲藝術作品中的十字軍多以正面形象出現 “ 真實的十字軍其實是制造了無數屠城慘案的血腥劊子手。 這一切要從十字軍的形成說起。中世紀的西方還是十分愚昧與落后的,在這種環境中發展起來的天主教自然也有著與之匹配的排外與殘忍。而當時的中東世界則因為與中國的通商往來,社會富庶,人民安康。 黑死病肆虐的歐洲 十字軍東征的原因 當時歐洲貴族勢力雖然沒有打通東方的商路,但是已經了解東方,接觸到了東方的商品,利益驅使他們拿下新月沃地帶,打通向東方的道路。宗教也是十字軍東征的原因,埃及的國王禁止基督教徒進入圣地,還拆毀了教堂。 同時權利原因也是十字軍東征的動機。當時基督教已經分為東西教會,羅馬教皇和君士坦丁教皇相互開除教籍。貴族和教皇為了防止教會進一步分裂,樹立羅馬教皇的權威,發動了對異教徒的戰爭,以加強君權神授的地位。 十字軍東征的原因還包括民族原因。在歐洲教會和貴族發動第五次十字軍東征之前,歐洲人剛剛把摩爾人趕出伊比利亞半島的中部。在這同時,還占領了西西里在內的一系列島嶼,在民間民族復興的使命也讓民眾對于奪回阿拉伯人占據的土地充滿信心。這些因素結合起來也導致了十字軍的東征。 十字軍東征的原因有很多,但是最重要的就是宗教原因和利益原因,其他的原因都在這兩個原因的爆發下產生的。十字軍東征不僅沒有取得圓滿的結果,而且使得許多人在戰爭中失去了生命。 戰爭期間被拜占庭帝國俘虜的十字軍 “ 在歷次東征中,第一次的十字軍東征可以說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一次,下面我們就來分析一下這次的戰爭。 總的來說,第一次十字軍東征可分為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稱為「小老百姓的十字軍」。 法國著名傳道士「隱修士彼得」因符合民望的宣講在短時間內激起熱烈回應。半年內,就號召了一萬五千名左右的信徒憑著滿腔熱情匆匆上路。但是,缺乏周詳的計劃與裝備,只是一味相信“這是上帝所愿“,結果還沒走到君士坦丁堡,這支隊伍就已七零八落,狼狽疲倦回到家鄉。”隱修士彼得“的聲望也大為受挫。 第二階段稱為“貴族的十字軍”。 其中有武裝能力的騎士與貴族,大概占一成。中古西歐每位騎士約有三至五位侍從來算,所謂“步兵”大概有三至五成。 教會在號召信徒參加東征 參與十字軍不僅要自費,而且花費驚人。從西歐到耶路撒冷,路程超過三千公里。徒步而行,不可能樣樣從出發地帶齊,而需要備足盤纏,以便一路上購買基本飲食用水。 浩浩蕩蕩一大群人遠行,往往遇上的是前不著村后不著店的荒漠小販。當一大群人都想吃飽喝足,物價水漲船高不僅避免不了;情況非常悲慘時,在野地里餓到吃人肉也發生過。 對騎士與貴族而言,他們還需要供應馬匹吃草飲水所需,也得到照顧隨從的基本需求。因此,上至貴族下至庶民,參與十字軍的人,不只要隨時有喪命的打算,也免不了得典當巨額家產,以準備應付天價的開銷。 從這個角度分析,就可以很清楚的看出來,這種看似宗教虔誠的背后還是傳統的政治“擴張”與“殖民”愿景。 十字軍東征的歷史真相 一直以來很多人都將十字軍東征看成是一件非常神圣的事情,因為在這場戰爭中,每個士兵甚至每個戰馬的身上都帶有十字的標志,而十字代表的就是基督教,當時戰爭的領袖階層就是封建的領主和騎士,而他們所喊出的口號則是保衛圣地領土、維護宗教利益。 但是如此長久的時間以來,人們已經看透了十字軍東征的歷史真相,那么十字軍東征的歷史真相是怎樣的呢? 