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黃名醫說,專業醫學團隊,只為優質內容,請點右上角關注!人參 黃芪和人參,都是熟悉的補氣良藥,兩味藥組合使用,就成了第一補氣藥對。 【黃芪】:甘,微溫。歸肺、脾、肝、腎經?!胺螯S芪乃補氣之圣藥”——《本草》。 【人參】:性平、味甘、微苦,微溫。歸脾、肺經。大補元氣,補肺益脾,生津安神,為“百草之王”。 【藥對】:簡單理解,就是兩味藥組合使用,效果卻是“一加一遠大于二”。 黃芪補氣兼能扶陽,走而不守;人參補氣兼能養陰,其性守而不走。二藥為伍,一動一靜,陰陽兼顧,通補無瀉,補氣之力大增。 若脾虛,用之可鼓舞中氣;若肺虛,用之可補氣固表。 中藥方劑 中醫“脾胃學說”的創始人李東垣在《脾胃論》中的“黃芪人參湯”,就是黃芪、人參他們哥倆一例很好得發揮。 一個黃芪人參湯的醫案:劉某, 性別:女,年齡:53歲,2016年10月3日初診。 年后3月開始感覺神疲乏力,夏天收小麥時勉強堅持,之后神疲乏力加重,短氣懶言,雙足軟乏,行走困難,睡眠不安,四肢不溫,面白無華,形體消瘦,不欲食,稍多食則脘中脹滿,有時嘈雜似饑,噯氣,口苦不干,脅下痛,大便正常,小便時黃,脈細弱,舌淡、舌體瘦小有齒印、苔薄白,并且巔頂及眉骨疼痛。 在醫院經檢驗、X線攝片等多項檢查,沒有器質性病變,服用谷維素等西藥,治療無效。 癥為中氣虛弱,方擬黃芪人參湯加減。 【處方】:黃芪、白參、升麻、陳皮、蒼術、白術、當歸、藁本、黃柏、白芷、五味子、甘草、神曲、麥冬。 服用5劑之后,食欲和精神都有好轉,巔頂及眉骨疼痛也有明顯減輕,其他癥狀也都減輕,脈轉和緩,舌淡紅、苔薄白。 用黨參替換原方白參,去除黃柏,再服用5劑,患者癥狀全部消失。囑其注意飲食調理善后。 黃芪 神黃名醫說,專業醫學團隊,只為優質內容,請點右上角關注!下期介紹黃芪的又一個結拜兄弟,黃芪這味良藥,還有哪些神奇呢?關注本頭條號,不要錯過。 黃芪,值得我們深學重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