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戰中,說起德國和日本,雖然同為法西斯戰士發動非正義戰爭讓世界憎恨,但是戰斗力和戰斗精神還是讓同盟國對手豎起大拇指。但是仔細找找同為軸心國的意大利的戰績,戰斗力和戰斗精神就乏善可陳了。 據說在德國和意大利簽訂《鋼鐵條約》時,德國很多軍官就堅決反對元首的舉動,他們提出:“如果意大利繼續保持中立偏向德國,我們戰斗力將增加10個師,如果意大利加入同盟國,我們20個師就能搞定它,但是加入我們的戰線,我們必須要用50個師來保護它?!?/p> 這些德國將軍確實有先見之明,但是仍然低估了問題嚴重性,從戰后的總結來看,意大利拖后腿的能力和對德國的牽制遠遠高于50個師的戰斗力。 當德國“閃擊戰”所向披靡之時,意大利看得分外眼紅,原來侵略這么容易。墨索里尼首先瞄上已經準備放棄的法國,他率領自己拼湊的部隊剛剛和法國的殘兵敗將接上火就四散潰退。 然后,意大利又瞄準了希臘,但是照樣被希臘打得屁滾尿流,不得已只能找自己的盟友德國幫忙。希特勒不得不停止早已準備好的進攻蘇聯計劃,調兵南下幫助墨索里尼攻占了希臘。這次讓希特勒耽誤了4個月的寶貴時光,否則也不會再斯大林格勒被嚴寒擊敗。 墨索里尼一心想建立自己的新羅馬帝國,他開始進攻一直是英國殖民的北非,這下惹怒了英國,也讓德國不得不在西拒英國,東攻蘇聯的背景下,又分散兵力開辟北非戰場,一步步讓自己的兵力被消耗殆盡。 在斯大林格勒戰役中,意大利22萬軍隊協助德國作戰,結果防守陣地很快被蘇聯突破,最終讓蘇聯對德國完成了反包圍,100多萬軍隊被圍殲。 難怪丘吉爾嘲諷意大利:“辛虧意大利是德國盟友,不是我們的!” 看來,德國要不是有這個如此“坑爹”的豬一樣隊友,二戰還指不定折騰到何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