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各全國高校自主招生簡章陸續(xù)公布, 先看下 2016年的自主招生的錄取數字: ▼ 2016年山東通過自主招生批錄取的人數共1422人(包括文科225人,理科1197人)其中還包括高水平藝術團錄取的考生。放在全省近70萬考生中,這個數字微不足道! 所以,自主招生不要強求,抱著試試看的態(tài)度去嘗試,得不到是正常的,得到的是意外之喜。 當然,自主招生也有巨大的誘惑力! ▼ (1)降分錄取: 2016年我們好多考生都因自招優(yōu)惠而升入名校。 (2)指向專業(yè): 一旦通過自招錄取,有很多專業(yè)是很賺的。 (3)學校層次高: 面向我省招生的77所高校中,除北京語言大學外,其余全部211高校,39所985高校中只有三所不在其列,所有學校層次都杠桿的。 (4)不占用山東的統(tǒng)招計劃: 高校的自主招生全部使用預留計劃,不占用投向山東的統(tǒng)招計劃,如果考生通過自主招生錄取,不僅成就自己升入名校,更為全省其他考生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會空出一個同層次高校投向山東的寶貴名額,成就一名其他考生升入名校。 2017年自主招生的時間點安排: ▼
說了這么多,如何報考自主招生,家長應該做哪些準備? 山東省實驗中學 :高良元 侯成剛兩位老師獨家你們解答! 越往后重點越多! 看完,你就知道怎么報考了! 本文內容一共包括兩部分,全部以問答形式出現 一、選擇篇(01-14) 二、報考篇(15-24) 先來看第一篇 答:自主招生高校主要招生具有學科特長和創(chuàng)新潛質的學生,高校根據自身特點,喜歡招收符合其學校特色、學科特點的學生。高校給予學生降分,希望招收到的是綜合素質全面,又能在某些專業(yè)領域具有培養(yǎng)潛質的學生。 答:自主招生條件大體分為以下幾類: (1)競賽獲獎類: 1.包括數學、物理、化學、生物、信息五大學科奧林匹克競賽全國決賽獲獎,省賽區(qū)一二三等獎獲得者。 2.清華北大要求決賽獲者; 3.復旦大學要求決賽獲獎或兩個省賽區(qū)一等獎,這都是極難的。 4.北京理工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同濟大學、浙江大學等要求省賽區(qū)一等獎; 5.南京大學、廈門大學、中山大學、武漢大學要求省賽區(qū)一等獎或兩個不同學科二等獎; 6.西安交通大學、山東大學、中國海洋大學、吉林大學、中南大學等大部分高校要求二等獎即可; 7.也有部分高校認可三等獎證書,如電子科技大學、西南交通大學、蘭州大學、重慶大學等要二等獎或兩個三等獎,北京交通大學、北京化工大學、武漢理工大學等多數高校一個三等獎即可。 有些高校因學科特點需要,對奧賽學科也有偏好,如上海交通大學不要生物奧賽獲獎學生,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只認可數學、物理、化學獲三等獎以上學生。 (2)科技創(chuàng)新類 包括全國青少年科技創(chuàng)新大賽(含國際科技與工程大獎賽、國際環(huán)境科研項目奧林匹克競賽)、“明天小小科學家”獎勵活動、全國中學生電腦制作活動。 1、如北京大學要求科技類全國決賽或國際比賽優(yōu)異成績者;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理工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要求獲全國決賽二等獎; 2、同濟大學、山東大學、中南大學等要求全國決賽三等獎;武漢理工大學、南京農業(yè)大學等要求獲省級獎項即可。 (3)語文作文及英語類 語文及英語類比賽主要針對高校偏文科的專業(yè),當然,有些專業(yè)是文理兼招的,理科學生照樣可用。 1.語文作文類比賽被自主高校認可程度較高的有全國中學生新概念作文大賽(《萌芽》雜志社主辦)和全國中小學創(chuàng)新作文大賽(北京大學與《課堂內外》雜志社聯(lián)辦),同濟大學、武漢大學、山東大學、中南大學等高校認可。 2.另外全國“語文報杯”中學生作文大賽(《語文報》報社主辦)、中華“圣陶杯”中學生作文大賽(《中學語文教學》雜志社主辦)、“北大培文杯”全國青少年創(chuàng)意寫作大賽(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等聯(lián)辦)等作文大賽也會被中國政法大學、華東理工大學、江南大學等高校認可。 3.英語類比賽被自主招生高校認可程度較高的是全國中學生創(chuàng)新英語大賽(《高校招生》雜志社主辦)和中學生英語能力競賽(國家基礎教育實驗中心外語教育研究中心主辦,《英語輔導報》社承辦)。對外經濟貿易大學、華東理工大學、山東大學、蘇州大學等高校認可。另外中央電視臺“希望之星”英語風采大賽、“21世紀杯”全國中小學英語演講比賽等獲獎同學也會得到中國政法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等高校的認可。 (4)專利類: 專利分為發(fā)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和外觀專利三種類型。 其中發(fā)明專利可被同濟大學、武漢大學、山東大學、西安交通大學、江南大學等近30所高校認可,但發(fā)明專利也是學生最難獲得的。 實用新型專利可被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中國石油大學(華東)、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等少數高校認可,且個別高校會對專利內容有所要求。外觀專利僅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明確表示認可。 關于專利的鑒別,高校會通過數據對比、科學評估、專家甄別、面試問答等手段對相關考生進行考核。 (5)發(fā)表文章類: 1.同濟大學、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山東大學等近40所高校提出,考生在省級以上刊物以第一作者身份發(fā)表專業(yè)論文也可作為自主招生條件。 高校同樣會通過專業(yè)手段甄別鑒定文章是否由考生本人創(chuàng)作。 (6)成績突出類 1.綜合成績優(yōu)異:清大華大的領軍計劃、北京大學的博雅計劃,規(guī)定志向遠大、綜合素質全面且學業(yè)成績名列前茅者可以報考。 2.單科成績突出:西安交通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華南理工大學、蘭州大學等規(guī)定數理化等單科成績達到年級1%或5%或多次滿分的85%等,上海外國語大學、東北大學等要求英語單科優(yōu)異。 (7)其它類 如地理類、航模類、機器人、財經類、海洋類等比賽獲獎或參加高校夏令營活動,均可獲得少數高校的自主招生機會。 答: (1)降分錄取: 自主招生最大的誘惑力當然在于降分錄取了。降分分為不同的情況,但多數夠慷慨。 一是分檔次降分,如北京大學,分為降20、30、40、60、一本線五個檔次;清華大學可分為20、30、40、50、60、一本線六個檔次;山東大學分為A類一本線和B類降20兩個檔次。 二是直降一本,如中國海洋大學、中南大學、西南交通大學、西南大學等。 三是線上加分,如重慶大學,線上加20或30錄取。