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自稱自己是漢人,你可知道這個“漢”是從哪來的?如果追蹤溯源的話,這個字和歷史上第一個漢王朝的建立者劉邦有關(guān)。而劉邦這個漢王,是他的對手項羽封的。項羽將劉邦封在了漢中,而漢中在漢水邊上。 【歷史深處】概述史這一期概述西漢歷史,讓我們看一下為什么我們這個民族會如此追念這個朝代。 (一) 整體脈絡 西漢建國是在楚漢爭霸基本落定的公元前202年,那一年西楚霸王項羽自刎于烏江邊上。在同一年,劉邦在山東定陶汜水(今山東曹縣北)登基稱帝,定國號為漢。只是沛縣亭長的劉邦,在秦末的亂世里,卻建立了一個比秦始皇更長壽的王朝。不僅僅是這個王朝,之后中國歷史上出現(xiàn)過十幾個成為漢的王朝,都受他的影響。而更為重要的是,之后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被稱為漢人一直到現(xiàn)在。 圖1、西漢的建立者漢高祖劉邦 西漢的歷史切分起來,并不困難。從前202年建國一直到漢武帝即位,可以算作初漢,時間是前202年至前141年;漢武帝在位時間很長,有五十五年之久,從前141年一直到前87年,幾乎占了西漢統(tǒng)治時間的四分之一還要多,可以算作西漢盛年;從漢武帝的兒子劉弗陵即位,一直到漢章帝去世,可以成為西漢中年,有所謂的“昭宣中興”,時間是前87年至前49年;和王昭君有關(guān)的那位漢元帝即位,可以算作是西漢末年的開始,他的皇后就是王莽的姑母,此后西漢和王家就有了扯不清的關(guān)系,一直到公元8年被王莽建立的新朝取代。 (二) 西漢初年(前202年——前141年) 西漢初年的幾位實際的統(tǒng)治者都非常有名,他們分別是劉邦、呂雉、漢文帝、漢景帝。以休養(yǎng)生息為主基調(diào)的西漢初年,讓老百姓在輕徭薄賦的制度底下,有了難得的平靜安康的生活。但對于西漢的主政者來說,這些年并不平靜,內(nèi)憂外患重重。內(nèi)部的憂患主要來自于殘留的分封制,而外部的威脅來自于北方崛起的匈奴。 圖2、西漢初期地圖 在前202年,迫于當時的形勢,劉邦建立的西漢在延續(xù)秦大一統(tǒng)的郡縣制的同時,還分封了10個異姓王,和若干個同姓王。獨立于中央存在的這些封國,對中央政權(quán)來說,始終都是挑戰(zhàn)。10個異姓王好解決,到劉邦去世的前195年,10個異姓王就處死的處死、逃亡的逃亡,只剩下一個沒什么威脅的長沙王了。可同姓王,卻是之后漢文帝、漢景帝一直面臨的難題,不斷的削藩政策,最終導致了漢景帝時期的七王之亂。七王之亂的平定,讓西漢中央朝廷終于可以對分封王松一口氣了。外部的威脅匈奴,自從劉邦被圍白登山之后,在西漢初年一直的解決辦法就是和親加稱臣,雖然屈辱,從經(jīng)濟的角度看,確實最實惠的。 圖3、呂雉面部復原圖 內(nèi)外部威脅是一方面。西漢初年最精彩事情是皇儲之爭。劉邦前195年去世后,朝政就落入了和他是患難夫妻的呂雉的手中,之后一直到前180年,西漢朝政的最高權(quán)力一直掌握在這個女人手上。她廢立皇帝,她封呂姓人為王,就差一步成為中國第一個女皇。在她死后,劉姓宗族在太尉周勃、丞相陳平的幫助下平定呂氏,才又一次將主導權(quán)拿回到劉家手中。 平定諸呂之后,被擁立的漢文帝是劉邦的第四個兒子。漢文帝和他的兒子漢景帝在位時間兩個人加起來有將近四十年的時間(前180年至前141年),這兩位開創(chuàng)的“文景之治”為之后漢武帝的開疆拓土、建立武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三) 漢武帝時期(前141年——前87年) 在毛澤東沁園春雪里,提到的四位皇帝“秦皇漢武、唐宗宋祖”中,只有漢武帝和開國一點關(guān)系都沒有。漢武帝憑什么能夠和其他幾位偉大的開國皇帝并列呢?最重要的是漢武帝時期,超強的武功。 圖4、漢武帝 在漢武帝之前,在和匈奴的關(guān)系中,西漢一直是相對弱勢的一方。正是在漢武帝時期,漢武帝一改西漢內(nèi)斂的政策,開始主動向匈奴人發(fā)起攻擊。在漢武帝時期出現(xiàn)了一大批名傳千古的名將,其中就包括我們熟知的衛(wèi)青、霍去病、程不識等。