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古典戲曲全集(五冊(cè)) 陳公水 徐文明 張英基 編著 目 錄 序一 …………………………………………………………………………… 序二 …………………………………………………………………………… 凡例 …………………………………………………………………………… 一、齊魯古典戲曲概論 …………………………………………………… 1 (一) 齊魯戲曲溯源考略 ………………………………………………………… 1 (二) 齊魯是元代雜劇的興盛之地 ……………………………………………… 7 (三) 明清雜劇藝術(shù)在齊魯?shù)乃プ?/span> ………………………………………………40 (四) 明清傳奇戲曲在齊魯?shù)陌l(fā)展 ………………………………………………67 (五) 齊魯是古典曲論的發(fā)達(dá)之鄉(xiāng) ………………………………………………87 (六) 結(jié)語 …………………………………………………………………………100 二、齊魯古典戲曲作家作品整理與注釋 ………………………………108
元雜劇卷
高文秀 …………………………………………………………………………… 108 劉玄德獨(dú)赴襄陽會(huì) …………………………………………………………108 黑旋風(fēng)雙獻(xiàn)功 ………………………………………………………………128 好酒趙元遇上皇 ……………………………………………………………149 須賈大夫誶范叔 ……………………………………………………………167 保成公徑赴澠池會(huì)……………………………………………………………190 周瑜謁魯肅(殘折)…………………………………………………………220
武漢臣 ……………………………………………………………………………223 散家財(cái)天賜老生兒………………………………………………………… 224 此劇現(xiàn)存《元刊雜劇三十種》本、明臧晉叔《元曲選》本和孟稱舜《古今名劇合選·酹江集》本。鄭振鐸主編的《古本戲曲叢刊》四集有《元曲選》外各影印本。另外有王季思等編《全元戲曲》本、王學(xué)奇等《元曲選校注》本、張?jiān)轮械取度繁尽⑼踅B增等《山左戲曲集成》本。今據(jù)明臧晉叔《元曲選》為底本整理。
包待制智賺生金閣………………………………………………………… 253 此劇現(xiàn)存版本有明息機(jī)子《元人雜劇選》刊本和明臧晉叔《元曲選》本,今據(jù)《元曲選》為底本整理。
虎牢關(guān)三戰(zhàn)呂布(殘句)………………………………………………… 280 此劇(殘句)今無傳本,今據(jù)《元人雜劇全集·元?jiǎng)∈斑z》七為底本整理。
岳伯川 ……………………………………………………………………………281 呂洞賓度鐵拐李嶽………………………………………………………… 281 此劇現(xiàn)存版本有《元刊雜劇三十種》本、明臧晉叔《元曲選》本和孟稱舜《古今名劇合選·酹江集》本,今據(jù)明臧晉叔《元曲選》為底本整理。
羅公遠(yuǎn)夢(mèng)斷楊貴妃(殘折)……………………………………………… 310 此劇(殘折)不見傳本,今據(jù)趙景深《元人雜劇鈎沉》為底本整理。
康進(jìn)之 ……………………………………………………………………………316 梁山泊李逵負(fù)荊…………………………………………………………… 316 李好古 ……………………………………………………………………………333 沙門島張生煮海 ………………………………………………………… 333 張壽卿 ……………………………………………………………………………349 謝金蓮詩酒紅梨花 ……………………………………………………… 349
李時(shí)中 ……………………………………………………………………………365 邯鄲道省悟黃粱夢(mèng) ……………………………………………………… 365 此劇有明脈望館校《古名家雜劇》本及明臧晉叔《元曲本》,今據(jù)《元曲選》為底本整理。
明清雜劇卷
賈仲明