四是“線線折算”的,即一本線和投檔線分差的折算,如武漢大學山東投檔線與山東一本線差的60%。 2016年我們好多濟南娃都因自招優(yōu)惠而升入名校。 其中 理科生有540去了中南的(中南最低線637), 有578去了山大的(山大最低分640), 有627去了清華的(清華最低線698); 文科有558去了山大的(山大最低分592), 575去了武大的(武漢大學最低分611)。 (2)指向專業(yè):自主招生報考時絕大多數限定專業(yè),限報、限考、限錄。如中山大學,按入選學科大類錄取,夠分直接錄取至相關專業(yè),如其嶺南學院、中山醫(yī)學院等這些專業(yè)牛類,一旦通過自招錄取,是很賺的。 (3)學校層次高:面向我省招生的77所高校中,除北京語言大學(語言類特色牛校,號稱“小聯(lián)合國”)外,其余全部211高校,39所985高校中只有三所不在其列,所有學校層次都杠桿的。 (4)不占用山東的統(tǒng)招計劃:高校的自主招生全部使用預留計劃,不占用投向山東的統(tǒng)招計劃,如果考生通過自主招生錄取,不僅成就自己升入名校,更為全省其他考生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會空出一個同層次高校投向山東的寶貴名額,成就一名其他考生升入名校。 答:雖然自主招生具有巨大的誘惑力,但這畢竟是少數人才能獲得的福利。 2016年全省通過自主招生批錄取的人數共1422人(包括文科225人,理科1197人)其中還包括高水平藝術團錄取的考生。放在全省近70萬考生中,這個數字微不足道,所以,自主招生不要強求,抱著試試看的態(tài)度去嘗試,得不到是正常的,得到的是意外之喜。而自主招生畢竟有巨大的誘惑力,符合條件的考生也應該積極地嘗試,高考結束后應積極去考。 而在當下,距離高考還有80天的備考緊張期,各個地市的模擬大考也將來臨,我們的考生應該拿出最少的精力選擇報考學校,拿出最少的時間提供報考材料。不要為自主招生過多分神。 答:考生緊張備考中,應盡量避免思想和時間上的干擾。而自主招生的報考又是關乎學生未來的重要關口,一旦成功,意味著現在所選擇的高校和專業(yè)就是考生未來要讀的高校和可能的從業(yè)方向,考生一心只讀圣賢書,對此毫不關注顯然是不合適的。只有考好和家長配合盡快完成選擇和報名才是正道。 考生應承擔的任務:提出自己的人生規(guī)劃意見,表明自己的興趣愛好,與父母一起商定報考的專業(yè)和高校,按照高校的要求寫出個人陳述。利用課余時間,了解高校的測試方式及內容,在不影響正常高考備考的前提下進行適當的測試準備和訓練。 家長應承擔的任務: 1、整理考生的獲獎信息,定位考生的學習程度,協(xié)助考生完成人生規(guī)劃,初定專業(yè)方向,密切關注高校自主簡章,對應考生報考條件,結合近2-3年高校最低投檔線及高校自主降分幅度等參考指標為考生提供自主高校報考范圍,并協(xié)助或說服考生確定報名高校。 2、整理報名資料,完成網上填報及材料郵寄工作。密切關注自主招生報名平臺和高校網站信息,了解自主高校初審及測試動態(tài),及時完成后續(xù)考試確認及繳費工作。 詳細登記測試高校的測試時間、地點、交通情況,如有機會參與兩所或以上高校的測試,做好統(tǒng)籌安排,提前購買機票工車票,訂好賓館,測試時帶領考生前往測試,并做好后勤服務工作。 除此之外,家長還要幫助孩子搜集高校的具體測試形式,往年測試題目類型,整理相關資料提供給考生,幫助其閑暇時間進行自主測試特別是面試的準備工作,如時政內容、表達訓練等等。 6. 自主招生只允許有“硬件”的考生報考嗎?無“硬件”考生就沒有機會參加自主招生嗎? 答:自主招生高校一方面會明確提出自己報考條件規(guī)定的相關“硬件”條款,同時也會提出“具有某一自主招生專業(yè)相關的學科特長和創(chuàng)新潛質并能提供相應證明材料”。