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盆景藝術家協會官方出品 作者簡介 李樹華,日本京都大學博士(農學),現在為清華大學建筑學院景觀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同時兼任日本東京農業大學客座教授、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客座教授。社會職務有《中國盆景賞石》學術總監、中國風景園林學會理事、中國社工協會心理健康工作委員會園藝治療學部主任委員等。 金屬絲綁扎是為了達到矯正盆樹缺點、形成理想樹形、表現大樹古樹景象、提高盆樹格調而在管理過程中采取的一種重要的整形技術。 金屬絲綁扎操作,基本上可以根據作者的意圖形成較為理想的樹姿,它不同于完全用剪刀修剪而成的樹形。 盆景金屬絲綁扎整形技術小史 清代鴉片戰爭后,法國為了與清朝通商交涉的目的,向我國派遣了使節團。該使節團成員在廣東的街頭于當地政府官邸庭院中第一次見到了盆景,他們除了對盆景驚訝之外而頗感不可思議。使節團之一的M.Renard 把他對盆景的印象與整姿技術撰寫成《Chinese Method of Dwarfing Trees》(中國盆樹技藝)于1846 年11 月21 日發表于《Gardeners’Chronicle Vol.6》(庭園者年編第六卷)。該文的最后一段寫道:“中國的一些盆景被作為禮品送給我國女皇。為了讓樹長得好看,他們使用了金屬絲對枝條綁扎后進行彎曲整形。”本文發表于1846 年,這說明在此之前,金屬絲綁扎技法已經被應用于盆景整形過程之中。該文獻為記載我國盆景利用金屬絲整形技法的最早記錄。 根據日本《盆栽大事典》記載,金屬絲綁扎整形技法由家住東京的某人于明治年間(1868~1911)中期開始時用鐵絲進行盆景整形。到了大正年間(1912~1925),日本開始使用銅絲進行盆景的整形。 這足以說明我國利用金屬絲進行盆景整形的歷史要比日本至少早出數十年。 2 金屬絲綁扎的種類、功效 2.1 金屬絲綁扎的種類 金屬絲綁扎具有以下種類: (1)現狀維持 在維持已經成形的盆景樹形基礎上,進一步提高觀賞價值而采取的金屬絲綁扎技術。該類樹形的主干、主枝已經定型,以小枝為中心進行綁扎整形。 (2)樹形改作 對于現在樹形所存在的不足之處進行改作,多從干、枝開始進行操作。 (3)粗放綁扎 對于山采素材和過大的人工素材所進行的初次綁扎。一般只對主干、大枝進行綁扎,等待小枝萌發伸長之后再進行整形。 (4)幼樹主干固定 固定幼樹主干的方法,多對5~6 年實生苗進行操作。不對枝條進行任何操作。 2.2 金屬絲綁扎的功效 金屬絲綁扎具有以下功效: (1)使干、枝形態達到理想狀態 通過金屬絲綁扎,調整與固定枝干的方向、角度,形成理想的干枝形態。 (2)促使盆樹矮化、老化 通過改變樹木頂部枝條的伸展方向,或者通過扭曲枝條使養分輸導受阻,抑制向上生長;同時,通過樹頭的替換,使樹木產生矮化現象。 (3)促進花芽分化 金屬絲綁扎操作,可以減弱樹木的營養生長,增強生殖生長,促進花芽分化。 (4)形成老樹古樹形態 2.3 金屬絲綁扎后導致樹木體內激素發生變化 在對盆樹進行綁扎后,不僅從美觀上有助于形成理想的樹形,而且會導致樹木體內生物化學的變化,例如引起作為植物激素之一的乙烯的產生。 當對枝干利用金屬絲綁扎并進行彎曲之后,通過給予樹木機械的連續性的刺激,促進了乙烯的產生。乙烯產生之后促使彎曲部分不定芽休眠狀態的打破,芽體萌發,形成小枝。 同時,乙烯還通過制約生長部細胞的伸長防止徒長,形成緊湊化的樹形,葉片變小變短,使樹形向老化方向發展。還促進花芽分化以及多開花多結實。縮短盆景樹形的成形時間。 圖1. 操作臺 3 金屬絲綁扎整形法使用器具 3.1 器具 進行金屬絲綁扎整形所需的最低限的工具有旋轉操作臺(回轉臺)、金屬絲、工具類以及其他等。 3.1.1 操作臺(回轉臺) 在進行盆景的換盆、整姿、修剪等作業時,能夠承載盆景自由自在的進行旋轉、有利于操作的特制平臺。其構造由穩固的支腳、以及固定于支腳部的面板構成,有的還有可以調整高度的轉手部分。旋轉板多有木制的面板(直徑為28~35cm)構成,并有能夠固定旋轉板旋轉的旋鈕。 現在出現多種改良型的操作臺,有的面板由鐵板上加橡皮墊組成,有的裝有放置操作工具的抽屜,有的全由合成樹脂構成等(圖1)。 3.1.2 工具類與其他 修剪枝剪、斜口剪刀、金屬絲剪、小金屬絲剪、鑷子、鉗子、圓口矬子、刀子以及棕櫚絲刷子、傷口愈合劑等(圖2)。 圖2. 工具 3.1.3 金屬絲 (1)金屬絲的條件與種類 用于盆景綁扎整形的金屬絲應該具備以下條件:柔軟便用 ;沒有彈性;大小合適;屬于熱的不良導體;固定力強;便宜;對樹木無毒害。 金屬絲的種類有銅絲、鋁絲、鐵絲等。 (2)金屬絲粗度與必要的長度 樹種與生長勢不同,樹干與枝條的硬度不一樣,即使相同粗度所用金屬絲的粗度也不相同。作為一般樹木的硬度來說,如果是銅絲,則要使用相當于枝干粗度1/3 的銅絲進行綁扎整形,如果是鋁絲,則要使用相當于枝干粗度1/2 的鋁絲進行綁扎整形。金屬絲的長度則要比綁扎區間長度增加1/3,例如,綁扎區間為20cm,則所需金屬絲長度應為26~27cm。 4 剪葉技法上的注意事項 4.1 綁扎不適期 春季樹液開始流動時期是盆景金屬絲綁扎的最適期,其他時期也不是不可以進行綁扎整形。但是,金屬絲綁扎所需時期較長,并且屬于違背自然規律的操作技術,必須避開不適期。 不適期因樹種不同而不同,主要指以下時期: (1)對樹木易于造成傷害的嚴冬期; (2)芽體膨大的萌芽期; (3)旺盛生長中的6~9 月; (4)換盆后養護期; (5)花芽分化期與開花期。 4.2 綁扎適期 適期也因樹種不同而不同: (1)針葉樹:2~4 月,9~11 月; (2)雜木、杜鵑新梢生長期的4~6 月。 主要盆景樹種金屬絲綁扎的適期如表1 所示。 表1 盆景金屬絲綁扎適期 5 金屬絲綁扎技法與注意事項 5.1 金屬絲綁扎前準備 5.1.1 決定正面 在進行綁扎整形之前,先要決定盆景的正面。特別是對于新的材料,必須在考慮樹干彎曲、根盤狀態以及分枝布局的基礎上決定正面。正面的決定對于未來盆樹的發展非常重要。 5.1.2 枝條修剪 當正面決定之后, 就要對于整株樹木的枝條進行去留修剪,這對盆樹的未來影響很大,必須慎重進行。在考慮哪個作為探枝才能與樹干相稱、左右枝以及前后枝如何進行布局等基礎上進行剪除。