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精选,精品九九视频,www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亚洲熟女乱色综合一区
    分享

    (1)必修三第8課《古代中國的發(fā)明和發(fā)現(xiàn)》教學設計

     世明360圖書館 2017-03-26

    8課《古代中國的發(fā)明和發(fā)現(xiàn)》教學設計

     

     

    課程標準

    概述古代中國的科技成就,認識中國科技發(fā)明對世界文明的貢獻

    教材分析

    《古代中國的發(fā)明和發(fā)現(xiàn)》選自人教版高中歷史教材必修三第三單元中的第八課。本課教材主要從四大發(fā)明,數(shù)學,天文學,歷法和農學以及醫(yī)學五個方面的典型事例向學生介紹了古代中國幾千年的科技成就。內容相對來說比較獨立,與教材前后兩個單元關系不大,與本單元的其他課程聯(lián)系也不深。但是由于中國古代的科技成就對推動世界文明向前發(fā)展做出了杰出貢獻,所以本課的學習對于激發(fā)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強愛國主義精神和科學精神具有重大意義。

    學情分析

      高二學生已經具有一定的中國古代政治史、經濟史的基礎,而且初中也曾經學過中國古代科技成就的相關內容,對中國古代科技有一定了解。學生通過看書基本上能把握中國古代科技成就的主要表現(xiàn),本課難點在于分析古代科技成就巨大的原因,學生應在此下功夫。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掌握中國古代科技進步的基礎知識,特別是紙、指南針、火藥和印刷術的發(fā)明。

    2、認識古代中國四大發(fā)明對世界文明發(fā)展的貢獻。

    3、對比中國四大發(fā)明在中國和西方發(fā)揮的作用,思考其不同的原因,并從中分析中國古代科技在16世紀后逐漸滯后的原因。

    二、過程與方法:

    1、學生課前在教師的指導下利用圖書館、互聯(lián)網等資源,分組收集、整理中國古代科技發(fā)展的相關材料,并在課堂上相互交流,從而對中國古代科技的成就形成初步的認識。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了解和認識到中華民族的偉大智慧和對世界做出的巨大貢獻。逐步形成對國家、民族的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增強愛國主義情操。樹立為祖國現(xiàn)代化建設、人類和平與進步事業(yè)做貢獻的人生理想。

    2、通過對本課的學習,養(yǎng)成崇尚科學的精神,堅定科學的思想。

     

    教學重點

    古代中國的偉大科技成就。

    教學難點

    古代中國偉大科技發(fā)明、發(fā)現(xiàn)的方法與精神;造成近代中國科技落后的深刻的社會原因。

    教具準備

    制作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方法

    列表的方法、材料分析法、討論法等

     

    導入設計

    指導學生閱讀本課的導言,從導言提供的信息——書寫材料的演變過程,引出造紙術的發(fā)明,提問:中國為什么被稱為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

    (多媒體課件打出課題)

    8課 古代中國的發(fā)明和發(fā)現(xiàn)

    推進新課

    第一課時

    (板書)一、四大發(fā)明

    合作探究:閱讀教材P3637,結合以前所學知識,利用教材上的圖片,請學生簡單介紹四大發(fā)明。

    自主學習1:(展示圖片:西漢的紙)這是古代中國造紙術的歷史見證,早在西漢時期,中國人就制造出了紙。這是近年出土的西漢時代的繪有地圖的紙。東漢時,宦官蔡倫改進了造紙術,使植物纖維紙逐漸取代竹木簡成為古代中國的主要書寫材料。

             

    西漢的紙         漢代的司南(模型)

    自主學習2:[展示圖片:漢代的司南(模型)]這是漢代的司南。戰(zhàn)國時期中國人就已經知道了磁性指南的特征。漢代就制作出了實際可用的司南,至北宋時即制作了用于航海的指南針,并在南宋時期制作了更為方便和精確的羅盤針,大量使用于當時的海上商船。后經阿拉伯人傳入西歐,為西歐開辟新航路、進行殖民擴張?zhí)峁┝藯l件。

    自主學習3:(展示圖片:突火槍、火箭)中國古代煉丹家在煉制丹藥時發(fā)明了火藥,唐代末年戰(zhàn)爭頻仍,火藥開始應用于軍事。最早的火藥武器有突火槍、火箭等。宋元時期各民族政權之間戰(zhàn)爭不斷發(fā)生,火藥在軍事上的應用更為廣泛,技術也得到進一步發(fā)展。

