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風玉露鵲橋會 ——詞牌《鵲橋仙》欣賞
陳敏昭
(三門峽行政學院 472000)
詞牌《鵲橋仙》又名《金風玉露相逢曲》、《鵲橋仙令》、《廣寒秋》,《七夕》等。人們多以雙調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兩仄韻者為正格。此曲變格甚多。明代張翰《松窗夢語·卷七風俗記》載,民間傳說每年農歷7月7日織女與牛郎相會,令喜鵲搭橋,二人相會于鵲橋。五十六字者始自北宋文學大家歐陽修,因詞中有“鵲迎橋路接天津”句,故取為調名。北宋后期周邦彥將此調更名為《鵲橋仙令》。南宋韓淲制作是詞,取秦觀詞句“金風玉露一相逢”,更其名為《金風玉露相逢曲》。張輯詞中有句“天風吹送廣寒秋”,故有人名其曰《廣寒秋》。南宋人何士信編輯的詞選《草堂詩余》總稱其為《七夕》。后世多奉秦觀《鵲橋仙(纖云弄巧)》為正格。 秦觀《鵲橋仙·纖云弄巧》 纖云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其格為: 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仄平平,仄中仄、平平中仄。 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仄平平,仄中仄、平平中仄。 秦觀的詞淡雅輕柔,情韻兼勝,被譽為婉約之宗。 此詞借牛郎織女悲歡離合的故事,贊頌堅貞誠摯的愛情。 這首詞上片以“纖云弄巧,飛星傳恨”起頭,既寫七夕景色,又景中見情,起句展示七夕獨有的抒情氛圍,“巧”與“恨”,則將七夕人間“乞巧”的主題及“牛郎、織女”故事的悲劇性特征點明,練達而凄美;“銀漢迢迢暗度”寫雙星渡河;金風:秋風,舊說以四季分配五行,秋令在五行中屬金。玉露:秋天的白露。“金風玉露一相逢”是說牛郎、織女的七夕相會,“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句由敘述轉為議論,表明了作者對這一神話故事愛情意義的認識。 下片亦為對句,“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寫雙星的短暫會晤;“忍顧鵲橋歸路”是說牛郎和織女匆匆相見而長久別離,為傷別而不忍回顧鳥雀架成的歸路,包含了深深的依戀和惆悵;接著轉而為高昂,“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既指出了牛郎、織女的愛情模式的特點,又表達了作者的愛情理想:牛郎、織女雖然難得見面,卻心心相印、息息相通,而一旦得以聚會,在那清涼的秋風白露中,他們對訴衷腸,互吐心音,不僅深化了雙星故事,而且使閱讀者的感情脫俗而升華。 歐陽修的《鵲橋仙·月波清霽》 月波清霽,煙容明淡,靈漢舊期還至。鵲迎橋路接天津,映夾岸、星榆點綴。 云屏未卷,仙雞催曉,腸斷去年情味。多應天意不教長,恁恐把、歡娛容易。 這首詞乃歐陽修先生的詞調、詞牌創制之作。歐陽修一生填詞無數,并且創制了詞牌《鵲橋仙》,但是,他自己僅僅填制了兩首。我把它們都選列在這里。 這首詞上片作者用清新的筆法向我們渲染了一幅清新寧靜而又帶點朦朧的情人月夜幽會的場景:月明夜朗,晴空星稀,銀河兩岸,鵲橋相連,夾岸星光似榆錢,點點綴飾。 下片寫短暫相聚后的離別惆悵,良宵苦短,長夜難永。今年離別如去年,年年腸斷年年盼。這好像是老天爺的故意安排,聚少離多,歡聚不易,相愛的人啊應該多加珍惜哪! 歐陽修的《鵲橋仙·蕙香囊》 身作琵琶,調全宮羽,佳人自然用意。寶檀槽在雪胸前,倚香臍、橫枕瓊臂。 組帶金鉤,背垂紅綬,纖指轉弦韻細。愿伊只恁撥梁州,且多時、得在懷里。 柳永的《鵲橋仙·屆征途》 屆征途,攜書劍,迢迢匹馬東去。慘離懷,嗟少年易分難聚。佳人方恁繾綣,便忍分鴛侶。當媚景,算密意幽歡,盡成輕負。 此際寸腸萬緒。慘愁顏、斷魂無語。和淚眼、片時幾番回顧。傷心脈脈誰訴。但黯然凝佇。暮煙寒雨,望秦樓何處。 到了柳永這里,《鵲橋仙》加長,變成雙調,八十八字。上片十句,四仄韻;下片八句,七仄韻。雖然如此,柳永也僅僅填制了一首《鵲橋仙》。其格為: 仄平平(句),平平仄(句),平平仄仄平平仄(韻)。仄平平(句),平仄平仄平平仄(韻)。平平平仄仄仄(句),仄仄平平仄(韻)。平仄平(句),仄仄仄平平(句,)仄平平仄(韻)。 仄仄仄平仄仄(韻)。仄平平(句)、仄平平仄(韻)。平仄仄(豆)、仄平仄平平仄(韻)。平平仄仄平平(韻)。仄仄平平仄(韻)。仄平平仄(韻),仄平平平仄(韻)。
2017年3月25日星期六,三門峽上陽書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