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昌石牌坊位于四川省隆昌縣,現(xiàn)存的17座牌坊集中分布于縣城金鵝鎮(zhèn)南北二關(guān)的古驛道上,分別建造于清道光十八年(公元1838年)至清光緒十三年(公元1887年)的49年間,歷經(jīng)道光、咸豐、同治、光緒四個朝代。石牌坊建造工藝精湛、造型端莊、雕刻精細(xì)、保存完好、寓意深遠(yuǎn)。 郭玉巒在清朝道光年間,購千余畝良田,所收租金大多用在為百姓謀福利上,其救貧扶困之舉得到首肯。光緒十三年,經(jīng)官員舉薦,朝廷下旨準(zhǔn)予為郭玉巒建牌坊,并施“樂善好施”匾額。 “樂善好施”石牌坊正門上刻的“樂善好施”的“善”字沒有中間的兩點。這種寫法,是暗喻善行善舉永無止境,。其意是告誡后輩子孫,世世代代要發(fā)揚“善”的精神。 舒承湜百歲坊,建于清德宗光緒六年(1880年)。是為了紀(jì)念舒承湜的百歲生日。“世上難逢”四字為四川總督丁寶楨所題。 節(jié)孝總坊,建于清文宗咸豐五年(1855年),一共表彰節(jié)婦188人。 李吉壽德政坊,建于清文宗咸豐五年(1855年)。 覺羅國歡宣慈惠和德政牌坊 ,建于清穆宗同治十年(1871年)。 這個牌坊的獨特之處是它的頂部,有一個公猴,因此俗稱“猴子牌坊”。其實它的寓意是“公侯百代”,表明大家對覺羅國歡的一種祝福。 牛樹梅德政坊,此坊建于清宣宗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 孝子總坊,建于清文宗咸豐六年(1856年)。一般說來,牌坊都是一人一坊,但這個孝子總坊一共記載了五名孝子。 隆昌牌坊群大多屬清代鼎盛時期的典型作品,分別云集在縣城的南、北二街兩處,布局合理,相互映襯,給人以對稱美之感。 歷經(jīng)幾百年的滄桑和風(fēng)雨侵蝕的一座座氣勢雄偉、雕刻精美的隆昌石牌坊,激勵著后人,勤勞智慧、善美孝道、清廉守法。 |
|
來自: 金樽清影 > 《文史哲學(xu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