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量學有些時間了,簡單說說我的心得體會吧,前些日子,我寫過一篇量學給我們帶來的最重要的是什么?不是抓漲停,而是一套操盤體系。今天,說說技術分析,不一定對,供各位參考。 如果沒學量學,肯定大部分人理解的技術分析就是幾個指標,macd,kdj等等,再加上成交量和均線,認為這就是技術,這就是技術分析。 但是這些技術分析在實戰中怎么樣呢?macd作為指標之王,還是有一定的參考意義的,但是kdj等其他指標,用處就不大了,特別是靈活異常的kdj,經常發出假信號,今天金叉明天就死叉,早上死叉你賣了,下午漲了又金叉,你追進去就被套! 還有人說均線,什么多頭排列,追進去就被套,成交量也是傳統的價漲量增,繼續看漲,這些千篇一律的東西。 有些對技術研究的深的朋友,開始研究波浪理論和江恩理論等一些深層次的東西,但是多數人還是在波浪里面被打的頭昏眼花,也終不得法,江恩理論博大精深,但是又有幾個人真正取得真諦了? 所以在股市里面,根本賺不到錢,就是因為學的都是千篇一律的東西,股市是反人性的,這是一個零和博弈的市場,多數人虧錢,技術也是一樣,服從二八原則,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技術是沒用的!只有少部分技術是有用的! 而且隨著技術的普及,越來越多的技術都沒用了,但是真正的高手,都會從傳統的技術中,發揚光大,繼續挖掘、研究出新的技術,就像王子老師的量學理論。 據我了解,像王子老師這樣的高手自創一些體系的有,但是愿意公開方法的人寥寥,纏中說禪的纏論,也算是自創的門派,當然禪師已經不在了,其他的高手,有的在江恩理論里面上,發現過時間循環周期,進而發現過上證指數的循環周期,當然這些也早已經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江恩理論了,而沉浸于波浪理論中的高手們,至今也沒有取得任何進展。 說到這里波浪派肯定不服了,因為波浪理論的影響力實在是太大了!那我說兩個波浪高手的例子。 第一財經有個專門研究波浪理論的嘉賓分析師,去年下半年的行情完全研判錯誤,哦對了,他還出過一本研究波浪理論的書呢,到現在他還看空上證指數!偶爾看空對了幾次,這家伙在博客里給他嘚瑟的! 寶島臺灣有個波浪大師,號稱是從華爾街帶回來的波浪理論,我同事花了七八百塊買的他的教材,結果呢,去年等了大半年的c5浪,結果c5沒等來,反而指數又創了新高!后來聽說,他說什么不能給去年的走勢畫出波浪來,這叫我說什么好?但是他的眾多粉絲還是異常崇拜他,不知道他現在是不是還在等c5…… 那么波浪理論沒用了嗎? 的確有人提出過這個觀點,但是在我來看,波浪理論存在一百多年了,必然有他的合理性,正所謂存在即合理!波浪理論是一個自然法則的詮釋,必然有他的科學性,但是為什么高手都研判不出行情呢?因為我覺得,即便是自然法則,也有非自然選擇,更何況艾略特老先生,那都是一百多年之前的東西了,肯定有過時的內容,但是波浪理論最精華的,就是黃金分割,這個理論是迄今為止,個人認為在股市上最有用的東西。 我說了這么多,我的意思是什么呢?傳統的技術分析理論,早已經不適用于當今的資本市場了,很多東西早就過時了,但是的確有高手,不斷在前人的基礎上,在前人的肩膀上,發現了一些很深層次的理論,就像王子老師這樣站在成交量的基礎上發展壯大的量學理論,就是一個實戰的利器,而王子老師愿意分享量學理論,更是大家之一大幸事! 所以,我也不排斥其他的分析方法,但是,我覺得各位,如果善于研究的人,一定要從傳統理論中去其糟粕、取其精華,深度挖掘并發現新的理論,進一步發揚與時俱進的技術理論,這樣才能在資本市場有所立足,就像王子老師,通過成交量,發現了指數和成交量之間的內在邏輯,進而發現了一些規律和關系,而且又發現了燈塔線等一些實用工具。 當然,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深度學習一門技術也不失為一種好方法,如果你不愿意另辟蹊徑,那么,只有靜下心來好好學習量學吧,摒棄那些千篇一律的技術分析,只有掌握了別人不曾掌握的技術,才能戰勝別人。 如果你喜歡本文,請加分,謝謝! |
|
來自: 昵稱41588892 > 《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