     

    畢升泥活字版(模型)

    自主學習4:[展示圖片:畢升泥活字版(模型)]隋唐之際,中國出現(xiàn)了雕版印刷術,宋代是雕版印刷的黃金時代。北宋畢升發(fā)明了膠泥活字印刷術,它既經濟又便捷,是印刷業(yè)的一大革新。

    問題情境1:剛才四位同學準確地向大家介紹了我國古代四大發(fā)明的發(fā)展演變過程,那么四大發(fā)明在中國和世界分別發(fā)揮了怎樣的作用?為什么作用不一樣?請大家閱讀教材,然后討論回答。

    多媒體課件展示材料:

    材料一 中國人……造紙的知識隨著阿拉伯人傳入歐洲,1340年在意大利的法布里亞諾建立了第一個造紙的作坊……這就為知識普及口號打開了道路,標志著我們心目中的所謂書籍的開端。

    ——()利普斯《事物的起源》

    材料二 火藥、指南針、印刷術——這是預兆資產階級社會到來的三大發(fā)明。火藥把騎士階層炸得粉碎,指南針打開了世界市場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術則變成新教的工具,總的說來變成科學復興的手段,變成對精神發(fā)展創(chuàng)造必要前提的最強大的杠桿。

    ——馬克思《機器、自然力和科學的應用》

    自主學習1:材料一反映造紙術傳到歐洲后促進了歐洲文化的發(fā)展,推動了知識的普及。

    自主學習2:材料二反映了火藥、指南針、印刷術這三大發(fā)明對歐洲社會近代化所起的進步作用。

    過程評價:兩位同學對材料的解讀很到位,分析非常詳細,材料一、二的確說明了我國四大發(fā)明對歐洲社會的進步起了推動作用,但是兩位同學沒有回答我們的問題:在中國發(fā)揮了什么作用?兩者為什么作用不一樣?哪位同學能就這點做分析?

    自主學習3:四大發(fā)明在中國也發(fā)揮了巨大作用,但是由于中國封建社會自然經濟成分超穩(wěn)定的強大,在此基礎上封建制度不斷得到高度強大,在這樣的社會和制度框架內,四大發(fā)明的先進技術始終得不到更深入的發(fā)展和更廣泛的應用。

    而當四大發(fā)明傳入西方不久,正好趕上西方國家開始發(fā)生社會轉型性的演變,商品經濟的發(fā)展開始撕裂原本就不穩(wěn)定的歐洲自然經濟,資本主義因素正在不斷萌生滋長。中國先進技術的傳入,極大地推動了這一進程的演進,為西歐率先邁入近代社會的門檻發(fā)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從此,西方逐漸成為世界的中心,中國在世界的地位則相應地逐漸衰落下去。

    小結:

    回答得很對。通過以上材料的分析,大家學會了用對比的方法來學歷史,通過比較不難得出這樣的結論:勤勉、聰明的古代中國人民發(fā)明了造紙術、指南針、火藥、印刷術,這些發(fā)明對推動中國社會的文明進步作出了貢獻,但是四大發(fā)明傳入歐洲以后充分發(fā)揮其推動社會進步的作用,具體表現(xiàn)在:造紙術傳入歐洲,結束了羊皮紙和小牛皮紙的時代,有力地推動了歐洲文化的發(fā)展;指南針傳入西歐,為西歐開辟新航路、進行殖民擴張?zhí)峁┝藯l件;火藥傳至歐洲后,經歐洲人的進一步改進,使得冷兵器時代首先在歐洲結束,先進的西方火藥不僅使歐洲封建貴族走向衰落,而且成了西歐資產階級開拓殖民地的有力武器;歐洲人采用活字印刷術,大大推動了文藝復興運動和宗教改革,使歐洲更快地邁入近代社會門檻。總之四大發(fā)明對世界歷史的進步作出了杰出貢獻。

    過渡:除了四大發(fā)明之外,古代中國還有很多科技發(fā)明可以與之相媲美,下面我們來學習古代中國同樣輝煌的數(shù)學成就。

    (板書)二、《九章算術》和珠算

    合作探究:閱讀教材P37,了解《九章算術》的概況。

     

    多媒體課件展示材料:

    《九章算術》是古代中國數(shù)學專著,承先秦數(shù)學發(fā)展的源流,進入漢朝后又經許多學者的刪補才最后成書,這大約是公元1世紀的下半葉。它的出現(xiàn),標志著中國古代數(shù)學體系的形成。

    后世的數(shù)學家,大都是從《九章算術》開始學習和研究數(shù)學知識的。唐宋兩代都由國家明令規(guī)定為教科書。1084年由當時的北宋朝廷進行刊刻,這是世界上最早的印刷本數(shù)學書。

    《九章算術》共收有246個數(shù)學問題,分為九章。分別是方田、粟米、衰分、少廣、商功、均輸、盈不足、方程、勾股。

    《九章算術》采用了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十進位值制記數(shù)法。

    指導閱讀歷史縱橫,了解十進位值制記數(shù)法。

     

    多媒體課件展示材料:

    甲骨文中的13個數(shù)字

    十進,就是以十為基數(shù),逢十進一位。數(shù)字符號因其位置不同而具有不同的數(shù)值。

    古代中國十進位制的算籌記數(shù)法在世界數(shù)學史上是一個偉大的創(chuàng)造。把它與世界其他古老民族的記數(shù)法作一比較,其優(yōu)越性是顯而易見的。古羅馬的數(shù)字系統(tǒng)沒有位值制,只有7個基本符號,如要記稍大一點的數(shù)目就相當繁難。古美洲瑪雅人雖然懂得位值制,但用的是20進位;古巴比倫人也知道位值制,但用的是60進位。20進位至少需要19個數(shù)碼,60進位則需要59個數(shù)碼,這就使記數(shù)和運算變得十分繁復,遠不如用9個數(shù)碼便可表示任意自然數(shù)的十進位制來得簡捷方便。中國古代數(shù)學之所以在計算方面取得許多卓越的成就,在一定程度上應該歸功于這一符合十進位制的算籌記數(shù)法。馬克思在他的《數(shù)學手稿》一書中稱十進位記數(shù)法為最妙的發(fā)明之一

    多媒體課件展示材料:

    算籌記數(shù)擺法

     

    算籌是古代中國用來記數(shù)、列式和進行各種數(shù)與式演算的一種工具,又稱為籌、策、算子等。它最初是小竹棍一類的自然物,以后逐漸發(fā)展成為專門的計算工具,質地與制作也愈加精致。算籌是在珠算發(fā)明以前中國獨創(chuàng)并且是最有效的計算工具。古代中國數(shù)學的早期發(fā)達與持續(xù)發(fā)展是受惠于算籌的。

    珠算是古代中國數(shù)學在計算方法方面繼籌算之后的又一項重大發(fā)明。早在漢代的《數(shù)術記遺》一書中,就曾記載了14種上古算法,其中有一種便是珠算

     

    珠算的普及并最終徹底淘汰籌算,這一過程是在明代完成的。當時,由于實用數(shù)學和商業(yè)數(shù)學的發(fā)展,迫切要求計算簡捷,速度加快,這就給珠算盤這一計算工具提供了大顯身手的機會。另外,傳統(tǒng)的籌算方法從唐宋以來已經逐漸簡化,并且形成了一套運算口訣。這些口訣用字極少而意義完整,用算籌演算時,往往一念口訣就心算出了結果,而手中的算籌卻還在慢慢排列,這樣便產生了得心不能應手的矛盾。比較起來,在珠算盤上用手撥動算珠的速度要比籌算的排列移動快得多,珠算具有隨手撥珠便成答案的優(yōu)點。

    因此,一時間珠算風靡海內,很快就在各個方面取代了算籌,并最終把算籌送進了歷史博物館。

    15世紀開始,中國的珠算盤逐漸傳入日本、朝鮮、越南、泰國等地,對這些國家數(shù)學的發(fā)展產生了重要的影響。以后又經歐洲的一些商業(yè)旅行家把它傳播到了西方。現(xiàn)在,世界各國的學術界一致公認,珠算盤是中國發(fā)明的,中國是珠算的故鄉(xiāng)。不僅如此,在世界已進入電子計算機時代的今天,珠算盤仍然是世界上普遍使用的計算工具。即使是在美國、日本等高度現(xiàn)代化的國家,也有越來越多的人在學習使用算盤。

