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列為中國歷史文化名鎮的靈石縣靜升鎮,位于靈石縣城東北12公里處,坐落在風景秀美的綿山腳下,依山傍水,一條大街橫貫東西,九溝、八堡、十八街巷散布于北山之麓,錯落于小水河畔的王家大院、紅廟和文筆塔等古建筑群,是古鎮靜升悠久歷史文化的見證,展示了深厚的傳統文化積淀和濃郁的人文景觀風貌。現存大大小小的店鋪、典當行、估衣店、水井、石板小路、戲臺等依稀可見當年靜升的繁榮景象和獨特的人文氣息 據史料記載,遠在新石器時期,靜升古鎮就有人類繁衍生息;春秋時,因介子推之故,與靜升相連的綿山被封為介山,也名“旌善”,而由于當地方言中“旌善”和“靜升”同音,久而久之,依山而建的村落也就慢慢演變為“靜升村”,后來與周圍的一些村子合并劃歸為靜升鎮。明清之交,靜升的農業和商業非常發達,經濟比較繁榮,在此基礎上,當時的民居建筑就具備了一定的規模。到了清朝初年,靜升王氏經商發跡,由商而官,大興土木,修建民居,構筑城堡,當地的其他家族也紛紛效仿,從此就造就了靜升依山就勢、層樓疊院的一座座幽深的庭院和一個個封閉的城堡。被譽為'晉中第一鎮'。 ![]() ![]() ![]() '靈石古村山水間,四合坊巷禮為先,樓臺塾館凝文氣,儒雅興衰二百年。'靜升鎮的主體古建筑群--王家大院,先后經歷了清朝康熙、雍正、乾隆、嘉慶幾個時期的修建,建筑總面積達到15萬平方米。靈石縣歷史上'四大家族'之一的靜升王家,為太原王氏后裔,元仁宗皇慶年間由靈石溝營村遷到靜升。王氏望族以商賈起家,貨殖燕齊,后加官晉爵,步入官場,成為當地工商大地主兼官僚士紳。王家修建住宅不惜工本,相當豪華奢侈。清康熙年間,在靜升村老街首建'擁翠'、'鎖瑞'兩條巷王氏住宅區;乾隆年間建鐘靈巷;雍正年間建崇寧堡;嘉慶年間又興修了紅門堡、拱極堡、東南堡(又稱和義堡)王氏住宅區等。 ![]() ![]() 王家大院并非僅指一座院落,它是王氏家族經明清兩朝、歷經300余年在靜升修建的“五巷六堡一條街”之總稱,占地面積達25萬平方米。目前,王家大院對游人開放的有高家崖、紅門堡及王氏宗祠等建筑群,這幾處建筑占地4.5萬平方米,有院落123套、房屋1118間,雖然建筑規模尚不足王家大院總占地面積的1/4,但其均為王家鼎盛時期的清康乾嘉年間所建,是王家大院建筑之精華,也是保存最為完好的古建筑。總的特點是:依山就勢,隨形生變,層樓疊院,錯落有致,氣勢宏偉,功能齊備,基本上繼承了我國西周時即已形成的前堂后寢的庭院風格,再加匠心獨運的磚雕、木雕、石雕,裝飾典雅,內涵豐富,實用而又美觀,兼融南北情調,具有很高的文化品位。 2006年,王家大院作為明至清古建筑,被國務院批準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 ![]() 大猴背小猴,輩輩封侯,美好的寓意。這樣的精美石雕,還有木雕,磚雕,在王家大院的建筑上隨處可見。 ![]() ![]() ![]() ![]() ![]() 王家大院作為我國傳統建筑的文化遺產和民居藝術珍品,被廣譽為“華夏民居第一宅”、“中國民間故宮”和“山西的紫禁城”。另外,還有一個流傳很廣的口碑——“王家歸來不看院”。 ![]() ![]() 除了鱗次櫛比、錯落有致的層樓疊院,靜升古鎮還有各種廟宇、祠堂,儒、佛、道俱全,它們寄托著靜升人種種人生希望,也傳承著靜升人古樸、淡泊的人生哲理。 ![]() ![]() ![]() 紅廟。因此廟紅墻、紅門,人們俗稱“紅廟”,原有的廟名反而被人遺忘了。紅廟位于靜升村中部,建有正殿、東西配殿和戲臺等.過去每逢夏收、秋收和冬至等節日,家家都來紅廟燒香上供,祈求神靈保佑。每年農歷六月十九,是紅廟的廟會,四面八方的鄉民們涌向靜升五里長街,看戲娛樂,交易互市,應有盡有,使廟會成為古靜升民俗活動中的一道特別風景。 ![]() 紅廟廣場上的巨額鑄鐵照壁,非常罕見。 ![]() 靜升文筆塔,塔高26米,底部周長12.3米,塔基為青石方形,磚砌結構,下粗上細,宛若毛筆豎立,直指藍天。雖經數百年風剝雨蝕,至今依然完好,足見其建筑藝術之高超。形似毛筆的文筆塔,塔周墨、硯、水齊全,據說是象征著王家才思泉涌,文人不斷,由此可見王氏祖先獨具匠心的巧妙構思。 ![]() 建筑是凝固的音樂,建筑是永恒的藝術,建筑是無聲的書卷。靜升鎮依山建勢,梯度推進,在黃土坡上創造了建筑的奇跡,遠遠望去,屋舍院落高低起伏,有序排列,堡墻環繞,院門密閉,儼然一座壁壘森嚴的中世紀城堡。那些靜靜地矗立了幾百年的一座座保存完好的深宅大院,一段段殘垣頹壁中的三五間房舍,都在展示著幾百年前絢麗的風俗民情和北方獨特的建筑文化;宛若一位閱經蒼桑的老者,向世人釋讀著豐厚的歷史文化積淀。 ![]() ![]() ![]() ![]() ![]() ![]() ![]() ![]() ![]() ![]() ![]() ![]() ![]() ![]() ![]() ![]() 文字編寫參考相關資料圖片攝影均為山漢原創謝謝欣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