喊堂、旗樓賽詩、打茶圍、雅閣等候……古代逛青樓也是個技術活,小編在參考了各種資料后幻想自己徜徉在了三月春淺的汴京街頭,走向了煙花叢。嘿嘿。 三春季節,向晚時分,游走汴京街頭,遠見得街巷里燕館歌樓鱗次櫛比,華燈如晝,人流如織,好一片升平景象。沒錯,這正是大宋朝最繁華的煙花場所,群芳所聚之地:清河坊。 本人名肖辯,字玄逸,江寧人士,進京趕考已有月余。如今考已畢,榜未放,無聊間與同窗出了客棧消遣,我們的目的地:暢春別院。小可今番備足銀兩,只求一見那仰慕已久、名動京師的“花魁”春娘。 不覺來到院外,只見門前楊柳依依,流水娟娟。跟隨門丁引導進來,則見院中布置雅致講究,絕非俗麗之流。名花奇樹點綴各處,水池亭臺相映成趣。 卻不見老鴇出來招呼:“哎喲,官人您來啦,快去,叫姑娘們出來伺候著。” 更沒有花枝招展的姑娘站成一排到門前攬客,只零星見有些客人“笙歌叢里醉扶歸”。 正納悶間,正堂上人聲鼎沸,賓客如云。原來是開始“喊堂”了,也就是向姑娘們通報來客,我們于是疾步向前,也落座點了茶水、打賞了跑腿。 坐定之后放眼望去,賓客多是華衣錦服,儀表不俗。人們面帶微笑,任茶酒靜置手旁,只顧癡癡然搖頭晃腦,欣賞簾子后傳來的琵琶曲子。我亦細聽了下,真是“開簾覺道春風暖,滿壁淋漓白雪聲”。 片刻,“旗樓賽詩”開始了。賓客各自作詩,貼到旗樓的影壁墻上,然后跑堂會摘下來給姑娘看,若姑娘看上了就點你進來,不然…改天再來!這第一道關就讓我很是緊張,因為想必在座都是來自四海八荒的才子名流,我那點詩詞素養,還真不知道“畫眉深淺入時無”呢。 但為了見到“花魁”一面,不得不放手一試。沉思片刻,作了一首《念奴嬌》。 《念奴嬌 · 赤壁懷古》| 所幸過了這第一關,不想進得內院卻發現更大的考驗還在后面:此處還是有很多人,來客們品茶、鑒畫、賞花、聊詩詞,互相比試才華,俗稱“打茶圍”。姑娘們隔簾觀看,在內心里默默的打個分,然后決定見與不見。 交談中得知,來客不僅有各州府的名流公子,文人墨客,更有在朝為官者,盡是些學富五車之士。這下壓力更大了,勝出的機會渺茫呀!說來也實在幸運,一時靈光閃現,得了二三佳句,遂成一首《浪淘沙》,莫名其妙讓我居然堅持到了最后一輪。真心不容易! 《浪淘沙 · 北戴河》| 我被允許進入小姐雅閣等候。此時心情實在是激動非常,馬上要見到我仰慕的春娘了!在雅閣內靜坐無聊,我仔細打量周圍陳設,只見琴棋書畫,筆墨紙硯應有盡有,兼有古董瓷器擺設,獸香綿延不斷,床前的屏風也很是精致。 半晌,忽聽卷簾聲,輕提裙擺碎金蓮,迎面出來個翠袖紅衣,風華綽約的女子。見她白肌似雪, 粉面含春,眉如初月,眸引橫波。云髻婆姿。一笑傾城,果真風流第一佳人。 難怪令多少英雄拜倒,今日幸睹! 與她互相作揖問候坐下。隨后一番閑聊熟絡,轉而寫詩填詞、吟詩作對,春娘的才情已然讓我傾倒。繼而調絲竹而唱新詞。春娘抱琴而坐,唱的是一首周邦彥的《蘇幕遮》。她玉指纖纖,皓齒盈盈,鶯音婉轉,情致動人,彈指間仿佛馨香四溢, 聽者不禁聽得忘我。 卻這時,堂外喧嘩陣陣,似有何重要人物到場。一會只見跑堂敲門進來,與春娘借歩私語了一番。驀地見春娘臉上先是一驚,立刻又轉為喜。她定了定神,走向前來,禮貌地說有一事相求。我問何事,她復答道:“今忽有貴客來訪,點名見小女子,此客與我本系舊交。素有才名,試功名而未就,今番前來敘舊,實不忍拒之耳。還望公子見諒成全!” 為表歉意,春娘說可與我改天再見,并拉來同是才情出眾的隔壁姐妹繼續為我奏樂。好不容易過五關斬六將到此,卻吃了閉門羹,此時的我心情很復雜。 不過,我不能發火,因為京城名妓背后想必是有達官貴人庇護,而且青樓之地多是名流,必須表現得有風度一點。今天得以一親芳澤已為幸事,何況,今后還有機會。 于是飲酒作樂直至深夜,臨走前,見院里姑娘、下人紛紛手持片紙,紙上皆抄有《鶴沖天》一首,中間有句云: “才子詞人,自是白衣卿相。煙花巷陌,依約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尋訪。且恁偎紅依翠,風流事、平生暢。青春都一餉,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 詢問,原來是春娘所會貴客贈與她的。如此好詞,必然又將是傳唱大江南北的今春爆款,我驚訝道。轉念一想,也未嘗不是此客人的幸運,畢竟在我朝,也是春娘這樣的名妓演繹推廣,也才讓許多美詞流傳開來,也讓詞人聲名大噪。