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吹牛成為自媒體首富,曾今始亂終棄papi醬,譏諷馬云性格卻能入讀湖畔大學 2017-04-02 CEO智庫 CEO智庫 ceozhiku 中國商界第一領袖社群,百萬級CEO人脈圈子,商業管理第一號,商業、商學、商道、商圈,盡在CEO智庫。 作者 :徐立 來源:本文系營銷頭版(ID:mkt2000原創文章) 前幾天,有“高水平吹?!薄?strong>“自媒體首富”之稱的羅振宇,成為湖畔大學新生。 他曾說“阿里巴巴還有一個危機,就是馬云的性格本身”也被扒了出來,在朋友圈引起熱議! 就在昨天,這個羅胖子又搞了一件大事! 他和羅永浩進行了一場近9小時的對談!該次對談再次刷新世界電視史的記錄! 對于這事,微博點贊第一的評論是:沒點脂肪還真堅持不了九小時。 而長談背后的真相是? 高水平吹牛,成為自媒體首富 古語云: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 而黃金屋這一點,在“學富五車,才高八斗”羅振宇身上可是體現的淋漓盡致。 本科讀新聞系、碩士讀電視系、博士在中國傳媒大學、曾在央視就職的他,嗜書如命、知識淵博、觀點犀利,總能從別樣的角度看問題。 在央視《中國房產報道》、《經濟與法》、《對話》、《決戰商場》、《中國經營者》等節目,羅振宇先后做過主編、制片人、主持人等,引來眾多忠實的簇擁者。 然而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他一直是一個編外臨時人員。 廣電人中流行這樣一句話:“跳槽要趁早”。2008年,覺得電視到頭了但自媒體很火的他,決定離開央視。 羅振宇覺得,央視多年的自媒體才是適合他的最佳地方。 離職4年后,2012年底,他與獨立新媒創始人申音合作,打造的知識型視頻脫口秀《羅輯思維》正式在優酷上線。 同時,同名微信公眾賬號開通運營,賬號每天推送一段羅振宇本人的60秒語音。 期間,羅振宇通過分享個人讀書所得,倡導獨立、理性的思考,通過分享生活感悟、推送其本人推薦的知性文章,努力經營知識社群。 半年后,節目點擊量和微信關注數都呈現出指數級高速增長態勢,《羅輯思維》的品牌塑造逐漸成型,“有種、 有趣、有料”的口號、做大家“身邊的讀書人”也深入人心,不少人將其觀點視為“圣典”。 以至于他的忠實粉絲,喜歡等待“羅胖”微胖的身體以及那性感低中音指點江山侃侃而談,也將“就像羅胖在《XXXX》那期里說的一樣”、“羅胖不是說過嗎,balabalabala”作為他們的常用語。 粉絲已煮好,請安心用餐。 朝著把羅輯思維變成中國最大的“知識人社區”的目標,精明的羅振宇高喊“愛智求真、積極上進、自由陽光、人格健全”口號,宣布推出付費會員制:普通會員200元會費,5000個名額;鐵桿會員1200元,500個名額。 對于這一冒險的行為,他小心試驗著“愛,就供養,不愛,就觀望”的會員促銷。結果很意外,所有會員資格在5小時內銷售完畢。 就這樣,羅振宇把講課費炒高后,很快聲名鵲起,為自己將來在市場談判上擁有更大的博弈權利,鋪好了路基。 2015年,羅振宇憑一條“三寸不爛之舌”,使得《羅輯思維》年營業額(不包含非圖書/自媒體類產品)達13億,估值13.2億。羅振宇因此成為了自媒體“首富”。 