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皋蘭縣志》記載,肅王墓葬有明代十位藩王:肅莊王朱楧、肅康王朱瞻焰、肅簡王朱祿埤、肅恭王朱貢、肅靖王朱真淤、肅定王朱弼桄、肅昭王朱縉炯、肅懷王朱紳堵、肅懿王朱縉炯、肅王朱識;二位妃子:肅莊王妃孫氏、肅懷王妃王氏;一位夫人:肅王朱識夫人薛氏,共十一座墓葬。墓群規模之大,埋葬時間跨度之長,墓葬之集中,在國內實屬罕見,被人們譽稱為蘭州的“十三陵”。 根據墓區封土周圍散布的磚、瓦、柱頂石等遺物分析,原墓葬地面應有建筑物,但其規模和特點均無據可考。部分墓葬封土被夷為平地,但地下墓室除1、2、7號墓被打開外,其余均保存完好。 據《明史》記載,明太祖朱元璋為了鞏固自己的統冶地位,于洪武二年(1369年)定“封建緒王之制”,以起到“屏藩王室”的作用,洪武三年(1370年)夏四月,下《冊封諸皇子為王詔》,首封秦、晉、燕、吳、楚、齊、潭、趙、魯、靖江等十王。數年后又封慶王、肅王。肅王先后襲封十二個王位,直到明朝滅亡為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