    過渡:教材中僅列舉了古代中國數(shù)學方面的兩個成就,其實還有許多,如圓周率的計算等,大家可以在課后閱讀相關資料。

    我國古代天文學成就也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大家看下面一段材料,回憶和學習我國古代天文學方面的成就。

    (板書)三、《石氏星表》和渾儀

    多媒體展示材料:

    19761112晚,在美國科學院大廳里,為款待中國天文學代表團,美國科學家弗里德曼發(fā)表了熱情洋溢的歡迎詞,他說:中國古代科學的偉大成就,我們美國人很難想象,拿天文科學來說吧,中國有全世界最古老、最豐富、最完整的日月食、彗星、太陽黑子……的記錄,三四千年前,我們這里還是沒有開化的原始森林,中國大陸上已經出現(xiàn)精美的天文儀器和完善的歷法……”

    問題情境2:弗里德曼所說的天文學成就主要是指哪些?古代中國在天文學方面的兩大突出成果是什么?

    自主學習1:弗里德曼所說的最系統(tǒng)、最完整的日食記錄要屬《春秋》中記錄的公元前770~前476年中的37次日食。張衡對月食作了最早的科學解釋;《春秋》中記載的公元前613有星孛于北斗是世界上公認的首次關于哈雷彗星的確切記錄;西漢關于太陽黑子的記錄,被世界公認為是有關太陽黑子的最早記錄,漢武帝時期制訂了中國第一部比較完整的歷書《太初歷》,至于精美的天文儀器我們可以知道有渾儀和郭守敬革新渾儀創(chuàng)制的簡儀等。

    自主學習2:一是古代天象觀測記錄。《石氏星表》是戰(zhàn)國時期的天文學家石申編寫的,它用赤道坐標記錄了800多顆恒星的位置,這是世界上現(xiàn)存最古老的星表,對天文研究具有重要參考價值。它比希臘天文學家伊巴谷測編的歐洲第一個恒星表大約早200年。

    自主學習3:二是天文觀測工具的發(fā)明。在望遠鏡發(fā)明以前世界上最先進的天文觀測工具是中國的渾儀,至遲在漢武帝時期已經有這種儀器,后來元代科學家郭守敬革新渾儀,制作了更為簡化、更為精密的簡儀。

    過程評價:同學們回答得很好。這節(jié)課我們主要了解了我國古代四大發(fā)明以及它們對世界歷史進程所作出的貢獻,還有與之相媲美的數(shù)學和天文學成就。

    下面請大家按照要求,填寫下列表格

     

    領域

    內容

    地位或意義

    四大發(fā)明

     

     

    數(shù)學成就

     

     

     

     

    天文學成就

     

     

     

     

    第二課時

    導入設計

    檢查上節(jié)課布置的表格,課件展示答案:

     

    領域

    內容

    地位或意義

    四大發(fā)明

    造紙術、火藥、指南針、印刷術

    推動歐洲社會在文化、思想、經濟及政治上的巨大進步

    數(shù)學成就

    《九章算術》

    首創(chuàng)十進位值制記數(shù)法

    珠算

    方便、快捷

    天文學成就

    《石氏星表》

    世界上最古老的星表

    渾儀

    古代世界上最先進的天文觀測工具

    這是我們上節(jié)課所介紹的杰出的古代科技成就,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探討我國古代科技的其他方面的成就。

    推進新課

    (板書)四、《授時歷》和四大農書

    《夏小正》是我國現(xiàn)存最早的文獻之一,也是現(xiàn)存采用夏時最早的歷書。

    閱讀歷史縱橫,了解天干地支。

    多媒體課件展示材料:

    六十甲子順序

    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

    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己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

    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己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

    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己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

    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己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

    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己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

    多媒體課件展示材料:二十四節(jié)氣表

     

    春季

    立春(235日交節(jié))

    雨水(21820日交節(jié))

    驚蟄(357日交節(jié))

    春分(32022日交節(jié))

    清明(446日交節(jié))

    谷雨(41921日交節(jié))

    夏季

    立夏(557日交節(jié))

    小滿(52022日交節(jié))

    芒種(657日交節(jié))

    夏至(62122日交節(jié))

    小暑(768日交節(jié))

    大暑(72224日交節(jié))

    秋季

    立秋(879日交節(jié))

    處暑(82224日交節(jié))

    白露(979日交節(jié))

    秋分(92224日交節(jié))

    寒露(1089日交節(jié))

