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筋的連接方法 鋼筋接頭有三種連接方法:即綁扎搭接接頭、焊接接頭、機械連接接頭。 鋼筋連接的原則:鋼筋接頭宜設置在受力較小處,同一根鋼筋不宜設置2個以上接頭,同一構件中的縱向受力鋼筋接頭宜相互錯開。 ⑴ 直徑大于12mm以上的鋼筋,應優先采用焊接接頭或機械連接接頭。 ⑵ 軸心受拉和小偏心受拉構件的縱向受力鋼筋;直徑d>28的受拉鋼筋、直徑d>32的受壓鋼筋不得采用綁扎搭接接頭。 ⑶ 直接承受動力荷載的構件,縱向受力鋼筋不得采用綁扎搭接接頭。 鋼筋焊接 鋼筋連接采用焊接接頭,可節約鋼材、改善結構受力性能、提高工效、降低成本。常用的焊接方法可分為壓焊(閃光對焊、電阻點焊、氣壓焊)和熔焊(電弧焊、電渣壓力焊)。 1、焊接施工的一般規定 ⑴ 焊工必須持證操作,施焊前應進行現場條件下的焊接工藝試驗,試驗合格后,方可正式施焊。 ⑵ 焊劑應存放在干燥的庫房內,受潮時,使用前應經250~300度烘焙2h。 ⑶ 在環境溫度低于-50C條件下施焊,閃光對焊宜采用預熱閃光焊或閃光-預熱閃光焊;電弧焊宜增大焊接電流、減低焊接速度;環境溫度低于-200C時,不宜進行各種焊接。 ⑷ 雨天、雪天不宜在現場進行施焊,必須施焊時,應采取有效遮蔽措施,焊后未冷卻接頭不得碰到冰雪。 ⑸ 進行閃光對焊、電阻點焊、電渣壓力焊、埋弧壓力焊時,應觀察電源電壓波動情況,當電源電壓下降 在5~8%時,應提高焊接變壓器級數,當大于或等于8%時,不得進行焊接。 ⑹ 妥善管理氧氣、乙炔、液化石油氣等易燃易爆品,制定并實施各項安全技術措施,防止燒傷、觸電、火災、爆炸以及燒壞焊接設備事故的發生。 2 對焊 對焊是鋼筋接觸對焊的簡稱,具有成本低、質量好、工效高的優點,對焊工藝又分為連續閃光焊、預熱閃光焊、閃光—預熱—閃光焊三種。 原理圖 實景 ⑴ 連續閃光焊 工藝過程包括閃光和頂鍛。施焊時,使鋼筋兩端面輕微接觸,形成連續閃光,閃光到預定長度(即鋼筋端頭加熱到熔點時),以一定的壓力迅速頂鍛,焊接接頭即告完成。適用于直徑20mm(Ⅰ和Ⅲ級)~22mm(Ⅱ級)以內的鋼筋。 ⑵ 預熱閃光焊 該工藝是在連續閃光焊前增加一次預熱過程,適用于直徑22mm以上的Ⅰ~Ⅲ級鋼筋。 鋼筋對焊作業前 鋼筋對焊進行中 ⑶ 閃光-預熱-閃光焊 該工藝是在預熱閃光焊前再增加一次閃光過程,使預熱均勻。適用于直徑22mm以上、且端面不平的Ⅰ~Ⅲ級鋼筋。 ⑷ 對焊參數 ① 調伸長度——焊接前,兩鋼筋從電極鉗口伸出的長度。Ⅰ級鋼為0.75~1.25d,Ⅱ~Ⅲ級鋼為1.0~1.5d,直徑小的取大值。 ② 閃光留量與閃光速度——閃出金屬所消耗的鋼筋長度。閃光留量一般為兩鋼筋切斷時嚴重壓傷部分之和另加8~10mm;閃光速度由慢到快,開始零→約1mm/s →終止時1.5~2mm/s。 ③ 預熱留量與預熱頻率——用以控制預熱程度。 ④ 頂鍛留量、頂鍛速度與頂鍛壓力——略。 ⑤ 變壓器級次——用以調節焊接電流的大小。 對焊接頭近景 ⑸ 質量控制 ① 不同直徑鋼筋可以對焊,但其截面積之比不得超過1.5。 ② 外觀檢查:全數檢查。要求接頭處表面無裂紋和明顯燒傷;接頭處有適當鐓粗的均勻的毛刺;接頭處的彎折角不得大于30;接頭處的軸線偏移不大于0.1d,且不大于2mm。外觀檢查不合格的接頭,可將距接頭左右各15mm處切除重焊。 ③ 機械性能試驗:同一臺班、同一焊工完成的300個同牌號、同直徑接頭為一批;當同一臺班完成的接頭數量較少,可在一周內累計計算,仍不足300個時應作為一批計算。從每批接頭中隨機切取6個接頭,其中3個做抗拉試件,3個做彎曲試驗。 慘不忍睹的案例 3 電渣壓力焊 電渣壓力焊(簡稱豎焊)是利用電流通過渣池產生的電阻熱將鋼筋端部熔化,再施加壓力使鋼筋焊合。