…………………………………………………………………………393 荊楚臣重對(duì)玉梳記 ……………………………………………………… 393 蕭淑蘭情寄菩薩蠻 ……………………………………………………… 408 李素蘭風(fēng)月玉壺春 ……………………………………………………… 420 鐵拐李度金童玉女 ……………………………………………………… 435 呂洞賓桃柳升仙夢(mèng) ……………………………………………………… 448 李開先 …………………………………………………………………………449 園林午夢(mèng) ………………………………………………………………… 449 打啞禪 …………………………………………………………………… 455 馮惟敏 …………………………………………………………………………463 梁狀元不服老 …………………………………………………………… 463 僧尼共犯 ………………………………………………………………… 487
桑紹良 …………………………………………………………………………500 獨(dú)樂園司馬入相 ………………………………………………………… 500 此劇流傳版本有明趙琦美脈望館《古今雜劇》抄本,以及據(jù)此刊《孤本元明雜劇》本,今據(jù)《孤本元明雜劇》為底本整理。
宋 琬……………………………………………………………………………522 祭皋陶 …………………………………………………………………… 525 此劇現(xiàn)存有清順治至乾隆間續(xù)刻《安雅堂全集》所收本、康熙年間原刻本、乾隆十一年(1746)重刻本、道光十九年(1839)澤三手抄本等。此外《宋琬全集》齊魯書社2003年版、《安雅堂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均收此劇。今據(jù)清順治至乾隆間續(xù)刻《安雅堂全集》所收本整理。
葉承宗 …………………………………………………………………………548 孔方兄 …………………………………………………………………… 548 賈良仙 …………………………………………………………………… 554 十三娘 …………………………………………………………………… 560 狗咬呂洞賓 ……………………………………………………………… 568 趙進(jìn)美 …………………………………………………………………………584 瑤臺(tái)夢(mèng) …………………………………………………………………… 584 立地成佛 ………………………………………………………………… 589 蒲松齡 …………………………………………………………………………607 鬧館 ……………………………………………………………………… 608 鐘妹慶壽 ………………………………………………………………… 613 闈窘 ……………………………………………………………………… 617 附:南宮呂調(diào)九轉(zhuǎn)貨郎兒 ……………………………………………… 624 孔尚任 …………………………………………………………………………627 大忽雷(殘折)……………………………………………………………627
曾衍東 …………………………………………………………………………635 小豆棚 …………………………………………………………………… 638 此劇自清以來各家戲曲書目未見著錄。《小豆棚》原為八卷本,現(xiàn)存的最早版本有光緒六年(1880),上海申報(bào)館《申報(bào)館叢書》排印的《小豆棚》十六卷(203篇,一部一函六冊(cè)全套)本,署題:“濟(jì)甯曾衍東七如氏著,永嘉傅傳聲穀參校。”另有中華民國(guó)二十四年(1935),上海大達(dá)圖書供應(yīng)社標(biāo)點(diǎn)排印本,其編排體例同光緒本。今有杜貴晨《小豆棚(校注)》(十六卷,209篇)所收本,中州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南山點(diǎn)校《小豆棚》本,荊楚書社 1989年版;徐正倫、陳銘選注《小豆棚選》本,浙江古籍出版社 1986年版;盛偉點(diǎn)校《小豆棚》本,齊魯書社 2004年版等。今據(jù)光緒六年上海申報(bào)館《申報(bào)館叢書》排印的《小豆棚》十六卷所收本整理。
桂 馥……………………………………………………………………………644 放楊枝 …………………………………………………………………… 645 題園壁 …………………………………………………………………… 650 謁帥府 …………………………………………………………………… 655 投溷中 …………………………………………………………………… 662 《後四聲猿》四個(gè)單折戲今存清嘉慶九年原刻本、清道光二十九年味塵軒刻本、清鈔本等,另有《清人雜劇》初集據(jù)味塵軒刻本影印本等。今據(jù)《清人雜劇》初集據(jù)味塵軒刻本影印本整理。