但是,不能夠剪除枝條過多,應以1/3 或者2/5 為標準。對于對生枝與輪生枝在開始時盡量保留,2~3 年之后,等待其他枝繁茂時再剪除。在剪除不要枝時,采取圓口剪刀自枝條基部剪除,或者留取一段做成神付頂。 5.2 金屬絲綁扎順序與方法 5.2.1 金屬絲綁扎順序 應該按照一定的順序進行金屬絲綁扎,如果順序錯誤,在解除金屬絲時,不易操作。 金屬絲綁扎順序如下:主干→第一枝→第二枝→第三枝→第四枝→第五枝……頂枝→第一枝小枝→第二枝小枝…… 頂枝小枝(圖3)。 圖3. 金屬絲綁扎的順序(① →?) 5.2.2 金屬絲綁扎方法 為了不使金屬絲搖晃,應該在干的背面深插根盤中固定開始(圖4)。在欲彎曲部位,沿著枝條彎曲的方向進行綁扎纏繞。在彎曲程度大的部位,一定要在彎曲外側纏繞金屬絲(圖5),如果一根金屬絲不能固定,則需要按照同一方法固定第二根金屬絲。當金屬絲纏繞完后,按照纏繞方向進行慢慢地扭轉彎曲。此時一定要注意,如果用力過度進行扭曲,會造成金屬絲嵌入樹皮,對枝干生長造成影響。此外,如果扭曲的方向與金屬絲纏繞的方向相反,則會造成金屬絲松開,起不到固定的作用(圖6~7)。 圖4. 彎曲部位高低與固定方法 圖5. 彎曲部位外側一定要有金屬絲(保護) 圖6. 枝干彎曲方向與金屬絲纏繞方向的關系 圖7. 金屬絲綁扎時起點與終點應在背面 5.2.3 金屬絲綁扎補充作業 對于一般的盆景來說,并不是經過綁扎后就完成了作業。當金屬絲開始嵌入樹皮中之后就要解除金屬絲。隨著盆樹的生長,枝葉繁茂,出現有礙觀賞的枝條就要隨時剪掉。有時有必要間隔數年再一次實施金屬絲綁扎,矯正其缺點,為了形成高格調的盆景而需要花費十數年的時間。應該繼承最初盆景作者的意圖和技術,進行長年月精心培養,努力形成盆景名品。 5.3 枝干金屬絲綁扎法 5.3.1 主干綁扎法 如果干形態較為理想,則沒有必要進行金屬絲綁扎。對于部分主干計劃或左或右彎曲時,則采用金屬絲綁扎法整形。把金屬絲一端斜插于從盆景前面不能看到的根盤處(即背面),不能夠對根盤產生傷害,一定要進行牢固的固定。如果插的淺,當金屬絲往上綁扎時則會產生松開的現象,會對樹皮造成傷害。金屬絲纏繞的方向,可以根據主干欲扭曲方向的反方向進行,如果纏繞時太松則起不到固定的作用。當只往左側或右側彎曲時,則沒有必要考慮纏繞的方向。金屬絲綁扎的方向由下往上,掌握不松不緊的程度。如果太緊,會對樹皮造成危害;如果太松,則起不到固定的作用。在纏繞金屬絲時,用左手的大拇指與食指把握住金屬絲,以免金屬絲滑動時對樹干造成危害。較粗的金屬絲只纏繞到主干的中部位置,接近樹冠部時停止。主干細的部分,可以與枝條共用同一金屬絲。 5.3.2 主枝綁扎法 當把各枝的形態整形完之后,則要考慮各枝條的搭配與布局問題。在對各枝條進行金屬絲綁扎時,從下枝逐次往上枝操作(只有帚立式是自上往下)。應該先對粗枝進行金屬絲綁扎,進行枝條布局的調整。然后,稍稍遠離盆景,從較遠處觀察各個枝條的位置。對于探出枝的位置與形態、接受枝的狀態、是否有平行枝等進行綜合觀察,并考慮枝條長短與干的均衡等。同時,如果發現了不必要的小枝條,可在該時期進行剪除操作。 5.3.3 小枝綁扎法 主干與主枝的金屬絲綁扎的順序都是從下往上操作,但小枝條的綁扎順序則是在先端向基部移行。 