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在江西豐城洛市鎮東安村有一位母親,四十多年如一日守護著領養來的智障兒子。丈夫去世后,她一個人要挑起家庭的重擔,但她并沒有放棄。許多人知道她的故事后,都稱她為“最美養母”。 吳果英每天的生活是從喊養子起床幫著他穿衣服開始的 她叫吳果英,每天的生活是從喊養子起床、幫著他穿衣服開始的,實際上她的這個孩子已經42歲了,而吳果英自己也已經70了。40多年前,吳果英的丈夫聽說村衛生所暫養了一名嬰兒,孩子的母親因為難產死了,而且又找不到孩子的其他親人。于是吳果英的丈夫就去衛生所將孩子抱了回來,給孩子起名叫范百孫。當孩子養到五六歲時,吳果英一家人才發現孩子有先天性智力障礙,然而他們并沒有因此就拋棄孩子。 “最美養母”吳果英 吳果英:“當自己親生一樣的,比自己親生的還要看得重一些。” 樣子不會坐摩托車吳果英只能徒步走山路到兒子家 眨眼十幾年過去了,丈夫因病去世,生活的重擔都落在了吳果英肩上。又過了幾年,親生兒子范友孫到了娶媳婦的年齡,但因家里貧困,范友孫不得不去鄰縣做了上門女婿。吳果英老人因為要照顧養子,還是留在了東安村。每次去鄰縣看兒子的時候,吳果英都要把養子范百孫帶在身邊,由于范百孫不會坐摩托車,吳果英只能徒步走山路到兒子家。吳果英:“來來去去難死了,四十多里路。他又不會坐摩托。” 村民范文生 村民范文生:“不管做什么事他都要母親跟著他去,不跟著他去就做不了,沒有辦法做。”因為要照顧范百孫,吳果英到了兒子那邊不僅幫不上忙,反而會帶來麻煩,于是漸漸地老人也就去得越來越少了。吳果英:“你不得去,心里是會難過。” 回想起當年和丈夫所作出的認養決定吳果英的心里沒有半點后悔 已經七十的吳果英,有時候照顧范百孫,還是會有些力不從心,然而這么多年來,她的臉上沒有任何的不滿,反而是時常掛著笑容,老人告訴記者,每當她自己身體不舒服的時候,鄰居們都會主動來到她家,幫忙照顧他們母子倆。當地政府也給他們辦了低保,每逢過年過節的時候,都會前來慰問。現在,回想起當年和丈夫所作出的認養決定,她的心里沒有半點后悔。吳果英:“不能丟人家,要看得起、要看得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