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楊楊 /文 河南中醫藥大學2013級學生 這里說一下在老師指導下治療本人口腔潰瘍的案例。 近期不明原因口腔潰瘍又發,一周未愈,向來本人有口腔潰瘍病史,反復發作,每次自然愈合需半月至一月左右,痛苦不堪。口腔潰瘍灼痛難以進食,伴咽痛、納差、大便溏,小便正常,可見口唇內側有大小潰瘍兩個,舌尖一個如豆粒大,舌紅苔薄白,脈細。其他無明顯不適。 診斷:口瘡 證型:心脾積熱 上熱下寒 處方: 給予甘草瀉心湯治療,藥物如下: 炙甘草12克 黃芩9克 干姜9克 姜半夏9克 大棗6枚 黨參9克 黃連3g ,五付,水煎服,每天一付。 效果:一劑后見效,疼痛明顯減輕,后繼服4劑,潰瘍完全消失,納可,二便可。 按語: 口腔潰瘍中醫稱為口瘡、口糜,任何人都可發生,原因不明,在學生群中常有發生。該病人素來發生口瘡,反復發作,痛苦異常。 這次口腔潰瘍多處創面灼痛難以進食,咽痛為熱證表現,納差,便溏為脾胃虛寒表現。此為上熱下寒證,給予甘草瀉心湯辛開苦降、健脾清熱,方中黃芩、黃連苦寒瀉熱,干姜、半夏辛溫散開結散其寒,辛開苦降調理中焦脾胃,炙甘草、大棗、黨參甘溫益氣以補其虛。該方見于張仲景《傷寒論》,用途廣泛,今人常用此方治療口腔潰瘍,每獲良效。 一次試用,效果明顯,經方果然名不虛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