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茶的“我們”一直都知道茶的趣味有很多,僅僅只是一個“茶”字就其樂無窮。 瑞草魁 唐人對茶的贊稱。魁即第一之謂。唐代杜牧《題茶山》:“山實東吳秀,茶稱瑞草魁。” 嘉木 茶樹的贊稱。陸羽《茶經·一之源》:“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十尺,其巴山、峽川,有兩人合抱著,伐而掇之。” 蟬翼 古代茶名,產自蜀州(今四川一帶)。為極薄嫩茶葉新制上好散茶。因嫩葉薄如蟬翼而得名。五代蜀人毛文錫《茶譜》:“蜀州蟬翼者,其葉嫩薄如蟬翼也,皆散茶之最上也,”明代張謙德《茶經》上篇論茶:“蜀州之雀舌、鳥嘴、片甲、蟬翼,其名皆注。” 草中英 茶的贊稱。五代鄭遨《茶詩》:“嫩芽香且靈,吳謂草中英。夜臼和煙搗,寒爐對雪烹。惟憂碧粉散,常見綠花生。最是堪珍重,能令睡思清。” 甘露 茶的贊稱。唐代陸羽《茶經·七之事》引《宋錄》:”新安王子鸞、豫章王子尚,詣曇濟道人于八公山。道人設茶茗,子尚味之曰:“此甘露也,何言茶茗。” 滌煩子 茶的別稱。因茶有去疲勞、除煩惱之效而得名。唐代施肩吾詩;”茶為滌煩子,就為忘憂君“ 橄欖仙 對茶的擬稱。喝茶以后似食橄欖那樣回味長久,故稱。 蔎 茶的古稱,古蜀西南方言。陸羽《茶經》:” 其名。一曰茶,二曰槚,三曰蔎,四曰茗,五曰荈。“又有《詩經·七之事》引楊雄《方言》;“西蜀南人謂茶曰蔎。‘’ 香茗 對茶的美稱。茶為茗,喝之清香解渴,故稱。唐 白居易《晚起》:”融雪煎香茗,調乳煮乳糜。“ 茗飲 對茶的雅稱。唐 杜甫《進艇》:“茗飲蔗漿攜所有,瓷甕無謝玉為缸。' 茶槍 未展得茶嫩芽。唐代陸龜蒙《奉酬襲美先輩吳中苦雨一百韻》;”酒幟風外頫,茶槍露中擷。“自注:”茶萼未展者曰槍,已展者曰旗。“宋代趙佶《大觀茶論》;“茶槍,乃條之始萌者,木性酸,槍過長則初甘重而終微澀。” 乳茗 剛冒出幼芽的茶。清 姚鼐《同秦澹初等游洪恩寺》:”明朝相憶皆千里,那易僧窗啜乳茗。” 其實茶的別名和雅稱還有許多許多,古人們在生活中豐富了中國茶的內涵。茶作為我們的國飲,在沉沉浮浮間感悟著中國的變化。好了,最后給大家一個字迷吧! 謎面: 生在山里,死在鍋里,埋在罐里,活在杯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