于是便問客人姓名,跑堂答曰:柳七。 “啊?莫非這就是‘奉旨填詞’的專業音樂制作人、人稱‘柳七’的柳永?小弟不才,甘拜下風,”我慚愧道。同時知悉偶遇大神,我內心的敬仰猶如滔滔江水涌動,以至于激動之下從夢中驚醒過來…… 迷糊中我頓然發現,Omg,原來我不叫肖辯,我是小編! 好了,在夢中帶大家穿越到宋朝逛了一次青樓,這次美好的體驗告訴我們:沒文化真不敢逛青樓(以上故事純屬虛構,如與史實不符敬請諒解。) 下面,小編就帶大家了解下當時的青樓以及青樓文化吧! 青樓點睛 什么是青樓? 青樓原本指的是貴族人家豪華精致的青磚青瓦的樓房,到了唐代,就逐漸用作煙花之地的代稱。唐代大詩人杜牧的名句“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幸名”即謂此。 大家都知道我們今天所說的青樓指的就是妓院,其實嚴格來說“青樓”是高級的妓院,跟我們在古裝劇里見到的姑娘濃妝艷抹排成一排拿個手帕招攬客人那種還是有很大差異的。這正是“青樓”和“窯子”的區別。 青樓歷史源遠流長,到宋朝可以說達到頂峰。全國各地大小妓院無數,文化名流也都樂此不疲,更是涌現了一批耳熟能詳的名妓。當時的青樓產業甚至成為國家重要的稅收來源。 不是所有妓女都賣身 古有娼和妓之分,大致對應一下,“娼”就是現在的所謂的妓女、外圍,而“妓”則相當于現在的綠茶、嫩模,至于藝妓,也就是我們平常所謂的“賣藝不賣身”的,大都色藝絕群,和我們現在的娛樂明星類似。例如史上那些有名的妓女,像蘇小小、李師師、關盼盼、李香君,她們能歌善舞,吟詩誦詞,極為風雅,以至名揚天下,美傳千古。 青樓大多數女子是從小培養的,琴棋書畫樣樣精通,文化水平比較高。指物作詩之類的小把戲自然不在話下。文人雅士就好這一口。 許多妓女留下了膾炙人口的詞句。請你們隨便感受下青樓姑娘們的詩詞水平吧:
(這首詞作者叫嚴蕊,南宋中期人。出身低微,自小習樂禮詩書,后淪為臺州營妓。) 有錢就能包場隨便挑? 一般來說,要見青樓里面的頭牌姑娘(俗稱“花魁”),并不是很容易的事情,也并不是有錢就能如愿的。這些“花魁”一旦成名之后,背后大多都有富貴權勢人物作為靠山,即使客人們見了這些女子,大多也是客客氣氣的,不敢動手動腳的。 青樓主要靠當紅的大牌妓女支撐場面賺錢。當紅大牌住和一般妓女住的房間,出場、出臺費用各不相同。當然,當“花魁”不是當“花瓶”,單靠臉蛋漂亮還不行的,還需要是內在的氣質與文化修養。 怎樣逛青樓? 前文說過,青樓是比較高級的妓院,不是平民百姓隨便能進的。青樓客人的素養或者社會地位一般都很高,主要以文人士大夫,富商,江湖豪客為主。 青樓客戶尤以文人居多,他們有的寄情于紅粉知己,有的享受溫香軟玉,有的則為排解失意愁悶。 古人玩的高雅,那些斗文與交心的中間環節是絕不能省的。更何況,那么多的經典詩詞正是在這樣的環境里誕生的。 那么有必要解釋一下,可不是所有逛青樓的人都是為了睡覺去的。不少客人都是富貴人家,家里還有三妻四妾,不至于多饑渴。他們要的是感覺,就像餐館一樣,去最高級的餐館吃飯不是因為它給的量大菜多能吃飽。 其實許多客人不過去坐一坐,喝點茶,吃些點心,聽聽曲,下下棋,吟吟詩,喝點小酒什么的,然后就離開了。水滸傳里說宋徽宗會李師師,也是見一面說說話而已。 誰在逛青樓? 大家知道,那時夫妻大多不是自由戀愛,有感情的本就不多,還要賢妻良母式的端莊和合大體,講求夫妻“舉案齊眉、相敬如賓”,講求“女子無才便是德”,家里那位自然也就沒什么風情可言了。夫妻間沒有什么親密感、浪漫感是常態。可青樓里面的女子則截然不同,自然具有巨大的誘惑力。 所以,與其說那時文人逛青樓是為了泄欲,不如說是為了滿足他們的審美趣味(青樓女子大都貌美而有才)和表達他們對“浪漫愛情”遐想(青樓女子大多善解人意,并且歷史上也不乏才子佳人配成對的浪漫故事。) 當然,至于那些失落時來青樓醉生夢死,尋求慰藉的,功成名就時來青樓聲色犬馬找刺激的,孤獨落寞時來青樓尋找紅粉知己的,交際應酬,朋友聚會,乃至“目的不純”的也都是有的。 (本文綜合自:趣歷史、山東商報刊文《馬可波羅眼里的青樓》、戴日強豆瓣博客、中天飛鴻 新浪博客、《宋詞是一朵情花》《大好河山好騎驢》以及網絡。) |
|
來自: 飛飛fyjpjk0jpl > 《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