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我們可能會為了吃一頓飯而絞盡腦汁,卻不會為喝一杯水而煞費苦心。大多數人覺得,喝水是件再簡單不過的事,拿起杯子“咕嘟咕嘟”,一杯水下肚不就解決問題了嗎?但實際上沒這么簡單。喝水的時間、水量的多少,都會對人體的健康產生重要影響。 水,作為人體所需六大營養素之一,由于不產生能量,往往不被大家重視。想要健康飲水,首先我們必須了解:水為什么如此重要?缺水會引起哪些健康問題?我們究竟應該如何喝水?以及選擇什么樣的水? 水是生命之源 人是被水創造的,人體各器官中含有大量的水分。 水負責轉運營養物質,排除代謝廢物,促進體內化學反應。人體通過分泌汗液散發熱量來調節體溫。關節滑液、呼吸道粘液均有良好的潤滑作用。淚液可防止眼睛干燥,唾液有利于咽部濕潤及吞咽食物,消化液能幫助食物消化促進營養吸收。 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內的含水量會逐漸減少。現代醫學證明:人的老化就是細胞干燥的過程。 水,是生命之源。人可辟谷(不進食)7天、14天,甚至21天,但如果3天或者7天不喝水,就會面臨死亡的威脅。“民以食為天”,但“以水為命”。水對于生命,至關重要。 缺水是“亞健康”的源頭 每天,我們的身體以尿液、汗液、從肺里呼出的水蒸氣以及大便中的液體等形式排出2升左右的水。如果攝入的水量與之相等,身體的水需求就處于平衡狀態。反之,若水分攝入不足,平衡狀態被打破,身體就開始缺水。長時間慢性缺水,會引起很多健康問題。 1.疲憊 身體缺水會使產生能量的酶的活性降低,表現為精力和體力不足、煩躁、工作熱情缺乏,生活中也會缺少快樂。建議工作間隙隨時、小口、多次飲水。 2.消化障礙 身體每天會產生7升左右的消化液。缺水會導致消耗障礙,如消化不良、胃脹氣、食欲不振等。建議餐前30分鐘喝水200ml,確保體內有足夠的水分來生成消化液。 3.便秘 便秘的原因,一是體內有宿便,缺乏水分;二是腸道等器官沒有了排泄力。大口大口地喝水,吞咽動作快一些,這樣水就能盡快到達腸道,刺激腸蠕動,促進排便。建議便秘者在補充水分的同時補充些膳食纖維效果更佳。 4.超重和肥胖 超重的人吃的食物遠遠超過身體利用和排泄的能力。那為什么還要吃如此多的、超出身體需求的食物呢?原因有許多,但有一個原因很少有人提到,那就是口渴。 緩解口渴有兩種方法:攝入液體或者吃水分豐富的食物。如果采取第二種,就會攝入多余的營養物質,導致體重增加,形成惡性循環。另外,脫水而產生的疲憊感也經常被錯誤解釋為缺少能量,于是導致了過度進食和肥胖。想要打破這種惡性循環,建議在減少食物攝入的同時,增加飲水量(每天2升左右)。 5.濕疹 汗腺每天排泄6-7毫升汗液。這些汗液能夠稀釋毒素,避免其刺激皮膚。身體缺水時,汗液變的粘稠,刺激皮膚,皮膚會出現炎癥、紅斑、發癢和各種丘疹。保證飲水充足,能增強腎臟排泄毒素的能力,從而減少經皮膚排泄毒素的數量。 6.早衰 隨著年齡增長,細胞含水量逐漸下降,水分的減少導致體內交換速度減慢,具體表現為肉體縮小,這便是自然衰老的特征。 健康可以喝出來 1.每天要喝多少水? 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的推薦,成人每天應該攝入至少1500-1700ml的水,建議分全天各個時段攝入,每次100-200ml不等。