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讀者: 老編(老A)曾作8篇付費文章,8文是老A根據16年官場體會,寫出得最核心、最有用、最坦誠的助人在職場平步青云的大作,是本號精華之所在,可助君在職場早熟十年。有意閱讀者請點擊下方鏈接: 我們和小A是同一批進入機關的,起點相同。但是,小A明顯比我們進步快。我們是科員時,他是科員;我們還是科員時,他已經是科長;我們是科長時,他已經是副主任;我們還是科長時,他已經下去成為一個小地方的諸侯了。 沒事大家坐在一起,談及個人進步時候,總認為小A運氣好,碰上了好領導,等等。但是,對這種說法,實事求是地說,是不準確的。小A可能運氣好,但運氣好的背后,你見過背后付出的艱辛嗎?冰心說過,成功的花兒,人們只驚慕她現時的明艷!然而當初的芽兒,卻浸透了奮斗的淚泉,灑遍了犧牲的血雨。通俗地說,只看見賊吃肉,沒看到賊挨打。就像科比所言,你見過凌晨四點鐘的洛杉磯嗎?同樣,你見過小A辛苦的時候嗎?作為與小A走得比較近的一個朋友,我對小A的成長進步還是比較了解的。 小A和我一樣,考到這個單位后,分到了綜合科。所謂綜合科,就是“生老病死退、辦公文件會”,很雜、很亂,整天馬不停蹄,為別人作嫁衣。作了嫁衣,還不知道誰穿上去和新郎拜天地去了。也就是說,自認為勞苦功高,“兩眼一睜,忙到熄燈”,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可到了領導那里,就成了“你們怎么這么多人,不就是個迎來送往、抹抹擦擦?”小A一看勢頭不對。整天擦桌子、抹凳子、擺名簽、接電話,瑣碎不說,領導還看不見,什么時候能夠當上科長?于是,主動請纓,要求服務主要領導。大家一聽傻了。因為時任主要領導不好伺候,來我們這里之前換了司機就換了四五個,來到我們這里后,秘書換了2個,為他服務的人員沒有一個不挨罵的。身邊工作人整天都是膽戰心驚,生怕一不小心招致電閃雷鳴,以致于找他匯報工作都你推我躲的。大家躲還躲不及,你主動往槍口上撞,“是不是腦子進水了?”后來證明,不是他腦子進水了,而是我們腦子進水了。現在想來,這個領導之所以發脾氣、拍桌子、摔杯子,應該是不滿意身邊人跟不上他的節奏。小A去了之后,就在前兩周挨過兩次剋之后,以后基本沒有被批評過。大家可以先看看小A的付出,早上8點上班,他7點不到就來了;晚上領導走了,他還沒有走。這沒啥技術含量,不值得大書特書的。難能可貴的是,小A比較用心。比如,呈送領導的文件,有緊急、非緊急兩種,小A能夠分門別類挑出來,這還不算,還主動設置成不同的顏色予以區分,讓領導能夠一眼就可以看出來哪些是急件、哪些是緩批件。領導基層調研、外出學習、安排會議,他能夠設計一套流程,形成模版,以表格形式,明晰地展示給領導。這樣,以后就可以照方抓藥,不要來回在格式上折騰了。領導雖然挑剔,但對于這樣一個剛來到身邊就這么用心的小伙子,很快有了好感。最后,磨合時間長了,建立了感情。后來,不長時間,就順理成章地成了科長。 但是,這個領導很快就走了。大家也都等著看小A的笑話,畢竟,“一朝天子一朝臣,這朝不用那朝人”。這個道理,大家都明白。而且,這個領導和上一個領導不同,脾氣比較溫和,但比較喜歡舞文弄墨,喜歡秀才,說白了,就是重視文字材料,重視自己的講話,重視自己的宣傳形象,并聲稱“端茶倒水、掃地抹桌子誰不會?”