十字軍東征的歷史真相還要從1096年開始說起,從那一年開始西歐地區的領主以及騎士們就宣傳在主的旨意之下要將圣地耶路撒冷從那些異教徒的手中爭奪回來,同時結合了十字軍開始進行戰爭,一直到1291年的時候這一系列的戰爭才正式結束。 表面上看起來這場戰爭是為了宗教才進行的,實際上卻是受了經濟方面的刺激。當時許多物品都是從意大利運出才流傳到西歐地區的,而封建貴族的貪欲也因此而被激發,在他們看來東征是能夠獲得大筆的資金和財富的。 另外這一系列戰爭能夠爆發最大的原因還包括教皇已經不再滿足原有的統治范疇。因為基督教自從分裂之后,羅馬教會就一直想要用盡各種手段來壓制其他的派別,而羅馬教會之間的爭奪已經越來越厲害,他們已經將目光放到了東方,企圖從這一系列的戰爭中獲得更多的領土來滿足他們的控制欲,只有增加領地和統治范圍,他們的羅馬教會才會獲得更多的利潤。這些就是這場以保衛宗教為借口的戰爭的真相。 十字軍東征的實質 在1096年的時候,西歐的封建階級曾經對東方進行過一系列長達二百多年的軍事行動,而參加這場戰爭的士兵都是在羅馬教皇的允許之下開始組建的,因此他們的身上都帶有著十字標志,寓意則是響應他們的口號保衛基督教。 這一系列的戰爭對地中海附近的國家造成了很大的影響,然而十字軍東征的實質卻并不是表面上看上去的那樣簡單。 十字軍東征的實質其實還要結合當時的歷史情況來說,在那段時期以前,基督教進行了東西的分裂,而伊斯蘭教則趁機崛起,在當時西歐的社會上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就連耶路撒冷都被伊斯蘭教占領了,當時那里可是天主教集會的圣地,因此天主教的教皇十分地惱怒,這才引發了這場戰爭。 因此說起來十字軍東征的實質還是為了能夠從伊斯蘭教手中爭奪回他們的圣地耶路撒冷。 在那段時期十字軍主要針對的就是伊斯蘭教,在第四次進行戰爭的時候主要就是為了攻克拜占庭帝國,十字軍在他們侵略得來的土地上創建了許多十字軍國家,其中最大最為特殊的就是耶路撒冷帝國,而這場戰爭也是在這個帝國徹底的滅亡之后才停止。 盡管在這場戰爭進行的過程中,不管是教皇還是那些領袖人物,他們的心中都有著其他的想法,例如為了資金和財富,或者是為了擴張自己的統治范圍,但是說起來實質上依舊是奪回耶路撒冷。 談古論今 “ 通過上面的分析,聯想到現在由美國及其附庸北約發動的一系列中東戰爭,就不難發現其根本意圖與一千年前的十字軍并沒有什么不同。 同樣是以自由平等等美好愿景為誘惑和口號,實際卻是為了強權在中東地區的地緣政治利益和豐富的石油儲備。西方殖民者的強盜思維可以說從來沒有變過。 還玩戰爭期間美國制造的死亡之路,大量無辜平民被燒死 俗話說的好,蒼天饒過誰。雖然一時的勝利讓西方統治集團嘗到了甜頭,但其殘酷的侵略占領行為還是激起了當地人民的反抗,不僅讓這些曾經美麗富饒的國家滿目瘡痍,更是制造了大量難民,直接導致了現在的歐洲難民危機。 抵達歐洲的中東難民
這也是多行不義必自斃。 在資訊高度發達的今天,西方國家一直都在利用其領先的文化傳播渠道通過各種方式洗白自己的侵略歷史。我們不得不提高警惕、辨明真相,只有這樣,才可以看透西方社會幾千年來的邪惡本質,防患于未然。 周小平微信內容團隊 作者 | 許涵 原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