除此之外,飲水量還因每個人的體質、所處環境、氣候、運動量和工作的不同而變化。 WHO(世界衛生組織) 不同年齡段推薦飲水量 2.科學喝水時間表 杯數 時間 說明 第1杯 6:30 經過一整夜睡眠,身體開始缺水,喝250毫升水,幫助腎臟和肝臟排毒。 第2杯 8:30 剛剛上班,情緒節奏加快,給自己泡一杯250毫升的水! 第3杯 10:00 工作一段時間后,起身泡一杯水,有助放松心情。 第4杯 11:30 餐前半小時喝一些水,促進消化液的分泌,為午餐做準備。 第5杯 12:50 餐后半小時喝一些水,可以加強身體的消化功能。 第6杯 15:00 一杯健康礦泉水,能助你提神醒腦。 第7杯 17:30 下班前喝一杯水,增加飽足感,吃晚餐時自然不會暴飲暴食。 第8杯 22:00 睡前半小時再喝一杯水,不過別喝太多,以免影響睡眠質量。 【友情提示】 別等口渴了再喝水 晨起喝水益處多 餐前1小時飲水 運動前后喝水 每次排尿后喝水 喝什么水才健康? 市場上充斥著各種各樣的水:純凈水、礦泉水、堿性水、太空水、生命活性水……許多廠家出于商業目的,大肆宣傳飲用這些水的益處,有些夸大其詞,讓消費者無所適從。 1.純凈水 比如蒸餾水,經多重過濾去除了各種微生物、雜質和有益的礦物質,突出的是飲用的安全性。許多人認為它不夠營養,長期飲用不利健康,可是這種觀點未被證實。 2.礦泉水 這是種自然資源,由地層深處開采出來,含有豐富的稀有礦物質,略呈堿性,應該更有利于健康,但是不排除有機物污染的可能。 3.堿性水 無論是弱酸性還是弱堿性的水或食物,進入胃里都會因為有胃酸的作用,和胃內保持一樣的酸性;再進入腸道,又會因為有腸液的作用,和腸內保持一樣的弱堿性。所以,所謂的堿性水并沒有什么用。 4.白開水 俗話說“百水不如白水”。新鮮的白開水無菌,含有人體所需的十幾種礦物質。美國科學家研究發現,煮沸后自然冷卻的涼開水(20-25℃)最容易透過細胞膜,促進新陳代謝,增進免疫功能,提高機體抗病能力。所以,最適合人體吸收利用的水,是我們生活中最廉價、最常見的白開水。 其實,不論是白開水、純凈水還是礦泉水,其主要作用都是補充人體的水分,維持生命的存在。人體對飲用水中礦物質的吸收非常有限。通過攝取食物,人體已經能夠獲取足夠的營養物質,過分強調飲用水的營養作用大可不必。 喝不得的幾種水 1.“生水” 飲用未煮沸的水,患膀胱癌、直腸癌的可能性增加21%-38%。當水溫達到100℃,有害物質會隨蒸氣的蒸發而大大減少,如繼續沸騰3分鐘,則飲用安全。 2.“老化水” 俗稱“死水”,也就是長時間貯存不動的水。常飲用這種水,會使細胞新陳代謝明顯減慢。老化水中的有毒物質會隨著水貯存時間增加而增加。 3.“蒸鍋水” 經過多次使用的蒸鍋水中,亞硝酸鹽濃度很高。亞硝酸鹽進入胃中可能生成亞硝胺,它是一種致癌物質。喝蒸鍋水會引起消化、神經、泌尿和造血系統病變,甚至引起早衰。 4.隔夜“自來水” 早晨不宜直接從自來水管中接水做飯或飲水,因為停用一夜的輸水管道中的自來水是靜止的,容易滋生微生物。此外,自來水與金屬管道、水龍頭等會緩慢發生化學反應,易造成金屬污染水。 點一下 看過癮 圖片及部分文字源于網絡,僅供讀者學習,不具有任何商業用途。 就醫全流程,趣醫全搞定 關注“趣醫網絡”訂閱號 即刻下載“趣醫院”Ap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