漢武帝時期另一個重要的成果就是張謇出使西域,打通了和西域的連接,絲綢之路的最東段從此一路暢通。 圖5、漢武帝時期地圖 不過漢武帝時期對后世影響最大的,可能還不是前面這兩件,而是在漢武帝時期徹底確立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shù)”。儒家文化從漢武帝開始成為皇家統(tǒng)治最有利攻擊,讓皇權(quán)徹底告別之前的威權(quán)政治。而由于皇家對儒家的推崇,儒家的各種理念成了中國文化的主導,影響之后的中國兩千年。 不過好大喜功的漢武帝,并不是都是值得稱頌的,特別是到了他晚年,在皇儲問題上犯的錯誤,最終導致太子劉據(jù)造反。這場叛亂發(fā)生在前91年,最終以太子劉據(jù)和他的母親自殺而告終。不過之后漢武帝追悔莫及,并在輪臺下罪己詔,反思自己從政年紀窮兵黷武的行為。漢武帝臨終前匆忙立只有八歲的劉弗陵為太子,傳說并因此處死了他的母親。前87年,漢武帝給劉弗陵指定了幾位托孤大臣霍光、金日磾、桑弘羊等輔政大臣。集權(quán)的中央從此再立少主的時候,輔政大臣成為必選項。 (四) 西漢中年(前87年——前49年) 劉弗陵,就是漢武帝之后的漢昭帝,在位時間有十三年(前87年至前74年),但考慮到他的年齡。政權(quán)一直把持在輔政大臣手中,特別是前80年之后,隨著金日磾病逝,上官桀、桑弘羊等因卷入政變被殺,東漢的朝政實際上完全掌握在了霍光手中。 圖6、霍光 從前80年一直到前68年霍光去世,東漢的朝政一直都是把控在霍家手上的,應該說這段時間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段外戚專權(quán)時期,可是由于霍光他老人家做的嚴謹霸道,雖然中間廢立過皇帝,可是還是被儒家稱道。西漢末年、包括之后的東漢,外戚專權(quán)是常態(tài),霍光算是給他們做了一個很好的示范。霍家在霍光死后的兩年,被在位的漢章帝誅滅。 漢昭帝在位13年,漢宣帝在位25年(前74年—前49年),因為在這段時期,西漢在各方面都表現(xiàn)不錯,經(jīng)濟繁榮、政治穩(wěn)固、文化昌盛、疆域遼闊、四夷賓服,因此被稱為昭宣中興。應該說這段時間是西漢最美好的歲月。在漢昭帝和漢宣帝之間,還立過一個皇帝廢帝劉賀,可是不和專政的大臣霍光胃口,只當了二十七天皇帝就被廢了。外戚廢立皇帝的先河也從此打開。需要特別提一下的是漢宣帝是漢武帝廢太子劉據(jù)的孫子,歷史常常這么有趣,奪去了常常還給你還回來。之后發(fā)生相同事情的是南宋。 (五) 西漢末年(前49年——8年) 漢元帝在位十六年(前74年—前33年),可他的皇后王政君在他死后又活了46年,一直到公元13年才去世。這對夫妻在壽命上這樣的落差,讓西漢王朝承受了不能承受的負擔。漢元帝在歷史上的評價并不好,基本的結(jié)論就是西漢就是從他開始衰落的,而且說他“易欺而難悟”。不過在他去世前,沒有感覺到西漢會出什么大事。 圖7、長壽的王政君左右了西漢歷史 漢元帝和王政君的兒子漢成帝劉驁當了二十五年皇帝,在位時間很長,比起他的父親,他的名稱更差,史書上的評價一律都是荒于酒色。漢成帝不是很知名,可他的一位妃子卻是留名千古,那就是著名的美人,“環(huán)肥燕瘦”中瘦的那一個趙飛燕。漢成帝時,西漢的朝政已基本落入了王家之手,只不過這會專權(quán)的是他的王鳳等,從小死了父親的王莽在王家地位并不是那么高。 圖8、趙飛燕 漢成帝只生過一個兒子,不過在四歲的時候就死了。于是漢元帝的孫子之一劉欣被立為了皇帝,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同性戀皇帝漢哀帝,他甚至想將自己的皇位傳給自己的同性戀伙伴董賢。在漢哀帝在位期間,王政君一家是被打壓的,也基本失去了朝政的掌控權(quán)。公元前1年漢哀帝死后,有太皇太后王政君支持的王莽最終控制了西漢朝局。之后經(jīng)過漫長的操作,王莽在公元8年成了新朝的建立者,并完成了帝制史上第一次禪讓,也是歷史上最完美成功,一直被效仿的禪讓。西漢從此成為歷史,結(jié)束了二百一十年的統(tǒng)治。 【歷史深處】概述史第四期就到這里,第五期我們概述秦末漢初的楚漢爭霸,歡迎關(guān)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