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的蘇式生活,是從早晨一碗面開始的。與北方的面不同,食客不僅吃面,還要嘗湯品澆頭。 || 奢侈品·禿黃油面 這款很貴的面,目前來說似乎沒幾家人在做。這是專屬蘇州的奢侈品面條,用蟹黃做澆頭,炒成一盤拌面吃。一般來說,面不能過多,大概只有一兩。吃完之后,還得來個素面一兩填填肚子。為什么是素面呢?因為螃蟹味道太鮮,其他的面全部被搶味了,只有素面可以壓陣。通常這個面是大閘蟹上市才吃得到的,而且必須提前預訂,每天供應量也是有限的。 || 最知名·楓鎮大面 這款據說和乾隆爺有關的面,和其他蘇式面都不一樣。首先,這是白湯面,其次這是白燜肉面,最后這是夏季時令面。在蘇州城里,同得興做這個面近幾年是比較紅的。這碗面一般來說湯底里加酒釀去腥調味,所以非常特殊。加上一塊白燜肉做法和其他燜肉不同,有點香糟的味道,所以喜歡的人很多。 || 上市周期最短·三蝦面 這個面只在春夏之交,籽蝦上市之后才能吃到。通常也只賣十來天,過了季節就沒了。蘇州城里裕興記做這個面不錯,好像知名能做這個的,也就這家了。 || 費工夫·兩面黃 這是一種油炸和湯煮混合的面條,一面干脆一面軟爛,算是制作工藝特殊的面條。一般來說,吃這個配著蝦仁澆頭,味道非常好。但是這種面條實在費工夫,很多人就算會,也不愿意做。目前來說,有幾家店還保留這一品種。好一點的,還是裕興記。 || 澆頭挑剔·奧灶面 紅湯白湯都是特色,紅油湯底比較受人歡迎。這幾年,蘇州城里出現了很多紅油奧灶面,不過比較正宗的還得去胥城大廈。那里的配方應該是和昆山老店一脈相承的。一般來說,吃奧灶面會配鴨子的澆頭,因為昆山出產好麻鴨,做的鹵鴨實在是配面的一把好手。 || 去哪兒吃? 老饕們肯定有自己喜歡的面店,如果你對這個還不太了解,請接著往下看。傳統老字號的面館有朱鴻興和陸長興,陸長興的店每一家都差不多,但是朱鴻興不一樣。如果去朱鴻興,要么去觀前那家,要么就去蘇博對過的那家,其他分店味道很難保證。黃天源雖然是賣糕團的,但是做面也有歷史,算老字號,湯底也很有底氣。觀振興和陸振興,名字很古老,但其實一家是老牌子新開,一家應該是新店。不過味道還是比較蘇州的,吃吃也無妨。東吳面館和他們類似,都是后起之秀。 當下比較紅的蘇式面館,一家是同得興,一家是裕興記。前者算是新的老字號,后者傳統工藝把握比較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