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時候在北方的朋友養的梔子、茉莉、茶花、杜鵑等花卉,不是掉葉子就是黃葉,花苞還沒開就掉了,很多朋友都不知道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其實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因為我們用的土不對。茉莉、梔子這些花都是比較喜歡偏酸性的土壤的,而北方地區的土壤多半都是偏堿性的。 北方的朋友要想把茶花、梔子花等花卉養好,必須自己動手來制作酸性土壤! 如何自制酸性土壤? (1)首先我們要收集一些松針葉、柳樹葉、楊樹葉(要干的葉子); (2)然后把松針葉、柳樹葉、楊樹葉放到花盆里,一層落葉一層土,放三四層左右就可以了; (3)最后,往盆里澆一些硫酸亞鐵,澆透水,壓實后封蓋,發酵幾個月,這些土壤就可以變成我們想要的酸性土了。 (在土壤發酵的過程中,我們可以經常放點硫酸亞鐵進去) 怎么樣把堿性土改為酸性土? (1)在養茶花杜鵑等喜酸性花卉的時候,我們在每次澆水時可以在水里放幾滴食醋,這樣的話就能夠促進微量元素的吸收,改善土壤堿性度,防止植物黃化。 (2)平常削掉的蘋果皮還有吃剩下的蘋果核,可以用冷水浸泡一夜,然后用來澆花。經常用這種水澆花,能夠降低土壤的堿性。 (3)把淘米水裝在塑料瓶內,密封好,發酵兩個星期左右就可以用來澆花了,(比例:用一份淘米水兌四份清水,攪拌稀釋后就可以拿來澆花)。 注意不要澆到花和葉子上,既能降低土壤堿性,又能為植物提供營養物質。 記得隔斷時間就要把瓶蓋打開透透氣,發酵過程中可以放一些橘子皮,可以減少異味產生。 怎么樣辨別酸性土壤? (1)看土源:一般采自山川,溝壑的腐殖土,多呈黑褐色,比較疏松,肥沃,通透性良好,是比較理想的酸性腐殖土。如:松針腐殖土,草炭腐殖土等。 (2)看土色:酸性土壤一般顏色較深,多為黑褐色,而堿性土壤顏色多呈白、黃等淺色。有些鹽堿地區,土表經常有一層白粉狀的堿性物質。 (3)看地表植物:我們可以通過一些野山上的樹木,一般如果那塊地上生長的是野杜鵑、松樹、杉類植物,那么這塊的土壤多為酸性土;而生長檉柳、谷子、高梁等地段的土多為堿性土。 (4)看質地:酸性土壤質地疏松,透氣透水性強;堿性土壤質地堅硬,容易板結成塊,通氣透水性差。 (5)憑手感:酸性土壤握在手中有一種“松軟”的感覺,松手以后,土壤容易散開,不易結塊;堿性土壤握在手中有一種“硬實”的感覺,松手以后容易結塊而不散開。 公眾號轉載請在開頭注明 [本公眾號名稱、ID、二維碼] 否則按侵權處理 商務合作、投稿 請加QQ:3222488334 進養花群、養花難題咨詢, 請加個人微信:snpeizhai88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