    霜降(102324日交節(jié))

    冬季

    立冬(1178日交節(jié))

    小雪(112223日交節(jié))

    大雪(1268日交節(jié))

    冬至(122123日交節(jié))

    小寒(157日交節(jié))

    大寒(12021日交節(jié))

    合作探究:閱讀教材,結合搜集的資料,請學生簡單介紹《授時歷》。

    自主學習:1277年左右,郭守敬等人接受了編制新歷法的任務,組織一次全國范圍的大規(guī)模的天文觀測。元世祖接受了建議,派14名天文學家,到國內26個地點進行了幾項重要的天文觀測,歷史上把這項活動稱為四海測驗,測定了夏至日的表影長度和晝、夜時間的長度,為編制新歷提供了較為精確的數(shù)據(jù)。

     

    元世祖至元十七年(1280)春天,新歷法完成。元世祖按照敬授民時的古語,取名為《授時歷》。這部歷法反映了當時我國天文歷法的新水平。它有不少革新創(chuàng)造,例如,定一回歸年為365.2425日,比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周的實際時間僅差26秒,和現(xiàn)代世界通用的公歷完全相同。在編制過程中,他們所創(chuàng)立的三差內插公式球面三角公式,是具有世界意義的杰出成就。按照《授時歷》的推斷,大德三年(1299)八月己酉朔巳時,應有日食,日食二分有奇。但到了那一天,至期不食。是否《授時歷》錯了?根據(jù)現(xiàn)代天文學推算,那天確實有日食發(fā)生,是一次路線經過西伯利亞極東部的日環(huán)食。只是食分太小,加之時近中午,陽光很亮,肉眼沒能觀察到罷了。《授時歷》經受住了時間考驗。它在我國沿用了300多年,產生了重大影響。現(xiàn)行公歷是意大利天文學家利里奧在1582年提出的,比《授時歷》晚了整整300年。朝鮮、越南都曾采用過《授時歷》。

    為了紀念這位中國有名、世界有名、天上也有名的偉大科學家,1962年,我國郵電部發(fā)行了繪有郭守敬半身像與簡儀兩枚紀念郵票。1981年國際天文學會在北京召開會議,隆重紀念郭守敬誕辰750周年,國際天文學會將美國在月球上發(fā)現(xiàn)的一座環(huán)形山命名為郭守敬山1977年,經國際小行星研究會批準,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把在1964年發(fā)現(xiàn)的編號為2012號小行星,正式命名為郭守敬星

    合作探究:閱讀教材,結合搜集的資料,請學生簡單介紹四大農書。

     

    自主學習1:《氾勝之書》是中國農業(yè)史上第一部完整的農學著作(約成書于公元前1世紀后半期),該書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農學專著。

    《氾勝之書》共18篇,全書總結了西漢后期我國北方特別是關中地區(qū)的農作技術。書中內容涉及早禾、晚禾、麥、稻、稗、黍、大豆、小豆、麻、瓠、桑等農作物。還記載有耕田、種麥、種瓜、壓桑、選種、嫁接、輪作、間作、混作等耕作技術,并且大都符合科學原理。其中區(qū)田法溲種法最為有名。

    《氾勝之書》總結了關中地區(qū)農民的種植技術和經驗,發(fā)展了戰(zhàn)國以來的農學,對后世的農業(yè)科學產生了重大影響。

     

    自主學習2:《齊民要術》分為10卷,共92篇,11萬字;其中正文約7萬字,注釋約4萬字。另外,書前還有自序”“雜說各一篇,其中的廣泛摘引圣君賢相、有識之士等注重農業(yè)的事例,以及由于注重農業(yè)而取得的顯著成效。書中內容相當豐富,涉及面極廣,包括各種農作物的栽培,各種經濟林木的生產以及各種野生植物的利用等;同時,書中還詳細介紹了各種家禽、家畜、魚、蠶等的飼養(yǎng)和疾病防治,并把農副產品的加工(如釀造)以及食品加工、文具和日用品生產等形形色色的內容都囊括在內。因此說《齊民要術》對我國農業(yè)研究具有重大意義。

    它是一部總結我國古代農業(yè)生產經驗的杰出著作,是一部具有高度科學價值的農業(yè)百科全書,是我國寶貴的科學文化遺產。

     

