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家指唐宋時期的江州義門陳氏。創造了十五代、3978口、歷時三百三十二年聚族而居、同炊共飲、擊鼓傳餐、百犬同槽、孝義傳世、耕讀傳家、家無私財、族產共有、人無貴賤、共同勞作、平均分配、和諧相處的人間奇跡,成為中國封建社會人口最多文化最盛和諧團結最緊密的大家庭。(楚翁陳祥 攝) 這是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著名篆刻家、廣東翠碧軒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文化總監陳祥先生書贈江州義門陳文史館的“義”字。(楚翁陳祥 攝) 這是江西九江德安縣義門陳氏旺井,也是稱義門第一井。(楚翁陳祥 攝) 唐僖宗李儇于公元884年御筆親題“義門世家”宋朝多次旌表,帝王將相名流紛紛題詞賦詩。內待裴愈奉旨賜書并題詞曰:天下第一家。后宋仁宗以弘揚孝義為由下旨分家。(楚翁陳祥 攝) 參天的古樹。《中國姓氏通書》譽為:義門陳氏天下奇,百犬同槽奇中奇。(楚翁陳祥 攝) 1996年,被世界吉尼斯記錄所確認。現在陜西鎮安高峰鎮有陳氏村落,每家貼有對聯“三千六百口天下第一,同居五百載世間無位”。(楚翁陳祥 攝) 義門陳氏開基祖乃陳旺,字天相,系陳朝宣帝第六子之五世孫。其兄兼是唐玄宗開元十一年(723)進士,初官江州。因兼升官另任,陳旺于開元十九年(公元731年)四月,遷至江西九江郡潯陽縣蒲塘場太平鄉常樂里永清村(即今江西九江市德安縣車橋鎮義門村),開創基業。為義門陳肇基祖。宋封晉國公。陳旺壽終81歲,葬于義門東臬嶺龍池山,今旺公山。(楚翁陳祥 攝) 陳旺自開基以來,以勤儉耕讀傳家,孝義相處,建書堂(東佳書院前身),立家法,敬友鄰,睦家人,使義門陳氏家族人才輩出,義風蔚然而日益昌盛,為義門陳氏后來聚居數千口,合炊幾百年奠定了文明的良基,最終成為中國歷史上最大的、典型的、罕見的封建家庭組織。(楚翁陳祥 攝) 義門陳氏自建莊至分析,歷時332年,先后累受唐宋兩朝數位帝王的親筆敕賜旌表和諸多將相名流詩賦贊譽。(楚翁陳祥 攝) 江州義門陳座落在風景秀美的廬山腳下,清波碧浪的鄱陽湖畔,古屬江州轄地,現屬德安縣車橋鎮境內。北與瑞昌市交界,西與武寧縣接壤,南與永修縣毗鄰,素有“德安西大門”之稱。地理分布為“七山半水半分田,一分道路和莊園”。(楚翁陳祥 攝) 宋代江西籍的大政治家書法家黃庭堅曾經題字義門流芳。(楚翁陳祥 攝) 這是當代義門陳氏的知名后代。(楚翁陳祥 攝) 唐僖宗李儇于中和四年(公元885年)御筆親題“義門世家”,并賜一聯“九重天上書聲舊,千古人間義字香”以示贊譽。從此,陳氏即把原常樂里永清村改為“義門”。(楚翁陳祥 攝) 江州義門陳大事記。淳化四年,宋太宗駕臨義門,君民共宴后,隨臣張泊、裴愈皆奏言:“其人尚義,犬亦效 尤。”太宗一聽,卻有一只小犬叼一饃往外走。太宗生疑,隨而察之,只見小犬至正宅老犬處,放下饃于前,返回百犬牢,輕吠一聲,眾犬才食饃。眾人齊贊:“義形于犬也!” 太宗驚嘆,遂于“百犬牢”門上親題一聯。一犬未至百犬不食牢中異類皆效義,一吠突起百吠齊怒寨內同聲共護門”。(楚翁陳祥 攝) 《中國姓氏通書》將義門陳“百犬同槽”稱為世界奇觀,因而有“義門陳氏天下奇,百犬同槽奇中奇”之說。淳化四年(993年)宣第七任家長陳兢入朝時,御賜“至公無私”匾,并下詔將“義門家法”收藏于國史館,賜王公大臣各一本,使知孝義。(楚翁陳祥 攝) 國民黨元老陳立夫提字“孝”字。《中國姓氏通書》將義門陳“百犬同槽”稱為世界奇觀,因而有“義門陳氏天下奇,百犬同槽奇中奇”之說。(楚翁陳祥 攝) 聚族三千口三下第一,同居五百年天下無雙。真乃當之無愧的天下第一家。(楚翁陳祥 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