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和司馬懿都是非常聰明之人,二人到底孰強孰弱我們不好分辨,在三國歷史中貌似諸葛亮略勝司馬懿一籌,兩人每次交鋒都是諸葛勝司馬敗,但從長遠來看,最終取得天下的卻是司馬懿。 拋開諸葛亮不談,單說司馬懿,他是個歷史的偉人,堅忍不拔超級能忍,又能培養下一代,司馬昭、司馬炎都是一代豪杰。司馬懿的心里承受能力和教育后人的本事肯定比諸葛亮強,比如劉備去東吳結親時諸葛亮被張飛誤會,心里委屈差點離開,諸葛亮死后出現“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的慘淡局面,所以司馬懿在某些方面明顯比諸葛亮強。 司馬懿和諸葛亮最精彩的交鋒當屬空城計,當時馬謖失了街亭,司馬懿大軍來襲,諸葛亮用空城計嚇退他。大多數人看來,空城計是諸葛亮勝了,司馬懿敗了,如果我們能從多個角度進行深入的分析,就會發現事實并非如此,真正勝利的人是司馬懿。 為什么這樣說呢?司馬懿是聰明之人,他大軍趕到西城時,見到諸葛亮在城上淡定地撫琴,就算他懷疑諸葛亮有詐,那也完全可以派幾百人沖進去看看啊,有埋伏也就犧牲幾百人而已,甚至也可以用弓箭往城內射去,但結果呢?司馬懿一見這情形,二話不說掉頭就走,要知道當時他可是有十五大軍啊,退一萬步來說,就算諸葛亮有埋伏,難道他還能在一座小小的西城內全殲司馬懿的十五萬人嗎?這一節司馬懿不可能不知道。 司馬懿為什么還是頭也不回的跑了呢?這還得從他自身的政治處境說起,當時司馬懿被魏國冷落多年,他天天盼望這能建功立業,好不容易朝廷派他出戰諸葛亮,他終于有機會實現自己的抱負了,倘若諸葛亮一下子被滅了,那他也就沒了用武之地,兔死狗烹就是他的結局,所以他必須放走諸葛亮,不然最終自己也一樣完蛋。 站在諸葛亮的角度,他為何敢對司馬懿使用空城計呢,因為他也知道,倘若自己被抓了,那司馬懿是魏國的地位也就蕩然無存,這個時候來個空城計就是給司馬懿一個撤軍的理由,給他一個臺階下,以便好向魏國交差。所以歸根結底空城計是司馬懿與諸葛亮合伙演的一場戲,最終諸葛亮順利逃脫,司馬懿仍得到魏國器重,這是個雙贏的結果,反之則是雙輸,二人都是聰明人,彼此心照不宣。 司馬懿是個極其能忍的人,他故意放走諸葛亮,雖然繼續得以大展拳腳,但自己的名聲受損,甚至還被后世傳送了幾百年。司馬家族取得天下后,也沒在空城計中為他平反,我猜測是司馬懿故意放走諸葛亮的心思,他沒對任何人,甚至連自己的兒子、孫子都不知道,真能忍啊! |
|
來自: 夜話聊齋 > 《三國(史說 評說 戲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