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今多有不明佛法的講法者,誤將此“平常心”說成是世間凡俗平平常常的心,如此錯解佛法,豈不謂混淆是非!不見道:“禪,離言說,絕對待。” 為正確解析宏揚此“平常心是道。”之祖師禪法,以余之淺見試參究之。
試參:“ 趙州從諗禪師悟道因緣”之公案
師問南泉:“如何是道?”(議:此謂:驗主之問?趙州和尚示眾云:“老僧十二時中,除二時粥飯是雜用心,余無雜用心處”。“觀心”功夫練到熟處,亦即時節因緣到來之時。) 泉云:“平常心是。”(議:此謂:以語言之用,顯無相之體!此舉亦謂直指之法。“平”者,無形無相,不生不滅之佛性也;“常”者,無有須臾離異,亙古亙今常存之妙體也;“心” 者,色空不二的究竟之理也。) 師云:“還可趣向否?”(議:此舉謂刨根問底?) 泉云:“擬向即乖。”(議:此舉,即為其解疑去惑也 。) 師云:“不擬爭知是道?”(議:此亦謂,刨根問底,可謂問到當處!) 泉云:“道不屬知不知。知是妄覺,不知是無記。若真達不疑之道,猶如太虛,廓然虛豁。豈可強是非也!”(議:此舉亦謂解疑去惑的直指之法,亦即:以語言之用,顯無相妙體!此“道不屬知不知”之語指的就是“無分別智”,“無分別智”即是佛智。) 師于言下,頓悟玄旨,心如朗月。(議:至此,方謂“息心達本”也矣!此即屬“以語入義”之例;經云:“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我佛大沙門,常作如是說。”) 參禪修法應“依法不依人,依義不依語,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依智不依識。”經云:“凡有言說,皆無實義。”所以說“禪,離言說,絕對待”。 后學: 曹文賢 法名: 明賢 2011年11月2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