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確是先有節(jié)氣“清明”, 后有祭祖習俗。 正如先有的電視機, 后有的貞子。 清明、中元、寒衣是中國三大鬼節(jié)。在清明得罪逝者,是不明智的。
1、忌擺弄人形、人臉狀物品 清明期間要把人形、人臉物品收起來,尤其不能給體弱的孩子玩兒。 落水后被救上來的人都感覺水下有人在拽自己的腿。這被認為是淹死的水鬼在找“替死鬼”,然后他們就可以去投胎了。 人形、人臉物品也有這個“替身”的作用。 2、忌送鞋 鞋、邪同音,中國人向來不喜送鞋。 不送配偶。送給對方,對方就跟別人跑了。即便再親密的人送鞋,也要給對方哪怕一塊錢把這個不祥“破”了。 不送朋友、同事。有給對方“穿小鞋”的暗示。 清明期間,當辟鞋。 3、忌頭發(fā)擋住額頭 清明一定要亮出額頭。額頭是人的“天燈”,不能被蓋住。 額頭的氣色是一個人天時之氣的反映,是天地運氣對人體運勢影響的體現(xiàn)。常說某人“印堂發(fā)黑”并非無稽之談。
4、踏青需遠離墳地 清明一般兩個任務:踏青、祭祖。 但這兩件事最好不要一起做,起碼做完一件再做另外一件,不要搞混。 中國人講“氣”并非迷信,氣場是的確存在的。踏青和祭祖很明顯是氣場不同的兩件事。 外出踏青,若見附近有人祭祖,最好不要在附近玩鬧嬉戲,更不可隨意踩踏墳頭。 講個因嬉戲于墳地找來災禍的故事: 古時岱縣有一男子莫名生了場怪病,總覺胸口憋悶喘不過氣,請了好幾個郎中也治不好。 后來他母親請來一位道士,道士說必是你兒子清明祭祀招惹了逝者,而且斷言男子現(xiàn)在的鞋上肯定粘著紙錢。男子母親前去查看,果然如此。 道士說,男子清明在人墳前調笑,腳底粘走了逝者還沒來得及拿的紙錢。那逝者生前是被馬車軋過前胸而死,所以也要你受這胸口憋悶之苦。
逝者需敬,多積善德,多養(yǎng)善根。 清明祭祖的禁忌 1、忌清明過后祭祖,忌當天下午15點后祭祖 “早清明,晚十一”,清明祭祖應該在12點以前。日子應在清明之前或當天,這樣的紙錢以一頂百。 民間傳說認為,清明這天并不是陰曹地府的假期,反而相當于人間的“星期一”,是個開始工作的日子。 鬼魂要從清明工作到夏歷十月一才能放假。因此清明后上墳,逝者是沒有空閑出來接錢的。(另一個世界也是要勞動、工作的) 另外,下午三點之后陽氣減弱陰氣漸重,對體質弱的人不利。
傳統(tǒng)習俗認為,祭祖前應禁食。雖如今對祭祖已沒了那許多講究,但祭祀之前忌大魚大肉和飲酒,容易沖撞祖先。 而且祭祀進行中絕對不能邊吃東西邊祭祀,尤其要管教自己孩子不可如此。不敬先祖,很容易破壞氣運。 3、忌打擾先祖“鄰居” 若有不慎行為,可口念“得罪”“莫怪”,以求原諒。遠親不如近鄰,別給祖先添麻煩了。 4、清明節(jié)孩子嬉戲打鬧容得病 正如在寺廟不可對佛像拍照一樣,舉頭三尺有神明,太過隨意可能會引來不好氣場,陰陽失衡,有損運勢。 祭祀不宜湊熱鬧。以外人的身份去參與他人的掃墓是犯忌諱的。不是一家人,加持的氣運便不同,可能會造成氣場的紊亂,導致不協(xié)調而走霉運。 7、孕婦、6歲以下兒童不宜祭祀
清明祭祖的適宜 講完忌諱的,自然也要說說適宜的。 若發(fā)現(xiàn)印堂發(fā)黑表示時運較低,最好就不要參加祭祖了。若一定要去,可隨身佩戴玉器、桃木等,以作化解。 2、祭祀祖先墳墓處的山神、土地 山神土地是墓地的守護神,算是自己祖先的父母官。正如土地廟對聯(lián)所說: 莫笑我老朽無能,許個愿試試。 哪怕你多財善賈,不燒香瞧瞧。 3、宜按祭祀順序進行 一般順序為:修整墓地、上香、擺貢、敬酒、拜祭、送別。 4、拔除墳前雜草 墳前雜草一定要拔除,萬萬不可使其長出氣候。所謂掃墓,就是清掃不利于墓地的東西,墳頭的草木很可能會影響家族成員的氣運和健康。 5、給孤魂野鬼送溫暖 有些逝者已斷香火,后世無人,化為孤魂野鬼。祭祀自己先人后,可在寬敞處單獨燒一份給他們。心中有善,必得善報。 6、祭祀后曬太陽,清理鞋底 體質弱的人掃墓回來,可去人多的地方曬曬太陽。而且離開墓地最好清理鞋底,不要帶不干凈的東西回家。
民間自古就有放風箏放走霉運的說法。最后將線剪斷讓風箏飛走是最徹底的。 8、不在家鄉(xiāng)可遙祭 如果不能到先人墳前祭祀,可以將紙錢放入紙包內,封面寫上逝者的名字、籍貫,在地上畫一個圈,寫上故人姓名,口中不斷重復姓名。 若有誠意,必得感應。清明前后最容易夢到已故的親朋,如果夢到,就說明需要去祭拜他們了。即便去不了,也最好遙祭,不要不管不問。 《詩經》:“死生契闊,與子成說”。 故去的先祖與活著的后人,依然是不同時空的同一社會存在,仍可以透過宗教性的祭儀活動,獲得相互間的生命感通,構成可以彼此交往的世界。 正所謂,勿忘先祖,積善成德 祝吉祥 黃永玉作品 - END - 投稿郵箱 laigao@10wenhua.cn 電商合作 微信號:yyl1885 【 好物推薦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