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前面說過,呂太后執政的這些年,呂氏子弟升官發財、氣焰囂張,而劉氏子弟對于大權旁落的局面相當不滿。大家之所以還能維持表面上的和平,就是因為呂太后的存在,一方面她算的上這兩個家族的大家長,搞得大漢的政治格局頗有點母系社會的味道;另一方面她只要還在就沒有了權力真空,如來佛在,孫悟空鬧不出什么風波。但是隨著呂老太太的去世,雙方家族劍拔弩張的氛圍越來越強烈了。
率先挑起事端的還是那位血氣方剛的朱虛侯劉章。這個小伙子除了自身性格強悍之外,我們前面介紹過他還有兩個重要身份:其一他娶了呂氏家族重要人物呂祿的女兒為妻;其二他是劉姓家族實力最強的齊王劉肥次子,現在的齊王劉襄就是他親大哥。就是這樣兩個身份幫助他挑起了呂家和劉家的戰爭。作為呂家的女婿,他率先發現呂家正在厲兵秣馬,時刻準備為保護自己家族而和劉姓開戰;而作為現任齊王的弟弟,他把自己了解的呂氏動向全盤甚至添油加醋的告知了哥哥,并且鼓勵齊王統兵西征,由他做內應,鏟除呂氏后擁立齊王劉襄為皇帝。
皇位的誘惑是巨大的,齊王劉襄立即嗅到了濃濃的商機,并與他舅父駟鈞、郎中令祝午、中尉魏勃等人暗中備戰準備發兵。但就在此關鍵時刻,這場叛亂的舉動卻被當時齊國國相召平所知,而保守派召平也表示了強烈的反對。
國相反對則戰事無法開啟,齊王于是準備派人殺掉召平,掃蕩成功路上的阻力。召平作為政治老手,當然嗅覺靈敏,他第一時間知道了齊王的殺機,就立刻反客為主,發兵包圍了齊王宮。現在,齊國沒挑起內戰,自己內部的動亂倒是一觸即發。
危機時刻方顯英雄本色,這時齊王手下的中尉魏勃出面了。他跑到召平處游說:“現在的情況,齊王沒有朝廷的虎符就要發兵,當然是違法的。而您發兵包圍齊王卻是正義的維護國家法律的行為,我堅決支持您。但您還是別做壞人了,讓我帶兵把齊王軟禁起來吧。”
召平聽了信以為真,也覺得有人為自己做不體面的事情也好,就把軍隊指揮權交給了魏勃。誰知這位魏勃一得到軍權就來了個反戈一擊,下令包圍相府擒拿召平;召平無奈,只得自殺。于是齊國最后的反對派也被清除了。
處理了內部矛盾后,齊王就命駟鈞為相、魏勃為將軍、祝午為內史,征發齊國的全部兵員準備對呂氏開戰。
但光憑齊國的勢力,劉襄仍覺不足。因為呂太后執政后,為了削弱齊國的勢力,把齊國的幾部分都劃分出來另立諸侯國,其中有劉姓的也有呂姓的。劉襄為了增加實力就把目光盯上了劃分出去的劉姓國王——瑯邪王劉澤。
在這里我們要介紹下劉澤這位老兄。他和劉邦本是遠房兄弟,當年跟著劉邦也立過些功勞,也是現存劉氏家族中輩分最大、年齡最高的老長輩,算起來還是劉襄的爺爺輩。因為這些特點,呂后才給他封了個王位來削弱齊國的實力。
確定好聯合方案,齊王劉襄就派祝午到瑯邪國去對劉澤說:“現在我們得到內部消息,呂氏在京中已經發動變亂了。所以現在齊王準備發兵西入關中除掉呂氏。但是齊王知道自己年輕、又不懂打仗,所以想把齊國的部隊都交給大王您來指揮。大王您在高祖時就領兵打仗、經驗豐富。我們想請您到齊都臨淄,和齊王一起來商量作戰計劃。”
這種天上掉餡餅的好事瑯邪王劉澤還就信以為真了,老頭立刻屁顛屁顛的跑到臨淄去見齊王。誰知一到齊國,人家劉襄卻根本不是說的那么客氣,乘機就扣留了劉澤,進而指令祝午征發瑯邪國的兵員,一并由自己統領。