孔廣林 …………………………………………………………………………674 璿璣錦 …………………………………………………………………… 676 此劇未見著錄,版本今有清嘉慶年間作者手寫《溫經(jīng)樓遊戲翰墨》卷五所收本,首都圖書館藏;嘉慶年間作者手稿本,杭縣葉氏(揆初)藏;《清人雜劇》二集本,據(jù)嘉慶年作者手稿本之影印本等。今據(jù)清嘉慶年間作者手寫《溫經(jīng)樓遊戲翰墨》卷五收本整理。
女專諸 …………………………………………………………………… 689 雜劇《女專諸》,四折二楔,未見著錄。《女專諸》,今有清嘉慶年間作者手寫《溫經(jīng)樓遊戲翰墨》卷六所收本,首都圖書館藏;另有嘉慶年間作者手稿本及《清代雜劇選》本等。今據(jù)清嘉慶年間作者手寫《溫經(jīng)樓遊戲翰墨》卷六所收本整理。
松年長(zhǎng)生引 ……………………………………………………………… 709 此劇今存嘉慶年間作者手寫《溫經(jīng)樓遊戲翰墨》卷七本,內(nèi)分“西王母請(qǐng)帝賜齡”與“松年堂共祝長(zhǎng)生”二折戲,首都圖書館藏;另有《清人雜劇》二集本,依據(jù)嘉慶年作者手稿本影印本等。今據(jù)嘉慶年間作者手寫《溫經(jīng)樓遊戲翰墨》卷七本整理。
許鴻磬 …………………………………………………………………………718 西遼記 …………………………………………………………………… 719 雜劇《西遼記》作于清道光三年,未見著錄,此劇現(xiàn)存清道光年間《六觀樓北曲六種》刊本及清同治甲戌年重刻本兩種,藏北京圖書館。今據(jù)清道光年間刊刻的《六觀樓北曲六種》為底本整理。
雁帛書 …………………………………………………………………… 735 清許鴻磐雜劇《雁帛書》作于道光二年,未見著錄,此劇今存清道光年間《六觀樓北曲六種》刊本及清同治甲戌年重刻本兩種,藏北京圖書館。另有山西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單行本。今據(jù)清道光年間刊刻的《六觀樓北曲六種》為底本整理。
女雲(yún)臺(tái) …………………………………………………………………… 776 雜劇《女雲(yún)臺(tái)》,全劇共四折,作于清道光二年,未見著錄,此劇今存有清道光年間刊本《六觀樓北曲六種》及清同治甲戌年重刻本,藏北京圖書館。今據(jù)清道光年間刊刻的《六觀樓北曲六種》為底本整理。
孝女存孤 ………………………………………………………………… 797 此劇作于清道光二年,未見著錄,今存版本有清道光年間刊本《六觀樓北曲六種》及清同治甲戌年重刻本,藏北京圖書館。今據(jù)清道光年間刊刻的《六觀樓北曲六種》為底本整理。
儒吏完城 ………………………………………………………………… 810 《儒吏完城》,未見著錄。本劇現(xiàn)存的版本有清嘉慶年間刊刻的《韞山六種曲》所收本,題名為《守浚記》;清道光年間刊刻的《六觀樓北曲六種》本;清同治甲戌年重刻本,藏北京圖書館。今據(jù)清道光年間刊刻的《六觀樓北曲六種》為底本整理。
三釵夢(mèng) …………………………………………………………………… 826 《三釵夢(mèng)》全劇共四折,未見著錄,此劇今存版本有清道光年間刊刻的《六觀樓北曲六種》本及清同治甲戌年重刻本,藏北京圖書館。今據(jù)清道光年間刊刻的《六觀樓北曲六種》為底本整理。
孔昭虔 …………………………………………………………………………840 蕩婦秋思 ………………………………………………………………… 841 葬花 ……………………………………………………………………… 854
明清傳奇上卷
李開先 …………………………………………………………………………858 寶劍記 …………………………………………………………………… 858 斷發(fā)記 …………………………………………………………………… 962
丁耀亢 ……………………………………………………………………… 1050 赤松遊 ……………………………………………………………………1051 表忠記 ……………………………………………………………………1154 化人遊傳奇 ………………………………………………………………1242 西湖扇 ……………………………………………………………………1277