    自主學習3:《農書》系由三部分(這三部分本是各自獨立的,后來合成一書)組成的,第一部分共有6卷,19篇。名為農桑通訣,即農業(yè)通論;第二部分百谷譜,共有411篇,這部分屬于作物栽培個論;第三部分農器圖譜是《農書》的重點,這部分共有12卷之多,篇幅上占全書的4/5,收集了306幅圖,分作20門。

    《農書》的特點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它第一次將南北農業(yè)技術寫在同一本農書之中。二是農器圖譜的寫作。這不僅是以前歷代無法比擬的,而且后世農書和類書所記載的農具也大部分以它為范本。

     

    自主學習4:《農政全書》分為12目,共60卷,50余萬字。12目中包括:農本3卷;田制2卷;農事6卷;水利9卷;農器4卷;樹藝6卷;蠶桑4卷;蠶桑廣類2卷;種植4卷;牧養(yǎng)1卷;制造1卷;荒政18卷。《農政全書》基本上囊括了古代農業(yè)生產和人民生活的各個方面,而其中又貫穿著一個基本思想,即徐光啟治國治民的農政思想。貫徹這一思想正是本書不同于前代大型農書的特色之所在。

    (板書)五、《傷寒雜病論》和《本草綱目》

    合作探究:閱讀教材,結合搜集的資料,請學生簡單介紹《傷寒雜病論》和《本草綱目》。

     

    自主學習1:《黃帝內經》是我國現(xiàn)存最早的醫(yī)學理論著作。編撰于戰(zhàn)國成書于西漢,分《素問》《靈樞》兩部分。它總結了前人醫(yī)療的實踐經驗,提出經絡學說、四診法和針灸療法,從而奠定了中醫(yī)學的基礎。

    自主學習2:公元3世紀初,張仲景博覽群書,廣采眾方,凝聚畢生心血,寫就《傷寒雜病論》一書。中醫(yī)所說的傷寒實際上是一切外感病的總稱,它包括瘟疫這種傳染病。該書成書在公元200210年左右。在紙張尚未大量使用,印刷術還沒有發(fā)明的年代,這本書很可能寫在竹簡上。

    自主學習3:是明朝醫(yī)學家李時珍30余年心血的結晶。全書共有190多萬字,記載了1892種藥物,分成60類。其中374種是李時珍新增加的藥物。繪圖1100多幅,并附有11000多個藥方。它是幾千年來祖國藥物學的總結。這本藥典,不論從它嚴密的科學分類,還是從它包含藥物的數(shù)目之多和流暢生動的文筆來看,都遠遠超過古代任何一部本草著作。

    閱讀歷史縱橫,了解針灸療法。

     

    多媒體課件展示材料:

    北宋針灸銅人,根據(jù)中國古代醫(yī)學經絡學說,經絡遍布人體各個部位,有運送全身氣血、溝通身體上下、內外之功能。穴位則是經絡系統(tǒng)控制機關,刺激穴位可以起調節(jié)經絡系統(tǒng)的作用。北宋天圣針灸銅人是世界上最早的人體模型,銅人上總穴位有657個,穴名354個,開創(chuàng)了應用銅人進行教學的先河,在醫(yī)學史上有重要意義。但是后來亡失。圍繞中國現(xiàn)存最早的針灸銅人到底在哪兒的問題,學術界已爭論了近百年,現(xiàn)藏于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和中國國家博物館的明代銅人,都曾被部分學者譽為最早的正統(tǒng)仿宋針灸銅人,現(xiàn)在中國中醫(yī)研究院針灸研究所組成的專家組通過人形姿勢、服飾、比對文獻等鑒別措施,從10個方面證明了現(xiàn)藏于圣彼得堡冬宮的明代中國針灸銅人才是現(xiàn)存最早的明正統(tǒng)年間仿宋銅人。課題組經過查閱文獻,最終補齊了所有穴名,并對這具銅人進行了成功復制,目前復制品已經擺進中國中醫(yī)研究院內的中國針灸博物館。

    過渡:剛才我們學習了古代農學和醫(yī)學的成就,并且介紹了各成就的價值和意義,下面針對中國古代輝煌的科技成就,我們來探討幾個問題。

    問題情境3:古代中國科技發(fā)展的原因是什么?