大家一聽這話,有人歡喜有人憂。想著小A也就到此為止,至少要坐一段冷板凳。這個時候,小A又一次發揮了他的主動性,找到領導提出要鍛煉自己的文字工作,要去研究中心。大家頗不以為然,甚至認為小A太過功利。不過,寫材料在任何單位、任何時候都是苦差事,沒人搶、沒人爭。他一提出來,領導很高興,馬上同意了。秘書科因為有人占著,就讓他到沒人主持工作的研究中心去。去了之后,就小A一個人。小A從最簡單的公文校閱開始(雖然是別的科室的工作),再到后來的講話,再到后來的署名文章,逐漸成手。這里面,有兩個事值得說道。一個是我們的最高首長下鄉,一干人等隨同,小A當時剛到研究中心,和秘書科、信息科一道,“得與榮焉”,也去了。去就去了,一般人都是狐假虎威,跟著領導坐坐主席臺、站在身后露露臉、回來捎個紀念品,小A不同。調研中,他發現了一個問題,當然這個問題可能別人發現了,也可能沒有發現;他發現問題,可能是因為跟隨過主要領導,比較敏銳。問題發現了,一般人也就一閃而過。但小A不同,他主動拿出一個晚上的時間,撰寫了一個調研報告,第二天呈報給主要領導。因為是急就章,質量不能算十分高,還背著越級匯報之嫌,畢竟上面還有個主任,但首長很高興,算是記住了有小A這么個人,這么一個主動工作的人。后來,討論材料,點名要求他列席,再到后來,起草講話什么的工作,就由號稱單位第一科的秘書科轉為研究中心。有了這樣一個天天和領導溝通的機會,進步空間自不待言。兩三年的時間,小A解決了一個副主任的職務,成了我們的領導,又甩了我們一截兒。 又一次,就像書中說的那樣,“無巧不成書”,這個領導又調離了。但是,大家已經對小A刮目相看了,知道他早晚外放任職一方。但沒有想到會這么快。接任領導是個從基層成長起來的干部,不喜歡舞文弄墨這一套,聲稱,不要那種花拳繡腿的干部,要實實在在干工作的人。而且,什么東西都有一套自己的主意和章法。所謂“你有你的千條計,我有我的好主意”,任何事讓你說得天花亂墜,“我自巋然不動”。而且,讓人不適應的是,這哥們喜歡到項目一線微服私訪。了解到這一癖好后,小A又一次發揮了他的天才優勢,主動應對。他怎么辦的呢?利用自己當科長時候積累的人脈,多次和領導司機聯系溝通,借“調研”項目的名義“埋伏”在項目現場“釣魚”。一次兩次,終于“偶遇”了領導。后來,“偶遇”的次數多了,也基本上摸準領導思路。再一次,以普通副主任的身份進入領導視野。進入領導視野之后,領導在常委會上推薦他負責一個重要產業項目的服務工作。項目落地后,干部調整時首長力推其外放任職。后來,成了! 小A的故事講完了。回顧小A的成長路徑,大家可能會以為小A怎樣怎樣。我始終覺得,追求進步,改善自己所處環境,人之常情,無可厚非。并且,小A所做的一切,都在合理合情范圍,沒有傷害到任何人,而且都是自己付出了艱辛的努力。任科長前,我們8點上班8點到、5點下班5點走,小A從來沒有正常上下班過,孩子生下來就陪護了一個上午,晚上接著熬夜加班。科長位置鞏固后,小A沒有坐等提拔,而是從零開始進入寫作這個“寧喝馬尿、不寫材料”的行當,這得有多大勇氣,又得付出多少心血。就像小A說的,有時候急得自己憋不住直想哭,有幾個知道這樣的滋味。到了副主任這個崗位,其視野、能力已經遠超我們,我們已經無法跟上他的節奏了。他往前走,可以說是水到渠成,并沒有什么值得大驚小怪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