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識記材料記錄在卡片上,進行記憶就叫卡片記憶。卡片記憶是戰勝惰性和忘性的武器,卡片記憶不占用大塊時間,讓你在不知不覺中提升記憶量。卡片記憶適用于那些內容不多、比較零散的材料。運用卡片記憶學習語音效果尤其顯著。 李清照的丈夫在太學做學生,每月領到生活費時,夫妻倆常常跑到相國寺買碑文、水果回家。他倆一面欣賞碑帖,一面吃水果。有時一邊品茗,一邊校勘不同版本,此外還做游戲。后來丈夫去世了,李清照回憶這段生活時說:“每飯罷,坐歸來堂烹茶,指堆積書史,言某事在某書某卷第幾頁,以中否決勝負,為飲茶先后。中即舉杯大笑……”正因為李清照夫婦都是飽學之士,才敢于進行這種游戲(比賽),而通過這個活動,又進一步加深了記憶。 許多知識淵博的人都有做卡片的習慣。法國著名的科幻小說家儒勒·凡爾納死后,人們發現他親手摘錄的卡片有25000張、筆記幾百本。 原理:戰勝惰性和忘性的武器 也許覺得用這種卡片記憶來記單詞沒有用,反而多費一道手續。但是時間久了就發現卡片的用途了。尤其是對于要掌握一門語言而又不年輕的人來講,更是這樣。下面就講一下利用卡片能提高英語單詞記憶的原理。 我們學會了一個新單詞,一般來說是記不住的,需要反復的復習和體會才能掌握。很多人學英語就是看書,遇到生詞查詞典,過后頂多復習一次,寫幾遍就扔到一邊了。直到下次再遇到這個單詞,又去查詞典,總是這樣一個程序。使用這種方法的人一定會發現,那些出現概率多的單詞就記得牢,而出現概率少的則記不住。卡片法實際上是用最科學和系統的辦法來完成這一過程。它實際上是將記憶的負擔與所得到的印象逐漸增加。假設第一天我們找到了50個生詞,做了卡片,把他們背熟。一般這個記憶是不會延續到3天后的,因為人的“忘性”隨時都在起作用。卡片法實際上是如何戰勝這個“忘性”的呢?為此,根據各人情況我們設定一個忘記的時間。對你來講,它可能只有一天。那么你在沒忘以前,也就是一天之中復習一次。其中還可能有幾個被忘掉,就把它取出來放到明天作為生詞背,而還能夠記住的單詞,由于已經加深印象了,所以隔3天以后再分離記住與記不住的。對于3天后還能夠記住的則推到一周之后分離,而3天后記不住的單詞按生詞處理。這樣,每天復習的單詞雖然僅有一兩百,但是半年之內你所掌握的單詞可以達到一、兩萬甚至更多。 另外,利用卡片記憶法可以不必占用大塊的時間來進行記憶。你可以將要記憶的內容制作成小卡片后,放在口袋里,這樣可利用一切有空的時間,對單詞進行再現記憶,哪怕是一分鐘。如在校排隊取飯、乘車回家、上學甚至上廁所等都可用來記憶一兩張卡片。這樣不斷反復,日益積累,久而久之,你的記憶量和記憶能力就得到大幅度提升了。 訓練:卡片的制作和記憶方法 大家肯定知道,卡片記憶法在學習語言的時候效果尤其顯著。這里,筆者就以自己學習英語和日語的經驗來講述一下如何利用卡片記憶法來記憶。 英語學習中有大量的單詞,且易遺忘,這里我就以記憶英語單詞為例具體講述一下利用卡片記憶的一般方法和步驟。 (1)制作。 先制作卡片盒。用硬紙板或厚一點的紙盒制成長約30厘米、寬約10厘米、高約5厘米的盒子(可視你手頭材料的尺寸進行調整),中間用硬紙板隔成5格,5格的長短比例依次為1∶2∶3∶4∶6,然后制卡片。每個英語詞匯用一張卡片,英語單詞寫在卡片正面,中文意思寫在卡片反面,實際上,制作卡片的過程也就是學習單詞的過程。 (2)使用。 將新學的詞匯放入卡片盒第一格,每次以20~30張為宜。讀卡片的中文詞,將其譯成英語,如譯不出,則把卡片翻到反面,熟讀直至記住英語單詞后,將卡片重新放回第一格的最里面,以便在第二輪能從頭開始。其他的卡片也照此進行。 對能記住的單詞卡片,不要放回第一格,閱后直接放入第二格中,以免與不會的單詞卡片互相混在一起。以后每學新內容都可采取同樣的方法。待第二格基本裝滿卡片,可順序在第二格中取出部分卡片,檢查一下自己是否遺忘。如果沒有,將此卡片放到第三格;若沒有答出或答錯,則將卡片放回第一格,以便從頭開始記憶。 