該工藝操作簡單、工效高、成本低、比電弧焊接頭節電80%以上,比綁扎連接和幫條焊節約鋼筋30%。多用于施工現場直徑φ14~40mm的豎向或斜向(傾斜度4:1)鋼筋的焊接接長。 鋼筋電渣壓力焊設備示意圖 ⑴ 電焊機與焊條 電焊設備:包括焊接電源、焊接夾具和焊劑盒;焊劑采用431焊藥,使用前應在250度下烘烤2h,以保證焊劑易熔化,形成渣池。 ⑵ 焊接參數 焊接參數:包括焊接電流、焊接電壓和通電時間。根據鋼筋直徑選擇。 ⑶ 焊接程序 鋼筋端部120mm范圍內除銹→下夾頭夾牢下鋼筋→扶直上鋼筋并夾牢于活動電極中→上下鋼筋對齊在同一軸線上→安裝引弧導電鐵絲圈→安放焊劑盒→通電、引弧→穩弧、電渣、熔化→斷電并持續頂壓幾秒鐘。 ⑷ 質量控制 ① 取樣數量:從同一樓層中以300個同類型接頭為一批(不足300時仍為一批),切三個接頭進行拉伸試驗。 ② 外觀檢查:電渣壓力焊接頭應逐個進行,要求接頭焊包均勻、突出部分高出鋼筋表面4mm,不得有裂紋和明顯的燒傷缺陷;接頭處鋼筋軸線偏離不超過0.1d,且不大于2mm;接頭處的彎折角不得大于3度。 4 電弧焊 電弧焊是電焊機送出低壓強電流,使焊條與焊件之間產生高溫電流,將焊條與焊件金屬熔化,凝固后形成一條焊縫。電弧焊在現澆結構中的鋼筋接長、裝配式結構中的鋼筋接頭、鋼筋與鋼板的焊接中應用廣泛。 接頭形式:主要有幫條焊、搭接焊、坡口焊、窄間隙焊和熔槽幫條焊等5種形式。 ⑴ 幫條焊與搭接焊 幫條焊宜采用雙面焊,不能雙面焊時方可單面焊。幫條牌號與主筋相同時,幫條直徑可與主筋相同或小一個規格;當幫條直徑與主筋相同時,幫條牌號可與主筋相同或低一個牌號。幫條長度l :被焊鋼筋為Ⅰ級鋼時,單面焊≥8d,雙面焊≥4d;被焊鋼筋為Ⅱ、Ⅲ級鋼時,單面焊≥10d,雙面焊≥5d(d為主筋直徑)。 幫條焊時,兩主筋端面的間隙為2~5mm。正式施焊前,幫條焊應在幫條和主筋之間用四點定位焊固定,施焊時,引弧應在幫條鋼筋的一端開始,收弧時應在幫條鋼筋端頭上。 鋼筋幫條焊接頭 搭接焊宜采用雙面焊,不能雙面焊時方可單面焊。搭接焊前,先將鋼筋端部按搭接長度預彎,保證被焊的兩鋼筋的軸線在同一直線上。 搭接焊的搭接長度l 與幫條長度相同。施焊前,兩主筋之間用兩點定位焊固定,定位焊縫應距搭接端部20mm以上。施焊時,引弧應在搭接鋼筋的一端開始,收弧應在搭接鋼筋端頭上。 幫條焊和搭接焊的焊縫長度不應小于幫條或搭接長度,焊縫厚度s≥0.3d;焊縫寬度b≥0.7d。 鋼筋搭接焊接頭 焊縫尺寸示意圖 ⑵ 坡口焊 施焊前應檢查鋼筋坡口面平順,凹凸不平度不超過1.5mm;坡口平焊時,V形坡口角度為55~65度;立焊時,坡口角度為45~55度,其中下鋼筋為0~10度,上鋼筋為35~45度。鋼筋根部間距,平焊時為4~6mm,立焊時為3~5mm,最大間隙均不宜超過10mm。加強焊縫的寬度應超過V形坡口的邊緣2~3mm,其高度也為2~3mm。 鋼筋坡口焊接頭 ⑶ 預埋件與鋼筋的焊接 預埋件T形接頭電弧焊的接頭形式分貼角焊和穿孔塞焊兩種。采用貼角焊時,焊縫的焊角K 不小于0.5d(Ⅰ級鋼筋)~ 0.6d(Ⅱ、Ⅲ級鋼筋)。 采用穿孔塞焊時,鋼筋的孔洞應作成喇叭口,其內口直徑應比鋼筋直徑d 大4mm,傾斜角為45度,鋼筋縮進2mm。施焊時,電流不宜過大,嚴禁燒傷鋼筋。 鋼筋與鋼板搭接焊時,搭接長度不小于4d(Ⅰ級鋼筋)~5d(Ⅱ、Ⅲ級鋼筋),焊縫寬度 b 不小于0.6d,焊縫厚度s 不小于0.35d。 預埋件T型接頭焊接 鋼筋與鋼板搭接焊接頭 注:歡迎大家關注小編的微信公眾號“土木智庫”,里面有小編整理的建筑行業的眾多資料,有一建、二建、造價、消防視頻和課件,歡迎大家的加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