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絡不通百病生,補什么都沒用。不一定要吃藥打針,因為每個穴位都是一味中藥,每天學點經絡穴位小知識吧! 有一個地方,是非常重要的獨立的生命全息場,是人的縮影,人身上的所有器官(心、肝、脾、肺、腎、膽、胃、小腸、大腸、膀胱、三焦)在這個地方都能找到相對應的穴位。 艾灸此處,等于給全身作了一次大保健! 中醫“生物全息理論”認為人體的“耳、手、腳”等凸出部位都是人的縮影,包含人體的全部生理信息及遺傳信息;人身上的所有器官(心、肝、脾、肺、腎、膽、胃、小腸、大腸、膀胱、三焦)在耳朵上都能找到相對應的穴位。它們都在耳、手、腳中有規律的排列,得到全面反映。 現在很多年輕人或者上了年紀的人都出現耳朵有問題,比如耳鳴,這就是身體在提示預警,你的肝膽,腎有可能出現問題。 中醫艾灸認為:腎開竅于耳。 《靈樞·五閱五使》說:“耳者,腎之官也。” 《靈樞·脈度》說:“腎氣通于耳,腎和則耳能聞五音矣。” 腎為藏精之臟,腎精充沛,則髓海有余,耳竅濡養有給,表現為聽力聰慧;若腎精虧損,則髓海空虛,耳失所養,出現耳鳴耳聾。老年人聽力多減退,即與腎中精氣減衰有關。 艾灸調理耳鳴 艾灸雙耳溫經散寒、溫養五臟、運行氣血,尤其適宜虛寒證和痹痛證,長期施灸可延緩衰老。人的耳廓是獨立而重要的生物全息場,集中了耳穴約二百個。以艾灸雙耳不僅可以調理陽痿還可以進行保健養生及調理。 中醫認為耳與臟腑聯系緊密,腎開竅于耳、心寄竅于耳、脾主升清以充養耳、肝膽之氣影響耳。耳尖(耳朵最上端)代表心,耳廓代表脾,耳皮肉代表肺,耳背代表肝,耳垂代表腎。 其中耳和腎的關系尤為密切。光看耳,就能大致知道腎氣到底足不足。 顏色、光澤, 就是針對耳部整體而言,正常人的耳紅潤而有光澤,這是先天腎精充足的表現;如果耳朵干枯沒有光澤,反應機體腎精不足。 耳朵色淡白,多見于風寒感冒;還見于素體陽氣不足的人,這類人多怕冷惡風,手腳冰涼。若耳薄而白,為腎敗,見于垂危之人。耳朵紅腫,多是“上火”的表現,常見于肝膽火旺或濕熱。耳輪青黑,常見于劇痛患者。 耳廓干枯焦黑,多發于傳染病后期或糖尿病,因為在這個階段,機體陰液已經嚴重耗傷。在耳朵的某些局部呈點狀或片狀紅暈、暗紅、暗灰等,多見于胃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等消化系統疾病。 人的耳廓是獨立而重要的生物全息場,集中了耳穴約二百個。艾灸雙耳不僅可以治療陽痿還可以進行保健養生及治病,簡便實用,易于操作,比起艾灸大椎、神闕、氣海、關元、腎俞、足三里等傳統保健穴位來說,盡管不能取而代之,卻有異曲同工之妙,且能“一石數鳥”,事半功倍。 耳朵的這些狀態預示不同的病 1、腎精不足:耳鳴(蟬鳴和嗡嗡響)。蟬鳴就是像知了叫一樣,這是大虛之證,主要是因為腎精不足;轟轟響就像耳朵里成天火車隆隆開過,這是實證,主要是三焦不通,是內部火太重造成的。 冠心病:耳垂皺,耳褶。 2、高血脂與脂肪肝:耳朵紅厚,耳垂上翹。 3、腦血栓:耳鳴(突然間),伴有劇烈疼痛。 4、外耳道毒菌:耳內瘙癢。 5、動脈粥樣硬化:耳內濕性過大。 6、糖尿病:耳垢增多;耳廓干枯焦黑。 現在流行的耳朵美容法,其實就是根據上述中醫原理,沿著耳骨進行點壓和按摩。下面為大家介紹兩種健耳操,長期堅持,能夠收到抗衰、保健、美容的效果。 搓耳法:雙手掌輕握雙耳郭,先從前向后搓49次,再從后向前搓49次,使耳郭皮膚略有潮紅,局部稍有紅熱感為度,每日早晚各1次,搓后會有神清氣爽。容光煥發的效果。 若患有某些慢性疾病,在搓耳之后,還應搓相應區域,如高血壓患者,用拇指搓耳輪后溝,向下搓用力稍重,向上搓用力稍輕;低血壓者,用力程度恰好相反而搓之。 捏耳法:運用拇指、食指輕巧而有節奏地捏壓耳垂的正中區域,每日2-3次,每次1分鐘,持之以恒地做下去,既美容,又能增添雙目的神采。 為什么現在“面診、耳診、手診”這么流行,也就是這個原因;經常泡腳的艾友,那就更不用說了;生物全息理論,簡單點理解就是“一葉知秋”。 耳與臟腑的生理病理聯系中,以腎開竅于耳、心寄竅于耳、脾主升清以充養耳、肝膽之氣影響耳的理論最為歷代醫家所重視。所以常搓雙耳可以起到全身按摩的效果。艾灸的效果比搓耳朵效果更好。 你刺激“耳”部的穴位,就會對相對應的五臟六腑產生治療和調理作用! 下面小編推薦健康優品的這款專業耳朵3聯灸,不但可以艾灸耳朵,還可以把頭頂的百會穴也艾灸到哦! 如果需要產品詳細情況: 1、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 2、取穴方法和保健知識 3、艾灸知識和禁忌知識 4、退換貨服務 5、產品售后服務 快來找小艾(掃描下面二維碼可以加小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