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個世紀以來,人們一直致力于發現地球上可能存在的生命物種,神秘的地球自然環境不斷地給科學家們帶來驚喜。近幾個月,科學家徒步旅行在原始森林,在海底最深處進行勘測,他們先后發現了一些奇特的新物種,比如:長著像“皮諾曹”鼻子的樹蛙、用“手”行走的魚類,甚至還發現可以揭示人類進化之謎的遠古人類進化缺失環節物種。以下最新發現的11種最具吸引力的新物種:
海參通常以素食為主,它們主要吃各種海藻,身體主要成份是水份,然而當科學家們發現新物種艾藤海參之后,便改變了這一觀點。艾藤海參是一種不折不扣的食肉動物,科學家在泰國海灣泥濘的紅樹林(種受周期性海水浸淹而生長于海灘淤泥上耐高溫鹽堿的濕生喬灌木群落)發現艾藤海參,這一物種是食蟲海參家族中的“頭目”。
科學家發現一種被稱為“皮諾曹”的新物種樹蛙,當時他們在新幾內亞西部福賈原始叢林的營地附近發現這種新物種,此外,他們還發現體形龐大的長毛老鼠,最小的袋鼠,以及長著黃色眼睛、像滴水嘴怪獸的壁虎。
人們可以稱它們為手魚,或許它們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行走”,可能是用手鰭感觸海底的沙層。但無可置疑的是,它們長著像手一般的前鰭。目前,科學家在澳大利亞海域已發現9種手魚新物種,其中包括:“粉手魚”和“蔡貝爾手魚”。但可能這些魚類不會較長時間地出沒,通常希望隱藏起來,手魚受水溫和污染等環境變化因素影響較顯著,因此它們不會暴露蹤跡太長時間。
2010年3月,科學家在澳大利亞大柵欄海礁發現一種叫做“格拉妮婭”的海洋沙居環節蟲子。之前,科學家在歐洲斯堪的納維亞半島海域也發現一種類似格拉妮婭的環節蟲新物種。瑞典哥特堡大學科學家皮埃爾-德維特(Pierre De Wit)說:“這種海洋環節海蟲具有獨特的功能,它們可以承受多種環境毒素。這一點對于我們很重要,例如:我們可以利用這些海蟲所采取的正確行為方式對需要特殊環境保護的物種群進行保護。”
這一嚙齒類物種看不去并無奇特之處,但很少人會認為它們竟是在樹上生活的一種老鼠新特種。目前,該物種被命名為“Pogonomys”,發現這一物種的正是在新幾內亞偏遠叢林中發現“皮諾曹”長鼻樹蛙的研究人員。
一些微型動物很可能帶給人們驚喜,近期,科學家在印尼海礁發現一種比指甲蓋還小的海馬物種,并稱它們命名為“Satomi Onishi”,更為奇特的是,這種雌性海馬育兒袋中可放置3毫米長的幼仔。
海綿沒有眼睛、胃以及神經系統,但它們卻是動物家族成員之一,通常海綿主要漂浮在水中,吸食水中的細菌和海藻,它們也算是海洋中的“食肉殺手”。近期,科學家發現一種新物種海綿,將其命名為“Chondrocladia turbiformis”,它非常類似于蘑菇,使用一種奇特的氣球狀結構捕捉獵物。它可能對于人類來說有些陌生,但它很可能已在海洋深處隱藏了至少1.5億年之久,其獨特的“骨針結構”屬于侏羅紀時期海綿物種的特征。
2010年5月份,科學家在南非發現大約200萬年前生活在樹上的遠古人類祖先新物種,他們的身高為1米,被稱為“Homo gautengensis”。他們長著較大的牙齒,可用于咀嚼植物,棲息在樹上可能是為了逃離掠食者攻擊。他們出現于200萬年前,消失于60萬年前。科學家們置疑這一早期人類新物種很可能是猿類和人類進化之間的缺失環節,有助于進一步揭示人類起源之謎。
人類會制造出光源和光線,但一些海洋動物也懂得這一技巧。近期,科學家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海岸附近的深海區域發現一種名叫“swima bombividiris”的生物發光海洋蠕蟲新物種,同時,這一深海蠕蟲物種也被稱為“綠色轟炸機”,它們能夠釋放亮綠色“炸彈”,分散過于接近魚類的注意力。
研究員布里奇特-克拉克斯頓(Bridgette Clarkston)新近發現一種不同尋常的亮紅色海藻,最初她認為這種海藻與蒂姆-伯頓(Tim Burton)執演電影中多彩世界的物種相似,她將這一海藻命名為“Euthora timburtoni”。
植物與動物之間的界線十分微妙,近期,科學家在南極洲韋德爾海西部最新發現的兩個海底新物種實際上卻是海洋無脊椎動物,從外形上它們非常接近于海底草木植物。令科學家們迷惑不解的是,此類的海洋無脊椎動物通常出現于熱帶海洋環境,之前未曾在寒冷的極地海域發現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