成功背后的女人不是老婆 每個成功男人的背后,都需要有一個默默支持的女人。對于羅振宇來說,他背后的女人不是自己的老婆,而是一個叫做脫不花的女人。 2014年,羅輯思維經歷一場大變革:一直被外界看好的黃金搭檔,羅輯思維出品人羅振宇和獨立新媒創始人申音分家。 作為媒體人出身的羅振宇,為了保證羅輯思維團隊的營銷能力,他需要一位極具商戰經驗、能夠高瞻遠矚的管理者加進來。 這時候,羅輯思維最早的兩個創始人——羅振宇和吳聲,都把目光投向了當時已經在羅輯思維混得很熟的企業咨詢大師李天田,江湖人稱“脫不花”。 而這個脫不花,一直以企業咨詢師為人稱道,在業界也是大名鼎鼎,甚至都給當時首富劉永好上過課。21歲時就已經有了3年董事長經歷的脫不花,簡直就是企業咨詢界的創奇! 她自稱有這樣的絕活:刮骨療傷,以毒攻毒;給老板建言、給企業號脈,讓老板“難受”,讓企業舒坦;專治企業青春期并發更年期綜合癥。 她眾多的頭銜,就是她實力的展現: 她是中國軟實力研究中心創始合伙人、董事長; 虎嗅等著名財經媒體專欄作者; 中央電視臺《李天田清晨觀察》欄目主持人; 曾擔任北京仁慧特智業咨詢有限公司董事長; 清華大學總裁班、國研斯坦福等企業家繼續教育機構客座教授; 擔任多家大企業決策顧問。 古時,劉備三顧茅廬,才請動了諸葛亮?,F在,羅振宇和吳聲是無論如何也要請到脫不花的。 中間到底請了多少次,無人得知,但艱難辛苦的過程羅振宇才知道。結果是,在他和吳聲長時間堅持不懈的慫恿和誘惑下,脫不花終于決定入伙羅輯思維,擔任起CEO一職。 后來,在《羅輯思維》的企業團隊管理和系列商業動作上,脫不花對羅振宇都產生了極大的影響。所以,羅振宇請脫不花的策略,足以顯示他的遠見卓識。 始亂終棄papi醬 無吐槽,不成名。 脫不花加入后,從內容轉為電商,是羅振宇事業的一個轉擇點。 除了之前的賣書,2014年7月18號開始,羅振宇開始在羅輯思維賣月餅。 這下子,羅振宇的讀書人形象瞬間變為了奸商,節操碎了滿地。面對用戶的罵名和不理解,羅振宇的態度是,“你跟我的價值觀是不一致的,這些用戶我服務不了,不如好和好散。” 言外之意就是我不伺候你了。 羅振宇堅信,只有打破用戶的認知障礙,公司才有辦法繼續往前發展。 就這樣持續了一年半,羅振宇依然我行我素,羅輯思維也成為一個用內容創造流量、以電商為主要驅動力的公司。 隨后,具有獨到眼光的羅振宇又不滿足于電商,決定涉足投資。當時,火爆一時的Papi醬成為了他的首選。 隨后,媒體出身的羅振宇策劃了一場Papi醬廣告拍賣會,天貓賣家麗人麗妝最終以2200萬元的價格拍下,被譽為“新媒體史上第一拍”。 盡管這場拍賣會是為Papi醬而來,但最終的效果是,羅輯思維投資papi醬已經成為投資界的一個經典的案例,邏輯思維的知名度也一下子提高了,它只是羅振宇成功營銷的一種高明手段。 面對過度商業和營銷的質疑,羅振宇聲稱:“我們不是什么媒體,我就是一個買賣人。” 雖然電商之路、投資之路,羅振宇收割了不少紅利,賺了很多的錢。但是,他突然發現,自己仿佛把公司推進了一個坑,而且這個坑是自己挖的。 到底是做電商還是內容創業公司? 自己還能再造一個電商領域的阿里或者京東? 用戶對營銷的質疑和不滿是否也有幾分道理? 離最初的目標是否背道而馳? 在不斷的思考和反省中,在脫不花的提醒和建議下,羅振宇重新梳理了自己,并做了一個艱難的選擇——放棄電商之路、退出對Papi醬的投資! 