路術(shù)淳 ……………………………………………………………………… 1336 玉馬珮銀箏記 ……………………………………………………………1337 此劇《曲海總目提要》著錄,題“汶水路術(shù)淳傳”。原劇上下二卷,現(xiàn)僅存上卷,該劇今存康熙年間展謔齋刻本,全稱《玉馬佩銀箏記》,署“汶上樗叟填詞”,北京圖書館藏,或系作者自刻。今據(jù)康熙年間展謔齋刻本為底本整理。
明清傳奇中卷
尤泉山人 …………………………………………………………………… 1433 夢(mèng)中因 ………………………………………………………………… 1433 此劇今存版本僅有乾隆五十五年(庚戌,1790)蘭格稿本,中國(guó)藝術(shù)研究院戲曲研究所資料室藏。
孔尚任 ……………………………………………………………………… 1436 桃花扇 ……………………………………………………………………1436 小忽雷 ……………………………………………………………………1599
孔廣林 ……………………………………………………………………… 1767 東城老父鬥雞懺傳奇 ……………………………………………………1768 傳奇《鬥雞懺》,全稱《東城父老鬥雞懺》,全劇四卷四十二齣,未見著錄。此劇今存清嘉慶十七年紫芝堂稿本,中國(guó)藝術(shù)研究院戲曲研究所藏;嘉慶十七年手稿本《溫經(jīng)樓遊戲翰墨》所收本,首都圖書館藏。今據(jù)清嘉慶十七年手稿本《溫經(jīng)樓遊戲翰墨》所收本整理。
明清傳奇下卷
孔傳志 ……………………………………………………………………… 1941 軟羊脂 ……………………………………………………………………1941 《軟羊脂》,前署西峰樵人康熙辛卯(五十年,1711)初夏所題詞,共二卷三十四齣,未見著錄,此劇現(xiàn)存抄本、稿本,抄本存山東省圖書館,稿本存上海圖書館藏,另有《古本戲曲叢刊五集》據(jù)之影印本。另有抄本,北京圖書館藏。今據(jù)《古本戲曲叢刊五集》影印本整理。
軟郵筒 ……………………………………………………………………2038 此劇現(xiàn)存抄本、稿本,抄本存山東省圖書館,稿本存上海圖書館藏,另有《古本戲曲叢刊五集》據(jù)之影印本。另有抄本,北京圖書館藏。今據(jù)《古本戲曲叢刊五集》影印本整理。
軟錕鋙 ……………………………………………………………………2116 此劇現(xiàn)存抄本、稿本,抄本存山東省圖書館,稿本存上海圖書館藏,另有《古本戲曲叢刊五集》據(jù)之影印本。另有抄本,北京圖書館藏。今據(jù)《古本戲曲叢刊五集》影印本整理。
紀(jì)聖宣 ……………………………………………………………………… 2194 青衿俠傳奇 ………………………………………………………………2194
三、附錄 ………………………………………………………………… 2252 (一)齊魯古典戲曲作家作品佚目 ……………………………………… 2252 (二)齊魯古典戲曲理論、評(píng)論資料 …………………………………… 2268 (三)參考書目、文獻(xiàn) …………………………………………………… 2348 後記 …………………………………………………………………………
2010年7月28日
2011年9月中華書局出版
![]() ![]()
《齊魯古典戲曲全集》五卷本由中華書局出版全球發(fā)行。該書作為山東省古籍整理重大項(xiàng)目,由山東理工大學(xué)陳公水、徐文明、張英基共同完成。全書近300萬字,共五卷,分別為元雜劇卷、明清雜劇卷、明清傳奇上卷、明清傳奇中卷和明清傳奇下卷,卷前置有十余萬字的齊魯古典戲曲概論,是迄今為止第一部全面整理、校釋、研究山東古典戲曲的集成之作。正如原中央文史館館員、著名學(xué)者傅璇琮先生所評(píng)價(jià)的:“《全集》的整理出版,是中國(guó)戲曲史料建設(shè)的重大成就;是中國(guó)文學(xué)史研究進(jìn)入21世紀(jì)以來取得的又一標(biāo)志性成果”。 這是目前第一部收集齊魯古典戲曲作家最全、作品最多、注釋最詳備、研究體例最完整的大型學(xué)術(shù)著作。課題于2002年立項(xiàng),到2008年12月殺青完稿,并通過了山東省專家組鑒定為優(yōu)秀;2009年又經(jīng)過了整整一年的加工整理修改,2010年再進(jìn)行校稿、補(bǔ)遺等,最終完稿,2011年9月由中華書局正式出版。 該項(xiàng)目2013年8月15日獲山東省第二十七次社會(huì)科學(xué)成果一等獎(jiǎng)。
張英基
2017-4-6收集整理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