西安交大、蘭州大學、華南理工等高校對考生的單科排名或分值也提出要求。考生不一定非要有“硬件”才能通過自招初審,如果對自身的學科特長或創(chuàng)新潛質能夠深入挖掘,提出有力的證明材料也有通過初審的可能。比如考生報考某一高校的軟件專業(yè),可以提供自己的程序設計作品;報考建筑專業(yè),可以將自己對空間感知的突出能力、對結構藝術的特殊表現力通過圖片、文字材料、設計草圖等形式進行證明。 總之,你如果是塊金子,就很難隱藏你的光芒,只要有突出的特長和潛質,一定能找出相應的證明材料,相信高校是慧眼識人的。 答:考生研讀高校的自主招生簡章發(fā)現有符合自身的“硬件”條件,比如,考生有奧賽的二等獎證書,恰巧高校有相應的明確條款,僅一次一條,一定能過高校的初審嗎?答案是否定的。 第一,因為高校審查考生的資料一定綜合評估和判斷。比如考生雖有二等獎證書,但成績很差,高校會通過大數據比對,判斷考生的學習能力,如果預估出考生即便拿到高校的最大降分分值,也無法達到高校的錄取線,高校也會做出初審不通過的決定。當然,不只是關注成績,高校會綜合考慮她所需要關注的所有材料對考生做出判斷。 第二,看當年的報名人數。報名人數多競爭就激烈,條件就會提高,比如說去年西安交通大學單憑某一學科的競賽二等獎就很難通過初審,反之,報名人數少競爭壓力就小,達到報名條件后通過初審的概率就高。 答:是的,高校為招收到“用情專一”的考生,降低自主測試的缺考率,一般會對報考數量做出限定,大多數限定三所,如山大、廈大、電子科大等;也有的限報一所,如中國石油大學(華東)、西北工業(yè)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也有“大氣”的高校限定10所,上海財大學、哈爾濱工業(yè)大學等。 答:限報一所的同學同樣值得報考。高校提出限報一所,就是希望招收到符合自身要求,又對高校“情有獨鐘”的考生,高校投入巨大人力物力精力組織自主招生的選拔,如果考有更多選擇,勢必造成缺考率的增加,因此高校提出限報一所,寧缺勿濫,值得理解。 同時,因為限報,參與報考的人數會大大減少,從而,會大提高考生的初審和測試通過率,競爭力度會小很多。另外,高校的測試基本是在同一天進行,即便通過多所,也只能測試一所。 答:考生和家長往往提出疑問,聽說自主高校報考數量有限制,簡章里沒有交待呀! 相關信息是在自主招生報名系統(tǒng)中“志愿管理”部分呈獻。 當考生點擊志愿信息,選擇填報學校后,系統(tǒng)會彈出相關說明, 如北京交通大學“報名時間:2017-03-13 09:00:00 至 2017-03-24 12:00:00; 北京交通大學最多允許填報 1 個報名類型; “普通自主”類型要求考生的報考學校總數不能超過3個; 允許填報的專業(yè)類別總數至少 1 個,最多 1 個; 允許填報專業(yè)總數最少 1 個,最多 1 個; 允許每個專業(yè)類別下可選專業(yè)數最少 1 個,最多 1 個。” 答:不一定。有的對應專業(yè)大類或專業(yè),如山東大學。也有的不做限制,如西安交通大學規(guī)定“數學、物理獲獎,數學或物理單科成績優(yōu)秀”可報考理科各專業(yè)。 答:自主招生高校的選擇也是個系統(tǒng)而復雜的過程。應綜合考慮多種因素: (1)是否符合高校的基本條件:選擇一所心儀的自招高校可能有一千條理由,但自身沒有一個條件符合高校的基本條件,所有的理由都會變得蒼白無力,所以符合高校的基本條件應該是第一位的。 (2)是否有自己心儀的專業(yè):很少有高校會將所有的專業(yè)都納入到自主招生之中,大多高校往往拿出極少的特色專業(yè)名額放入自招,而更多的是相對弱勢專業(yè)。自主招生一旦報考了高校的某類或某個專業(yè),高考填報志愿時不得更改,否則降分無效,乞求入學半年或一年后轉專業(yè),那必須是有難度的,所以,在選擇階段,如果沒有自己心儀的專業(yè),完全可以成為放棄的理由。 (3)降分后是否能達到高校的錄取資格:考生可科學評估自身的學習能力,合理預估自己的高考分數。參考高校的降分層次,要以降分幅度偏的層次作為比對標準,不要動輒就定位高校的最大降分幅度。有太多這樣的慘痛例子,如2016年參加高考的同學中,車**,山東大學自主招生降20分,而高考566分,錄取至濟南大學;汪**,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獲降30分,高考575分,錄取至山東中醫(yī)藥大學;夏**,西交交通大學獲得60分降分,高考595分,以6分之差遺憾地與C9高校失之交臂,而錄取至北京交通大學威海校區(qū)中外合作辦學專業(yè)。 (4)測試形式是否是自己的強項:高校自主招生測試多數采取筆式+面試的形式,但筆試內容、面試形式、所占比重差較大,甚至有些高校只采取面試形式而沒有筆試比如中國海洋大學其它類專業(yè)。 如2017年清華大學自主招生,筆試的科目為數學與邏輯+理科綜合(物化)或文科綜合(文史),想想就會覺得好難。蘇州大學,會根據考生的報考專業(yè),筆試測試數學、物理,數學、化學,物理、化學,語文、歷史,語文、英語等多種組合。 面試形式有的采用一對一形式多輪進行,如中南大學,有的采取無領導小組面試形式,如浙江大學,有的采取多對一形式,如南京大學等,考生一定要結合自己的長處,選報有利于自己發(fā)揮的測試形式的高校。 (5)以往的通過人數是否多?通過率是否高:受招生計劃的限制(高校自主招生的名額不得多于其當年招生計劃的5%)、地域特色的影響,我省考生在全國高校的自主招生通過人數和通過率差別很大。 如通過人數一貫比較多的高校,山東大學、中國海洋大學、中國石油大學(華東)三所駐我省高校,每年通過人數總和都接近千人,西南大學、華北電力大學、北京化工大學等高校也是對山東娃特別慷慨的。而華東地區(qū)部分高校,我們山東考生通過人數都偏少。 自主招生最終獲取資格人數與初審人數所得通過率,也應當是考生考慮的一個重要指標。 如2016年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山東初審人數通過49人,最終獲取降分資格40人,通過率達81.6%,這樣的比率較就特別具有吸引力。而華東某高校,2016后我省考生初審人數429人,資格獲得人數僅3人。2015年初審人數352人,資格獲得人數僅6人。 答:自主招生的報考其實就是志愿填報的提前。如有機會選擇2所以上高校,也建議拉開一定梯度。一所保、一所沖。保和沖要從兩方面考慮,一是初審條件的保和沖,要有一所初審把握較大的作為保的高校,另外一所可沖。二是降分幅度大的或稍稍降分就能達到自身錄取條件的作為保,另外一所作為沖。 若非常幸運的通過2所及以上高校的初審,選擇最終測試高校應該依據高考預估成績來決定,當然如果測試時間能夠岔開都能參加測試那是最理想的情況。 答:是很重要。高校自主招生測試要求在高考后進行,6月22日之前要出結果,所以,高校在6月9日——22日之間必須完成自主招生的資格認定工作。 6月,正值高校期末考試及畢業(yè)之際,評委和測試場地所限,自主招生測試一般會放在高考后的第一個周末進行。2017年的自主招生測試多數放在6月10、11日兩天。絕大多數高校考試時間沖突,即便有考生通過兩所以上高校的初審,能考兩所就顯得很奢侈。所以,報考高校時,選擇在同一城市或交通時間較短的高校作為自主招生的報考對象,不失為一種選擇,寄希望于兩所高校的測試時間能略有時間差,這樣就有參加兩所高校測試的可能。比如,華中科技大學和武漢大學,中南大學和湖南大學。所以,報考自招高校時,抱團報考也是一種應該考慮的套路。