若第三格也填滿,可取出開頭部分卡片,再檢查一次自己是否已掌握。將掌握的卡片放到第四格,未掌握的那部分卡片仍放回第一格,再一次從頭記憶。 用同樣的方法抽取填滿的第四格。若第五格也已裝滿,可取出開頭部分的卡片,考考自己是否仍舊掌握,如未遺忘,可將其取出,因為這說明你確實已長久記住了這部分詞匯。對個別未記住的,仍舊退回第一格。 卡片記憶主要用于記憶那些最難記住的詞匯,對那些比較簡單、容易記住的單詞不必用此法。另外,使用中要經常除舊更新,發現第一格較空時,就應及時制作一些新的單詞卡片放入。 當然,你也可以不必拘泥于上述的形式,簡單地制作自己需要的卡片也可以達到很好的記憶效果。 卡片記憶法的另一個好處就是:很多時候,制作卡片并不是很簡單的事,有些記憶材料并不是可以直接拿來制作卡片,你需要對它們進行歸納,這又是一個更深層次的學習。筆者在中學的時候制作物理卡片便是這樣。因為物理卡片既具有一般卡片所有的摘錄、備忘的作用,又具有其獨特的特點。制作時既不能是從課本中簡單地抄錄,也不能是課文內容的摘要,又不能是概念的拼湊和羅列。一般會整理成下面三個類別: ①完整的物理概念或物理過程。 ②實驗設計或實驗器材。 ③典型習題的解答。 卡片制作的具體做法: ①加題目:在系統復習、綜合分析、歸納概括的基礎上,確定題目。 ②作選擇:抄錄的內容宜選取能說明特征、簡明扼要的文句。 ③注來源:說明卡片材料的出處,以便日后考查。 ④分類存放:便于記憶和考查。如果隨手亂放,則猶如大海撈針無處可覓。 ⑤定期讀:每隔一段時間,復讀卡片一次,加強記憶。復讀時,既溫故又要能知新,有新的增刪,作必要的補充。 現以初中物理的質量概念和量具刻度尺為例,制作物理卡片如下: 這樣,我們在制作卡片的過程中又對所要記憶的知識有了更進一步的理解和把握,有助于你更長久而深刻地記憶。 把要學習、記憶的資料記錄在卡片上,可以對這些資料進行各種排列、組合,能從各種不同角度、不同關系中認識和理解記憶內容;可以對這些資料進行整理、歸類,使之整齊有序,便于進行識記和回憶;還可以根據需要隨時找出有關內容,便于進行復習。利用卡片記憶法適用于記憶那些內容不多、比較零散的資料。對于內容較多,系統性、連貫性較強的理論性資料,一般不宜使用卡片。 雖然管理你的卡片是件相當麻煩的事情,但相對于卡片記憶法使得記憶復習更有針對性,效率更高,而且攜帶方便可以充分利用零碎時間的優點,缺點也就不算什么缺點了。 假如你剛從海南島度假回來,假期當中有一些讓你記憶猶新的事件。現在你回來了,你想把這些事都講給你的朋友們聽,而且,你希望自己一點細節都不漏掉。這時你就可以創造十來個形象或關鍵詞,記在卡片上,讓你把經歷的事串聯起來。 “我們的車很晚才到,我們好不容易按時趕到了機場,下午四點才上的飛機。” “我們的旅途還算愉快,在上船的路上,出租車爆胎了。我們下午三點五十分才趕到了船上。” “我們去看我們的房間,又找不著行李了。他們第二天的下午五點才把行李送來。我們不得不穿著同樣的衣服過了56個小時。而其他所有人都穿著干凈、顏色鮮艷的衣服。” “飯桌上我們遇到了一個來自好萊塢的記者。她是個很有趣的人,給我們講了許多關于好萊塢名人的故事。” “第二天晚上,我們接到邀請,和船長共進晚餐。他來自挪威。還好,那時我們有衣服可以換了。” “海南島十分漂亮。我們買了很多東西。我買了四個搪瓷座的咖啡杯子,還有一個盤子,一共才花了15元。在那種老式的旅店里喝茶讓我們覺得既有趣又新奇。” “當輪船返航的時候我們運氣不太好。我們遇到了大風暴。很多旅客都暈船,只能待在他們各自的房間里不出來。我們還好,每頓飯都吃得很香。我們最后十分愉快地回到了家。” 將以上的內容壓縮成十個形象或者關鍵詞記錄在卡片上。 結束語:高效增強記憶法電子書熱賣中。關注微信公眾號“尚憶高效學習大講堂,(ID:gxxxdjt),回復:電子書,就可以免費獲取,”,深入解讀大腦記憶法與高效學習態度,探尋有品質有力量的生存之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