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消費如今已是“尋常百姓”事了,但“投保容易理賠難”給一些消費者帶來了困擾,而實際上,這與消費者對汽車保險理賠知識欠缺不無關系。江西省消協日前發布消費忠告,提醒消費者車險理賠有技巧,事先多儲備一些相關知識,理賠時就會順暢和輕松很多。 首先,事故發生及時報案。消協指出,如果不及時報案,一旦造成損失無法確定或有擴大損失等情形,保險公司一般不輕易承擔賠償責任。報案時,應與保險公司確定并記錄索賠時應提供的相關證明或單據,包括事故雙方當事人駕駛證、有效身份證、事故車輛行駛證、機動車交通事故快速處理協議書、事故車輛保險單及車輛損失等證明文件。 其次,定損后再修理。消協提醒,有些車主認為車輛有碰撞,只要投保了就可以得到保險公司的賠償,在碰撞后便急于駕車趕往修理廠,這是錯誤的,一般都要等定損員查勘現場并出示定損單據后再離開現場。如果消費者擅自采用先修車后定損,保險公司就有可能會因缺乏事故查勘定損過程,而做出不利于消費者權益維護的行為。 第三,投保、理賠勿忘細節。針對不少車主常因不熟悉理賠辦理流程而惹麻煩的情形,消協指出,交通事故保險賠償流程一般可分為報案、查勘、定損與核價、遞交單證等四個主要部分。消協提醒,此外,車主還應該了解一些投保、理賠細節問題:一是保險理賠盡量由本人辦理,如確需委托代理人代辦,盡量不要將身份證原件交付他人,并密切關注汽車修理的全過程,確保修理質量;二是因涉水行駛或發動機進水后啟動導致的發動機損壞是不屬于車損險賠償范圍內的,消費者可以通過投保“發動機涉水損失險”來獲得相應賠償;三是隨著車輛維修成本和人員傷殘賠償標準的不斷提高,低保額一般難以滿足賠償需求,建議消費者購買保額為30萬元以上的商業第三者責任保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