答:中國高等教育學生信息網 (簡稱“學信網”)由全國高等學校學生信息咨詢與就業(yè)指導中心注冊并開通,由中心控股的學信咨詢服務有限公司負責運營。 學信網是教育部高校學生司指定的電子政務平臺,網站依托中心建立的集高校招生、學籍學歷、畢業(yè)生就業(yè)和國家助學貸款學生個人信息一體化的大型數據庫,開通了學歷查詢系統(tǒng)、學籍學歷信息管理平臺、“陽光高考”信息平臺、碩士研究生網上報名和錄取檢查系統(tǒng)、國家助學貸款學生個人信息系統(tǒng)、學歷認證網上辦公系統(tǒng)、就業(yè)頻道等多套電子政務系統(tǒng)和社會信息服務系統(tǒng)。 2015年起自主招發(fā)生重大改革,報名統(tǒng)一集中于學信網進行, 一是方便了考生的報考, 二是方便了教育部分監(jiān)督和管理, 三是減少了高校的工作量, 經過兩年的測試,效果非常好,所以2017年自主招生報名仍然通過學信網進行。 答:賬號的注冊基本信息的填寫不必等到想報的自招簡章發(fā)布,注冊隨時可進行,基本信息的填入也可盡早進行,建議早一點進行。 答:能證明考生學科特長和創(chuàng)新潛質的材料都是自主招生高校想要的材料。比較典型的有:考生高中三年的成績單,高中學校出具,并需要年級排名、人數、單科排名等具體信息;照片,要求jpg 或 jpeg格式,大小20K-500K,照片背景為單色(白色、藍色、紅色均可),人像清晰,神態(tài)自然,無明顯畸變;各類獲獎證書、作品、專利;社會實踐活動證明材料;研究性學習資料等;綜合素質評價意見等。 答:推薦人信息不是必填內容,但對考生進行合理的推薦,部分高校會助推考生更順利地通過初審。推薦人信息包括專家推薦、學校推薦、團體推薦三個部分。 專家推薦建議是與考生實際接觸過的,在考生所報領域有一定影響力的專家級人士,如科研人員、高校教授、企業(yè)名人等,進行實名推薦。學校推薦是指高中校長實名對在學校表現特別突出的考生進行推薦。 團體推薦是指考生社會實踐或實際接觸過的相關企事業(yè)團體和組織進行推薦。 此類推薦要實事求是,推薦人員或組織都要慎重,是在用自己的名望、聲譽與誠信在推薦學生,家長也要合理利用,不要無底線地動用自己的人脈為孩子某推薦。 高校要求,推薦人和組織推薦學生時,要單獨上傳和寄送材料,程序嚴謹,過程慎重。 另外,高校在審核時如果覺得考生并沒有實質性的參加相關領域的科學研究、實驗探究等活動,也沒有實質性的成果是很難通過初審的,即使推薦人是某一領域的領導者。 答:多數高校要求,學生所獲得的各類獎項要加蓋學校的公章進行確認,以證明這是孩子親自獲得的獎項,在上傳材料圖像時就要求蓋章確認。當然,加蓋學校部門公章如教導處章,也是可以的。 答:報名材料的電子化,大大方便了高校初審工作,考生將各自的信息填報完畢上傳電子版證明材料后,大大提高了高初審的自動化程度,為保證上傳的材料清晰可讀,有些高校提出要求,要使用掃描件,如華東師范大學,就明確提出使用掃描件而不使用翻拍方式。 答:報名材料用普通A4紙打印并進行簡單裝訂即可,裝訂時按高校所要求的順序進行,如無要求,務必將報名表作為首頁。因為報名右上角會有條型碼,材料到達高校后,掃描條碼即同步調出考生信息,切勿加封皮。寄送材料多數高校要求用郵政特快專遞。注意,寄送出的報名表務必是上網上傳完畢并提交后的最終版本,否則條碼會不一致。 答:所有材料填完、蓋章、掃描后上傳完畢,并提交,算上完成了自招報名。 答:完成報名后,家長要密切關注高校的招生網站及學信網報名平臺,關注其初審信息及其它提示信息。 答:我省今年首次進行一二本合并填報志愿,屆時將沒有一批線,但省招考院會劃出一條自主招生提檔指導線,其實也就是按照原一批次計劃劃出的分數,也可以理解為就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一批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