5.3.4 扶(抬)芽 只對一部分特定樹種進行扶(抬)芽處理(圖8)。這些特定樹種是指針葉樹中針葉形成束狀(2 針1 束和5 針1 束)的樹種,包括五針松、黑松、赤松等。自然生長狀態下的這些樹種的葉束處于稍稍向上的狀態,所以在盆景制作過程中也應該通過金屬絲綁扎形成扶(抬)芽的效果。葉束向下時,不僅從觀賞上不美觀,而且表現不出生機勃勃的景象。在進行扶(抬)芽處理的同時,必須在考慮小枝條是否太密、是否會感覺太重或者是否小枝條太稀、是否會感到不充實等基礎上,進行整體考慮,調整小枝條的布局與配置。此外,每個小枝條應為扁平狀并具有變化,數個小枝條形成一層,使盆景產生優雅的感覺。 圖8. 扶(抬)芽 圖9. 對于不易彎曲枝干的處理方法 5.3.5 枝干不易彎曲部位的處理 對于木質部堅硬不易彎曲的較粗大的干枝,應該采取下列方法進行處理,達到彎曲整形的目的:(1)利用剖干剪刀在欲彎曲部位按照與彎曲成直角的面剖開干枝(圖9 ①);(2)該部位用麻皮緊密纏繞,然后利用金屬絲進行綁扎。如果彎曲角度大,則要用麻皮纏繞2~3 層(圖9 ②)。 對于較細枝條,利用剪刀或者嫁接刀剖干到木質部,用麻皮或者紙包裹后進行金屬絲綁扎。對于樹皮堅韌的樹種可以直接利用金屬絲進行綁扎整形(圖9 ③)。 對于用手難于彎曲的枝干,可用整形用杠桿進行輔助彎曲。 5.4 各類型盆景金屬絲綁扎法 5.4.1 松柏類 作為原則,多在10~3 月間的休眠期進行綁扎操作。從多在修剪的同時進行綁扎的角度來看,盡量在2~3 月進行,防止樹勢減弱。 對于松柏類來說,金屬絲綁扎后如果不長時間保持的話,很難起到固定的作用。雖然根據枝干粗度保持時間長短不同,但短者應在半年至上,有的需要1、2 年以上的時間。 4~7 月屬于樹木的活動期,輸液流動快,枝干組織柔軟,松柏類的樹皮特別容易剝離,該時期金屬絲綁扎操作盡量避免。 5.4.2 雜木類 有樹木休眠期操作與6~7 月樹木旺盛生長期操作兩種方法。 在6~7 月進行綁扎整形具有易于定型的優點,但是,因為樹木生長迅速,金屬絲易于嵌入樹皮之中,對樹木生長以及觀賞造成危害。 在樹木休眠期進行金屬絲綁扎,因為生長活動基本停止,輸液流動減少,具有金屬絲不易嵌入樹皮、不會傷害樹皮的優點,但是因為木質部較硬,容易造成枝條的折斷。 雜木類枝繁葉茂,沒有葉片時易于綁扎操作,應該在剪葉之后的枝條不易折斷的時期進行。一般來講,2~3 個月即可以定型,必須在金屬絲嵌入樹皮之前解除。金屬絲解除后,尚未完全定型的枝條可以再一次綁扎定型。 5.4.3 花果類 基本方法與雜木類相同,但必須考慮到綁扎與花芽分化的關系問題。 大多數的花果類在6~8 月花芽分化,當年秋季花芽膨大。在進行金屬絲綁扎時十分注意不應對花芽造成傷害、導致脫落。一般來講,多在花芽尚未完全分化時的6~7 月進行金屬絲綁扎操作。 6 金屬絲剪除法 松柏類的生長緩慢,一般幼樹與半成形樹應在1~2 年、成形樹應在3~4 年內進行解除;雜木類生長快,在春季綁扎的樹木需在秋季進行解除。 解除的順序正好與金屬絲綁扎時的順序相反,先從先端的小枝開始,再進行大枝、主干的金屬絲解除。 【未完待續】 文章來源:《中國盆景賞石》2015-0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