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這些照片,淚水不受控制了...... 現在的常州 充滿著時尚、潮流、繁榮的氣象 你可記得 昔日的常州是什么模樣 那時候的你們 又住在哪里呢? ▼ 那時候的常州 那時候的商業體哪有現在繁多 家里要添置“大件”都會去趟百貨大樓 1995年,縣直街46號冒出了一幢6層的德泰恒大樓。 6個樓面,全部是餐飲, 還分了兩個廚房,一個專做淮揚菜,一個專做粵菜, 不光是全市規模最大的,就是在滬寧線上都赫赫有名。 當時這樓有多風光, 是常州第一家有觀光電梯的飯店、 還是第一個用懸掛玻璃幕墻的、 更是第一家供應海鮮燕鮑翅的酒樓, 能同時容納700多人, 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有錢任性’。 1994年, 一位移民荷蘭的江陰人嚴先生來到常州, 在文化宮對面開了KK迪斯科廣場, 這也是常州最早的大眾娛樂夜場之一。 當時周末的門票是80元,算是非常高了, 但依舊人滿為患,最多時容納了上千人。 節奏感強又歡樂的舞曲, 吸引了當時所有趕時髦的常州年輕人。 小時候父母帶我們去常州必定會去香港攤買新衣服,吃小吃, 回憶殺啊! 大光明影院你還記得嗎? 亞洲第一座寬銀幕電影院和亞洲第一座立體聲電影院, “大光明看電影,馬復興吃點心,人民公園談愛情” 這句話也成為那時常州人的口頭禪。 1路不僅是常州第一條公交線路, 也是常州歷史最久的公交線路。 現在,1路仍在運行。 90年代的運河, 看著就古樸。 90年代船只云集的碼頭, 訴說著常州的歷史。 運河沿岸的農家廚房, 現在已經找不到了! 早市上賣魚的攤位。 農貿市場。 魚米之鄉的船民, 小時候媽媽有沒有說過你是“木船上抱來的”? 73年常州工人家庭。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專門為孕婦打造的人工三輪出租車。 上世紀70年代,出租車的樣子是不是很萌?
上世紀80年代,全市只有5輛這樣的打的小轎車。 出行基本全靠自行車 你家那輛飛鴿,鳳凰,永久 現在還在嗎?閘還靈嗎?鈴兒還響嗎? 當年被老人們愛若珍寶的它! 總被我們“掏襠”騎著在胡同里狂飆的它! 前面大梁上坐一個,后座上再坐一個, 那時老爸的肩膀寬厚溫暖, 坐在上面安全感滿滿。 那時候 打個電話需要排隊 家里面如果有電話 那一定是大佬倌 那時候 鄰里之間經常端著碗出來邊聊家常邊吃飯 走一圈下來 原本只有飯的碗里面就多了三素兩葷 那時候的常州人 都住在狹小的弄堂里 鄰居夫妻間的對罵能在自己家聽得清清楚楚 有時候我們懷念的 并不是老照片里的那些地方 而是在那些地方度過的時光 和那時候無憂無慮的自己 歲月已然匆匆而過 時代正在不斷進步 但留在老照片中 真摯的情懷卻是永遠的 …… 來源:綜合網絡 |
|
來自: 縹緲峰v033x9fq > 《文件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