放棄電商的代價似乎有點壯士斷臂的感覺,Papi醬事件也讓羅振宇背上“始亂終棄”、“過河拆橋”的罵名,但是他說:“江湖就這樣,別介意??傆腥嗽敢饪葱υ??!?/strong> 相比名聲,羅振宇覺得,他更看重生死。在可以收割利益的時候毅然離開,他爬出了一個坑。 拋棄羅輯思維,擁抱“得到”APP 把精力放在你最該干的事情上,才能成功。 兜兜轉轉了兩年,羅振宇決定專注于一款叫做“得到”的APP產品,提供比60秒更豐富的內容。 而這個專注,除了之前電商和Papi醬的斷、舍、離,還有創新! 羅振宇決定用這款以知識服務為定位的APP,在內容付費領域進行一次新鮮的嘗試。 他抓住用戶想要學習知識卻沒有充足時間的痛點,通過“得到”APP產品,每天為用戶提供6條免費的語音,每條時長2分鐘左右,大都是知名大佬的商業觀點或科學理論,另外還提供干貨圖書(精簡版的電子圖書)和音頻演講資料。 同時,“得到”APP作為內容付費的試水項目,除羅振宇本人之外,還吸引了李笑來、李翔、劉雪楓、薛兆豐、萬維鋼、吳軍、和菜頭等大咖入住,并推出了《李翔商業內參》、《5分鐘商學院》等按年付費產品,用戶需199元便可享受一整年的專家講座服務。 就這樣,羅振宇將知識內容經過再加工,組合成服務賣給用戶,提供“最省時間的高效知識服務”。 為了All-in知識付費,做知識服務領域的蘋果,羅振宇突然宣布停更《羅輯思維》這檔脫口秀視頻節目,今后的《羅輯思維》將以音頻形式,只在“得到”App上每日一更,并且粉絲要在成為付費用戶之后才有資格聽。 要知道,《羅輯思維》開播至今,已經播出204集長視頻脫口秀,在優酷、喜馬拉雅等平臺播放累計超過10億人次,在互聯網經濟、創業創新、社會歷史等領域制造了大量現象級話題。 如今,它的播映權被得到APP徹底壟斷,巨大市場可想而知。 羅振宇把自己的主陣地從視頻轉為音頻,從第三方視頻網站轉到自家的得到App上,導流的意圖很明顯,付費的意圖更明顯。他已經將內容付費玩的爐火純青。 據官方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3月27日,“得到”App總用戶數近620萬人,日均活躍用戶約50多萬人,專欄累積銷售超171萬份,總營收達1.5億元。 無爭議,不成功 就在昨天,羅振宇再次展現了他在大眾傳媒時代的高明營銷手法。 他和羅永浩兩個,以創業者的身份面對面長談近9個小時,該次對談將被制作成一期節目播出,名為《長談》。 雖然羅振宇表示《長談》的初衷是:回到每一個細節去了解別人創業的過程,讓創業者踏踏實實“把話說完”,讓觀眾有機會了解創業者在創業過程的每一個細節,甚至某一個決策的前因后果。 但是,“得到”APP作為《長談》的唯一的出品方和完整版播放方,不免讓人懷疑這檔節目其實是“得到”APP的硬廣,羅振宇將“順勢而為”的優點再次發揮到了極致。 一路走來,羅振宇都帶著爭議: 從《羅輯思維》觀點表述中的專業嚴謹值得考究,到付費會員; 從內容轉電商路,到papi醬投資的過河拆橋; 從放棄邏輯思維視頻,轉戰“得到”App的內容付費,再到如今《長談》的推廣嫌疑。 然而他的每一個選擇,卻又步步為營。 在內容付費的市場中,他堅信:人們愿意付費的本質在于,當你看到它或為之付費的那一刻,你就馬上把自己想象成了另外一個人,一個比你現在要好得多的自我。
閱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