劉澤一看自己這個孫子如此做法,也只能服軟,對齊王說:“大王你是高祖皇帝的嫡長孫,就應當被立為皇帝。等推翻了呂氏家族,朝中大臣肯定要從劉氏家族中挑選皇帝,我在劉氏宗室中年齡最大,我是有權力參與確定皇位人選的。現在大王留我在此處,我也做不了什么,不如放我到都城去,準備參與計議立帝之事。”
齊王想想也有道理,反正老頭現在也沒啥用了,就把劉澤送走。送走了劉澤,齊王立即發兵向西攻打呂氏封國濟南國。同時,齊王還寫信給劉氏其他的各諸侯王,歷數呂氏的罪狀,表明自己起兵滅呂的決心,號召大家一起行動。
齊國發兵的消息很快傳到了京城,相國呂產也知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道理,必須派兵盡快平版,否則事態發展下去將不可收拾。但自己手中的禁軍是不能動的,正好灌嬰此時統兵駐扎在軍事重鎮滎陽,他就下令灌嬰帶領滎陽駐軍向東征伐齊軍。
可得到命令后,灌嬰卻沒有立即行動,反而與其部下商議說:“呂氏現在關中地區手握重兵,圖謀篡奪劉氏天下而自立為帝。如果我們現在打敗了齊軍,無疑是增強了呂氏的力量。”
于是,灌嬰按兵不動,只在滎陽繼續屯兵據守,并派人聯絡齊王和和各劉姓諸侯達成攻守同盟。準備等呂氏一旦發起變亂,就一同誅滅。齊王得知此意,也知趣的退兵到齊國的西部邊界,待機而動。
此時的局面又一次僵持下來。呂祿、呂產等人還真的不想造反,退一步說即使有這個想法,但內懼朝中大臣和劉氏宗親的勢力、外怕齊國和楚國等宗室諸王的重兵,又恐手握軍權的灌嬰背叛,也不敢真的動手。不論是不想動手、還是不敢動手,只要呂氏不發動叛亂,劉氏宗親和大臣們也沒有道理對人家下手。
這次打破僵局的變成了周勃和陳平。二位老干部雖然面子上過得去,但心里早就對呂氏兩個豎子掌權的局面不憤了。恰在此時,他們發現了一個關鍵人物,這個人就是酈寄。
說起酈寄可能不出名,但說起他的伯伯可是大名鼎鼎,就是劉邦手下的大謀士酈食其,而他的父親酈商也是劉邦手下大將。這個酈寄之所以關鍵,就因為他有一個非常好的朋友——呂祿。于是陳平和周勃二位老干部使出了一個有點下三濫的主意,他們把酈寄的父親,也是他們的老戰友酈商給綁票了,從而強迫酈寄為他們說話。
為了救自己的父親,酈寄只能去騙自己的朋友呂祿,他對小呂說:“想當年,高祖皇帝和呂后一起平定天下。在他們二位統治的時期,一共封立了劉氏的九人為諸侯王、呂氏的三人為諸侯王。這些安排都是經過朝廷審核、合理合法,而且都向天下諸侯公開宣布了的。現在太后駕崩、皇帝年幼,在這個當口您本身被封為趙王,卻不立即返回封國,而是擔任上將率兵留在京師。肯定會被大臣和諸侯王們猜忌,這也是現在全國局面緊張的重要原因。我看您不如交出將印,把軍權還給太尉周勃;另外請梁王呂產也歸還相國大印給朝廷。放棄這些權力之后您們二位都回到自己的封國。這樣,齊兵就沒有了叛亂的口實,必會撤走;而朝中大臣也得以心安。您這邊呢,高枕無憂地去做方圓千里的一國之王,這不是造福于子孫萬代的好事嘛。”
呂祿是個紈绔子弟,不懂得“槍桿子里面出政權”的道理,還真的相信了酈寄的計謀,就想把軍隊交給周勃。但是當他派人把這個打算告知呂產及其他呂氏的長輩時,遭到了一致反對,他也才不敢自行其是。
此時對于時局的危險,很多呂氏成員都已經明顯感覺到了。第一個指出來的就是呂后的妹妹、呂祿的姑姑、樊噲的老婆呂須,這位老太太是個厲害角色、頗有乃姊風范。有一次她見到呂祿出來打獵就破口大罵:“你身為上將竟然輕易地離開部隊出來游獵,我們呂氏如今將無處容身了!”隨后又把家中的金銀珠寶全拿出來扔掉,說:“不要為別人守著這些東西了!”
