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禮學,民鮮久矣!弘揚傳統文化,涵養時代新風,以古人之禮節,開今人之生面。“家”是親情的港灣,“庭”是心靈的歸宿。家庭是安身立命的“起點”、是修身立德的“學校”。中國人的家庭既是《靜夜思》里的中天明月,也是《楓橋夜泊》時的夜半鐘聲,還是“孔鯉過庭”的聲聲教誨,更是“岳母刺字”的泣血箴言。要知道只有家好人生之路才能走好,家教傳統才能久久為功。希望朋友們經營好家庭、涵養好家教、磊落好家風、清正好家訓、治齊好家規,始終秉持好“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的傳統古訓。 “孝”乃德之本,“順”乃品之源。“國風之本在家風,家風之本在孝道”。孔子答學生問曰:“孝為何?色難也”。所以,希望朋友們始終做到和顏悅色于父母、感恩孝順于雙親,常思養育之情、常懷恭敬之心。要明白只有孝順齊家之道才能走順,家風流韻才能代代不絕。“知責任者,大丈夫之始也;行責任者,大丈夫之終也。”我們要求男士們在“智信仁勇嚴”中:獲取家國情懷的忠孝大義、讀懂負責擔當的生活哲理。“女子有才亦有德”方能以敬老孝悌和睦家庭,以明禮賢德教化子女,以誠信友善融洽鄰里。我們希望女士們在“溫良恭儉讓”中:涵養家庭情結的賢良淑德、知曉勤儉持家的生活常理。期待朋友們始終恪守好“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的傳統美德。 “道不可坐論,德不能空談” 希望大家共勉家孝之禮,堅持躬行實踐,自覺率先垂范,推動形成“愛國愛家、相親相愛、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會主義家庭文明新風尚。 “讀書足貫古今事,忠孝不迷天地心”。 希望朋友們:在持續的格物致知中誠意正心、修身齊家,做清正家教的守望者; 在持續的天工開物中掌握技能、練就本領,做涵養家風的傳承者; 在持續的以文化人中博見文道、宅心齊家,做篤行家規的先倡者; 在持續的群書治要中思接千載、閱讀天下,做嚴諄家訓的先行者。 樺甸發布——輝發河周末 投稿郵箱:97558122@qq.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