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文章
發文工具
撰寫
網文摘手
文檔
視頻
思維導圖
隨筆
相冊
原創同步助手
其他工具
圖片轉文字
文件清理
AI助手
留言交流
來自: 臨泉書屋 > 《碑志匾聯》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翰林志》的由來
《翰林志》的由來《翰林志》是我國古代的一部筆記著作。成于唐憲宗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時作者任翰林學士。“翰林院”是唐代開始建立的官署名,為各種文藝技術內廷供奉之處。唐玄宗時另建“學士院...
江朝宗(1425~1506)明翰林院侍讀學士
江朝宗(1425~1506)明翰林院侍讀學士。字東之,號樂軒,明重慶府巴縣人。代宗景泰二年(1451年)進士,經吏部考選為庶吉士。曾參與撰修《大明一統志》,書成后升翰林院編修,后升翰林院侍讀,參加經...
翰林學士承旨
翰林學士承旨—搜狗百科。開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玄宗另建 翰林學士院,將文學之士從雜流中分出,供職者稱 翰林學士,簡稱學士,本身無品秩,以原品入值,由官員充任。翰林學士院是負責起草詔命、...
翰林國史院
翰林國史院—搜狗百科元代掌管草擬詔令、纂修國史、兼備皇帝咨詢的中央機構。至元二十年與集賢院合并為翰林國史集賢院。至元二十二年與集賢院分立,復為翰林國史院。翰林國史院主要掌管纂修國史、典制...
「趣味歷史」耳熟能詳的口頭禪,竟然是一千多年前的一句君臣對話
趙匡胤聽到到笑曰:“頗聞翰林草制,皆檢前人舊本,改換詞語,比乃俗所謂依樣畫葫蘆耳,何宣力之有?”趙匡胤認為翰林學士只是玩弄文字...
李竳傳閱讀答案
李竳傳閱讀答案李竳字溉之,滕州人。深為姚燧賞識,極力向朝廷推薦,因而授翰林國史院編修官。泰定(1324)初授翰林待制,困親喪未完葬辭而歸。天歷初(1328)再召為待制,這時文宗正開設奎章閣,李竳多次...
zhanxingguosky126的博客
zhanxingguosky126的博客吳元年(公元1363年)五月,初置翰林國史院,設學士(正三品),侍講學士(從四品),直學士(正五品),修撰,典簿(正七品),編修(正八品)。洪武十四年,降翰林學士為正五...
王垿行書蘇軾《題王逸少帖》四屏
王垿行書蘇軾《題王逸少帖》四屏。王垿(1857-1933)字爵生,晚號昌陽寄叟,山東萊陽人。光緒十五年己丑科進士,欽點翰林院庶吉士,后...
王垿 1905年作行書唐詩四屏
王垿 1905年作行書唐詩四屏。簡介:王垿,字爵生、覺生,號杏村、杏坊,晚號昌陽寄叟,山東萊陽人。光緒十五年進士,欽點翰林院庶吉士,...
微信掃碼,在手機上查看選中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