第二個指出問題的是郎中令賈壽,作為呂產派出的使者,他到齊國去做了政治溝通。從齊國回來后他就對呂產說:“大王您之前沒有到封國,以我了解的情況,現在即使想去也不可能了!”然后就把灌嬰已經和齊、楚達成協議一起對付呂氏的情況做了匯報,并且催促呂產立刻控制住禁軍、把守好皇宮,時刻準備戰爭到來。
周勃和陳平在呂產處也有耳目,對于賈壽向呂產匯報的情況,以及呂產即將采取的行動第一時間了解。情況萬分緊急,如果呂產動用禁軍率先行動的話,京城的劉氏家族勢力必然被一舉鏟除,而他們這些老干部也不會有好下場。
于是周勃決定先動手行動,馬上去搶奪禁軍指揮權。他把重點放到了呂祿控制的禁軍北軍。為了順利完成任務,周勃先命令負責管理皇帝符節的襄平侯紀通,讓他偽稱奉皇帝之命允許周勃進入北軍營壘。然后又命令酈寄再次去勸說呂祿:“皇上已經下令了,派太尉周勃代理北軍的指揮,要您前去封國。您現在應該立即交出將印,否則就會有危險了!”呂祿本來就信任自己的好朋友酈寄,思想搖擺不定,現在聽說皇帝也下令了,干脆就把將軍印綬交了出來,而把北軍指揮權歸到太尉周勃手中。
周勃進入北軍軍營時,呂祿已經離來。他一到北軍指揮部,就直接挑明立場,下令軍中說:“擁護呂家的把右臂膀露出來,擁護劉家的把左臂膀露出來!”這句話問的就像單位里開會,當著領導的面要全體員工表決是否支持領導一樣,誰敢不從啊?于是軍中將士全都把左臂膀露出來,表了態也就上了賊船,輕易是下不來的。這樣周勃才算徹底掌握了這只軍隊。但是,此時南軍還控制在呂產手中,勝負還未可知。于是丞相陳平又召來朱虛侯劉章輔佐周勃控制北軍,隨時準備制約呂產的行動;又下令皇宮中守衛不許呂產入宮,防止他控制皇帝,取得政治主動權。
呂產這個時候還不知道呂祿已經放棄兵權、并且離開北軍,正打算進入未央宮辦事。但因為守衛拒絕而無法入內,只能在殿門外徘徊。宮門的守衛也知道沒有正當理由,實在難以讓呂產一直不進宮,就把情況匯報給太尉周勃。周勃此時也不敢公開宣稱鏟除呂氏,但為了控制皇宮以穩定局面,只能暫且安排朱虛侯劉章入宮去保衛皇帝。
劉章帶著一千多士兵進入未央宮門,正遇到呂產。此時天近傍晚,劉章也是一股狠勁,帶著兵就向呂產發起進攻,呂產毫無防備只能逃走。恰在此時天空狂風大作,呂產所帶黨羽更加慌亂,都不敢上前搏斗。劉章率軍一直追殺呂產,最后在郎中府的廁所中將呂產捉住殺死。可憐這位呂產因為劉章的一次偶然沖動而丟掉了性命。
劉章在皇宮中殺了現任相國呂產,此事非同小可。小皇帝也很害怕,就派人持皇帝之節前來慰勞朱虛侯,其實主要還是為了查探真實情況。劉章一見皇帝之節就又有了主意,上去就搶,使者也不敢松手。爭執不下中,劉章就強行和持節的使者共乘一車,憑著皇帝之節,又去殺了長樂宮的衛尉呂更始,這樣就徹底解除了呂氏家族的武裝。把這件事情也完成了劉章才返回北軍,報知太尉周勃。
周勃一聽說事情都被劉章干完了,立刻起立向劉章拜賀說:“最令人擔憂的就是呂產。現在呂產被殺,天下已定!”于是,派人分頭逮捕所有呂氏家族成員,不論老小一律處斬。
最終,放棄兵權的呂祿沒有保住自己的性命被一并殺死,老太太呂須被亂棒打死(還好樊噲死的早沒有受牽連),連魯王張偃(呂太后的外孫,魯元公主的兒子,因為不姓呂得了一條命)也被廢掉爵位。
然后,老干部們又派朱虛侯劉章去告知齊王,呂氏已被誅滅,令齊國馬上撤兵。駐扎在滎陽的灌嬰也率領軍隊撤回長安。
對于此次除滅呂氏的行動,漢朝歷史大家班固評價說:孝文帝時,天下人都批評酈寄出賣朋友。我卻不這么看,所謂出賣朋友,是指見利忘義。至于酈寄,他的父親本是漢室開國功臣,而且又被周勃等人劫持。酈寄的行為雖然使呂祿被殺,卻安定了國家、顧全了君臣父子的倫理大義,是正確的。
小龍人說:不管《通鑒》、《史記》還是《漢書》,自始至終我沒有讀到呂氏確定叛亂的證據,都是些揣測的說法。實際分析看,呂氏至少目前還沒有叛亂的條件,老臣子都還在、呂家男性成員的勢力在朝中還沒有根深蒂固、外面劉姓親王勢力強大,就算要逆襲也不是現在啊。所以此次動亂的發起者陳平和周勃等人當年的心理活動一定沒有書里介紹的那么簡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