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身和運氣是無法選擇的,但'一個人的才華和學識是通過努力必然獲得的東西'。如果你通過努力成為優秀的人,那么就會有另外優秀的人、有價值的人愿意為你提供幫助。這種像市場交換的'等價原則',聽起來殘酷,卻是人脈的本質所在。 從幼兒園開始,每個人就都已經有一些選擇朋友的原則—盡管并不自知。 事實上,資源分布的不均勻,必然造成人與人之間的某種依附關系。
在這里我們不討論所謂的'心計'。確實有些人有很深的城府,至少比另外一些人更深,他們可以用常人想不出的,就算想得出來也做不到的手段達到自己的目的。在這里,我們只討論最普遍的情況。
承認自己能力有限,是心理健康的前提。從我重新思考雷鋒的領導那天開始,我掙扎著去學習如何做事量力而行。說起來好笑,自己的智商有限到過去竟然沒想到'量力而行'是如此高難度的行為模式:
所以說,往往只有優秀的人才擁有有效的人脈。并且正因為這些人隨時隨地都可能要回避'不公平交換'的企圖,他們才更加注重自身的質量,知道不給他人制造麻煩,獨善其身是美德。
如果,終于有一天,你己經成為某個領域的專家,你會驚喜于真正意義上的有價值的所謂高效的人脈居然會破門而入。你所遇到的人將來自完全不同的層面,來自各種各樣意想不到的不同的方向。而你自己也不再是過去一無是處的你,你不再是'索取者',你扮演的是'樂于助人'的角色—很少有人討厭善意的幫助,更何況你是被找來提供幫助的呢。
生活的智慧就在于,集中精力改變那些能夠改變的,而把那些不能改變的暫時忽略掉。專心打造自己,把自己打造成一個優秀的人,一個有用的人,一個獨立的人,比什么都重要。打造自己,就等于打造人脈,如果人脈真的像他們說的那么重要的話。事實上,我總覺得關于人脈導致成功的傳說其實非常虛幻,只不過是不明真相的人臆造出來的幻象罷了。 因為,當你把時間花費到一個人身上的時候,相當于在他的身上傾注了你生命的一段,不管最終的結果如何,反正,那個人那件事都成了你生命中的一部分,不管最后你喜歡還是不喜歡。每個人的時間都是有限的。所以最終,'真正的好朋友'誰都只有幾個而己。 這實在是一個大到寫兩本書都可以的話題。以下是我的幾個簡單的,但實踐起來并不是那么容易的建議: 1、專心做可以提升自己的事情; 2、學習并擁有更多更好的技能; 3、成為一個值得交往的人; 4、學會獨善其身,以不給他人制造麻煩為美德;用你的獨立贏得尊重; 5、除非有特殊原因,應該盡量回避那些連在物質生活上都不能獨善其身的人; 6、那些精神生活上都不能獨善其身的,就更應該回避了。盡管甄別起來比較困難; 7、真正關心一個朋友的意思是說,你情愿在他身上花費甚至浪費更多的時間; 記住,一個人的幸福程度,往往取決于他多大程度上可以脫離對外部世界的依附。 |
|
來自: 老劉tdrhg > 《十八、理財/營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