    師生互動:老師提示可以從政治、經濟、文化傳統(tǒng)、思想、對外和民族交流、科學家個人角度去分析。學生自由討論發(fā)言,最后老師總結。

    1)源泉:我國古代人民積累了豐富的知識經驗,成為古代科技發(fā)展的源泉。

    2)政治:中央集權制度為科技的穩(wěn)定發(fā)展提供了條件。

    3)經濟:中國古代社會生產力的發(fā)展,為科技的進步提供了經濟基礎。

    4)政策:政府出于鞏固統(tǒng)治的需要對科技也給予一定的關注。

    5)教育:古代中國教育的發(fā)展,為科技的發(fā)展奠定了人才基礎。

    6)對外交往:古代中國對外交往的發(fā)展也使本國科技能吸收其他國家地區(qū)人民的智慧,得以進一步發(fā)展。

    7)古代中國科學家的探索精神是古代中國科技發(fā)展的重要因素。

    問題情境4:明清時期中國科技衰落的原因是什么?

    師生互動:老師提示可以從政治、經濟、文化傳統(tǒng)、思想、對外和民族交流、科學家個人角度去分析。學生自由討論發(fā)言,最后老師總結。

    1)經濟:到了封建社會后期,封建小農經濟限制了對生產力發(fā)展的需要,使科技的發(fā)展缺乏足夠的動力。

    2)政治:君主專制的加強。

    3)中國重道輕器的文化傳統(tǒng)輕視科技發(fā)展。

    4)思想:明清時期的教育專制尤其是八股取士,使古代中國科技發(fā)展缺乏必要的人才。

    5)對外:封建統(tǒng)治者推行的閉關鎖國政策,限制了對外交流,阻礙了古代中國科技的發(fā)展。

    總之,封建制度的日益腐朽導致了古代中國科技在16世紀以后走向衰落。

    課堂小結

    本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古代農學成就和醫(yī)學成就,其實古代中國的科技成就還有許多,不是我們一兩節(jié)課就可以介紹完的,請大家課后閱讀相關的材料,了解古代科學技術發(fā)展進程其他方面的重大事件、重要現(xiàn)象及相關人物。

     

    板書設計

     

    領域

    內容

    地位或意義

    四大發(fā)明

    造紙術、火藥、指南針、印刷術

    推動歐洲社會在文化、思想、經濟及政治上的巨大進步

    數(shù)學成就

    《九章算術》

    采用當時最先進的十進位值制記數(shù)法

    珠算

    方便、快捷

    天文學成就

    《石氏星表》

    世界上最古老的星表

    渾儀

    古代世界上最先進的天文觀測工具

    農學

    《授時歷》

    比現(xiàn)行公歷的頒布早300

    四大農書

    《齊民要術》是我國現(xiàn)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統(tǒng)的古代農業(yè)著作

    醫(yī)學

    《傷寒雜病論》

    奠定了中醫(yī)臨床學的理論基礎,被譽為萬世寶典

    《本草綱目》

    被譽為“東方藥物巨典”

    教學反思

    學生課前在教師的指導下利用圖書館、互聯(lián)網等資源,分組收集、整理中國古代科技發(fā)展的相關材料,并在課堂上相互交流,從而對中國古代科技的成就形成初步的認識。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无码中文字幕| 免费人成黄页在线观看国产| 中文人妻AV大区中文不卡| 日韩欧美群交P内射捆绑| 日韩精品有码中文字幕|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不卡| 97人人添人澡人人爽超碰| 亚洲人妻精品中文字幕|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日韩深夜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国产福利播放| 亚洲一本二区偷拍精品| 精品香蕉久久久午夜福利| 美乳丰满人妻无码视频| 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日韩专区 | 亚洲综合欧美色五月俺也去| 国产一区日韩二区三区| 国产亚洲精品自在久久蜜TV| 日韩有码中文字幕av|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AV| 少妇人妻偷人免费观看| 天码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天堂V亚洲国产V第一次| 狠狠综合久久AV一区二区| 一級特黃色毛片免費看| 四虎永久免费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不卡| 人妻系列无码专区免费| 人妻无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2019久久久高清日本道| 亚洲夂夂婷婷色拍ww47| 久久久久久伊人高潮影院| 国产成人精彩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美女乱子伦高潮|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成人漫画| 国产不卡在线一区二区| 后入内射国产一区二区| 亚洲乳大丰满中文字幕| 西西人体大胆444WWW| 国产成人综合色就色综合|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嫖农村妇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