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們常會遇到交友難題。不是不會與人交心,就是和朋友相處不善,明明彼此都是善良好意,卻總會有這樣那樣的矛盾出現,最后導致不會交朋友,甚至不敢交朋友了。
都說朋友多了路好走,有人人緣很好,也很受歡迎,可是朋友雖多,卻只是存儲在通訊錄中,只能在朋友圈里見到,與其說是朋友,倒不如說是認識的陌生人而已。
那么,與人交朋友有哪些原則不得不遵守?快跟我一起走近心靈之旅第二期課程第二節課,學習與人交心的藝術吧。
一 朋友小A剛進入銷售領域,他很是為自己的人脈擔憂。上司說,做銷售的,人脈廣事業才能走得遠。所以他最近瘋狂參加各種聚會活動,天天不著家,累得每天正常工作都無法開展。
一個月下來,他的微信已經加滿5000個好友,不得不刪掉一些沒印象的,朋友圈也從曬娃秀恩愛的同學朋友變成熱鬧的百貨市場。那個月的業績,也沒有因為這些朋友提高半分。
他說,我交那么多朋友干嘛?最后也沒人給我一個訂單。到底怎樣才能有人脈呢?
還有一個朋友和小A相反,他沒有什么朋友,生活中除了同事就是家人,性格內向而孤僻,曾一度懷疑自己得了社交恐懼癥,苦惱自己又沒辦法打破。
交朋友,真的有那么難嗎?
二 我們先來說一說朋友,什么才是朋友?
有人說,朋友,就是有福同享,有難同當,是遇到困難不會坐視不理,是隨時會為對方兩肋插刀的人。還有人說,朋友,就是有共同語言而且感情很好的人,所謂“志同道合”,“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根據這些定義,小A的那些通訊里的人,確實算不上朋友。小A也是有目的去結交的,確實很難交到合適的朋友。
不能否認互利雙方不能成為朋友,但是交朋友不是做生意,不能拿生意場的那一套來交友,否則換來的有可能是套路。你敷衍待人,憑什么要求別人真心對你。
如果你想在交際場游刃有余,商海里淘金,你就要善于結交朋友,而不是一味地多交朋友。
選擇合適的朋友,用合適的方式去結交,這都是交際學問,若能掌握其中要領,可比跑百次聚會來的有效率得多。 三
那么,怎樣才能善交朋友呢?
1.拋棄羞怯,展現自我。
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會看到這樣的現象:有的人在路上碰到熟人故意躲避;有的人不敢在大庭廣眾之下講話,動輒就臉紅舌硬;甚至,有的人在比較熟悉的工作環境中突然發現陌生人時,也會手足無措,陣腳大亂。
過分害羞有礙于學習、工作和人際交往,更不利于未來發展。這是因為害羞的人一般會更多地約束和拘謹自己,而難與別人建立親密的關系;沮喪、焦慮和孤獨會導致性格上的軟弱和冷漠。因害羞而更加怯懦、膽小和意志薄弱。
德國哲學家黑格爾說過:“人應尊重自己,并應自視能配得上最高尚的東西”。對于害羞的人來說,不要為自己的短處而緊張,正確認識自己,拋棄羞怯。培養自信心,要善于向別人推銷自己。
2.投桃報李,人情來往。
古人用“投桃報李”來比喻友好往來,互贈東西是人情,那“來而不往非禮也”。
誠如,我們在與人交朋友的時候,不能因為對方有錢,就一直讓別人請吃飯一樣。友誼是建立在平等互助的基礎的,一味索取,最后消耗掉的是人心。別以為你們很熟了就不用在意一些小付出,殊不知小付出累積起來卻沒有相應的回報,也是會傷害交情的。
你求人一次,人家幫了你,倘若你不太知趣,一而再、再而三,得寸進尺,那么,朋友對你這樣的人便會生厭、生怨,如此,朋友之間的關系就難以為繼了。還有的人不考慮對方的承受能力,為了滿足自己的需要,搞友情強制,這也是使朋友反感的行為。
3.謙虛低調,尊重別人。
謙虛總會贏得別人的好感。你可能也會有這樣一種體會:越是謙遜的人,你越是喜歡找出他的優點;越是把自己看得了不起,孤傲自大的人,你越會瞧不起他,喜歡找出他的缺點。
與人交往過程中,不要過于展現自己的優勢,太過顯露鋒芒,會讓其他人不悅,甚至還會引發嫉妒心理。說話留有余地,尊重他人,傾聽別人的看法,給別人展現自己的機會,低調內斂,在需要幫助時挺身而出,這樣的人不論與誰相交,都自帶信任屬性,很容易交到信賴的朋友。
人無完人,與人交往并不是展現最完美的自己,而是最真的自己。
4.誠信交友,寬以待人。
誠信是處世之本,更是人際交往中最重要的部分。信任是架起友誼的橋梁,交友貴在“誠信”。誠信可以表現在方方面面,比如,與朋友約好時間,在沒有特殊情況下應該準時赴約,仗著與你關系好,就平白讓人等半個小時的人,即便朋友不說,次數多了也會遭遇誠信危機。
與人相交要容忍缺點,發現對方缺點后,要抱著“將軍額上能跑馬,宰相肚里能撐船”的寬宏氣度,選擇合適的時機和方法善意地幫助他克服缺點。
要讓朋友保留“自我”。你與朋友交際,不可強求朋友必須是你的“翻版”。要讓朋友擁有自己的愛好、自己的個性。如果你主觀武斷、獨斷專行地要求朋友的愛好,跟你一樣,那么,朋友將會離你而去。要尊重朋友的隱私。不要讓朋友事事都該向你報告,似乎朋友有事不跟你通氣,就是對你不忠,就不夠朋友。你若如此專橫,用如此理想化地標準去要求朋友,朋友也會對你怨而生恨的。
5.朋友交義不交財。
交友互利是人之常情。但是,切勿把與朋友往來單純作為功利交往,朋友之間的交往除了有事相互幫助之外,還有思想交流、知識互補、情感撫慰、怡情悅性等方面的作用,如果朋友之間一味地追求功利性交往,這樣的朋友注定不會長久。
交朋友一定要有所選擇,跟誰交朋友,交什么樣的朋友是為人處世時必須具備的一套自我參照準則。在選擇朋友時,一定要明確自己的標準,多與心地善良、勤奮上進、價值觀一致的人交朋友。朋友不在多,而在于質量。可話說回來,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本來就是相互的,在求得別人一份真心時,別忘坦誠相待。
最后,愿我們都能交到“謙謙君子”,而不是“鼠輩小人”! --------------------------- ▼ 【21天心靈之旅】第二期免費課程正在進行中~ 心理學大咖線上免費咨詢 心靈成長類書籍免費贈送 專業主播每晚分享實用心理學干貨
21天,3個階段,帶你走進真實的內心世界。 用21天的堅持,改變自己,成就自我,變得與眾不同!
參與方式非常簡單 |
|
來自: 寧靜致遠悟能 > 《朋友(人際關系:知人,識人,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