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族是中國的主體民族,是上古時期黃帝和炎帝部落的后裔,炎黃子孫。是一個歷史從未中斷過的、歷史悠久的民族,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截止2009年,漢族人口約為13億,約占世界總人口的19%,分布于世界各地。 高山族是中國臺灣地區(qū)南島語系各族群的一個統(tǒng)稱。2008年,總人口為494107人。 畬(she)族是中國人口較少的少數民族之一 ,根據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統(tǒng)計,2010年11月1日畬族人口為708651人。畬族有自己的語言——畬語,屬漢藏語系苗瑤語族,通用漢文,唱畬歌,且畬歌是潮州歌謠的源泉。 塔塔爾族主要分布于中國新疆、俄羅斯聯(lián)邦、烏克蘭、巴爾干、哈薩克斯坦等國家和地區(qū),在國外也稱為韃靼人(韃靼族也是俄羅斯聯(lián)邦第二大民族)根據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統(tǒng)計,塔塔爾族人口數為3556,是中國人口最少的法定民族 。 阿昌族,中國的少數民族之一。根據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統(tǒng)計,阿昌族人口數為39555人,主要居住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隴川縣和梁河縣,潞西、盈江、騰沖、云龍等縣也有少量分布。阿昌族有自己的語言,但沒有文字。 哈薩克族是中國的少數民族,人口約160萬,全世界哈薩克族有1900萬。 土族是中國人口比較少的民族之一,現有人口大約接近29萬。主要分布在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縣、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黃南藏族自治州的同仁縣和海東市樂都區(qū)。 景頗族由青藏高原的氐羌族群發(fā)展而來,有“景頗”、“載瓦”、“勒赤”、“浪峨”、“波拉”5個支系,總人口130212人(2000年數據),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山區(qū),少數居住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與緬甸克欽邦接壤地區(qū)。 基諾族自稱“基諾”,意為“舅舅的后代”或“尊敬舅舅的民族”。1979年6月經民族確認,成為中國的第56個民族。根據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統(tǒng)計,基諾族人口數約為25000人。 撒拉族是中國信仰伊斯蘭教的少數民族之一,主要聚居在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縣和化隆回族自治縣黃河谷地,以及甘肅省積石山保安族東鄉(xiāng)族撒拉族自治縣大河家鄉(xiāng)一帶。因自稱“撒拉爾”,簡稱“撒拉”而得名。根據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統(tǒng)計,撒拉族人口數為104503。 柯爾克孜族(吉爾吉斯族)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民族。絕大部分在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其余分布在伊犁、塔城、阿克蘇和喀什等地區(qū)。2010年全國第六次人口普查186708人。 納西族為云南特有民族之一,絕大部分居住在滇西北的麗江市,納西族現有人口為30.8839萬人(2000年)。 回族是中國分布最廣的少數民族,在居住較集中的地方建有清真寺,又稱禮拜寺。回族,有人口約981.68萬(2000年人口普查數據),是中國少數民族中人口較多的民族之一。 壯族是嶺南一個歷史悠久的土著民族。舊稱(Zhuang僮)族,是中國人口最多的一個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廣西、廣東、云南和貴州等地。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壯族人口數16,187,163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