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半島局勢成了各方關注的焦點,各方都在以自己的形式展示自己的實力,比如太陽節閱兵、美國放航母煙幕彈。韓國也在近期重點展示了對陸攻擊的巡航導彈和彈道導彈,值得注意的是,韓國還宣布將“提前”部署KM-SAM型國產中程防空系統。 KM-SAM的性能不賴,對韓國所面臨威脅的裝備頗具威力。可它的出身卻有點讓人意外,說到底它可以說幾乎是俄羅斯血統。今天,北國防務(微信ID:sinorusdef)就來說說這事。 △KM-SAM防空系統組成 KM-SAM的研發始于本世紀初,俄羅斯金剛石-安泰公司在與美國、法國公司的競爭中贏得了與韓國聯合開發KM-SAM的合同,KM-SAM是一個中程防空系統項目,俄方稱之為“勇士”。 在公開的信息中,俄羅斯主要為韓國研制了KM-SAM系統的多功能火控雷達,奉行西方技術路線的韓國自然希望獲得一款集探測火控于一體的多功能雷達。從韓國公布的圖片和視頻來看,KM-SAM使用雷達外形也確實比較“西化”,與歐洲SAMP/T防空系統所使用的“阿拉貝爾”無源相控陣雷達類似。 據北國防務(微信ID:sinorusdef)了解,從2006年開始俄羅斯陸續向韓國交付了數部雷達樣機。俄韓的合作似乎也止于此,俄羅斯只負責研制,隨后的生產由韓國自行展開,完全使用韓國自己渠道的零部件,俄羅斯不再對這些雷達的質量負有責任。 △長這樣外形的雷達,很難讓人想象是俄羅斯研制的 雖然沒有公開的官方信息,但從一些蛛絲馬跡,包括簡氏防務援引韓國報紙的報道。幾乎可以確認,金剛石-安泰旗下主要的導彈設計單位“火炬”機械設計局(設計有S-300/350/400、“道爾”所使用的全部導彈)參與了KM-SAM系統所用導彈的研制。 KM-SAM的導彈彈重400千克、彈長4.61米、彈徑27.5厘米,據稱大量采用了俄制第四代防空導彈9M96的技術,從尺寸上看它也與9M96大致相當。 △KM-SAM的導彈發射車 9M96的性能與歐美的“紫菀”15/30、MIM-104相當。它的一個突出特點是與后兩者一樣,在導彈前段有側向推力裝置,整個導彈的機動能力大大將強,號稱可以“直接撞擊”攻擊目標。 韓國也一再強調KM-SAM“直接撞擊”殺傷目標的能力,在曾經的8次實彈試驗中有7發是以“直接撞擊”殺傷實現的。韓國公開的視頻來看,KM-SAM的導彈似乎也確實裝有側向推力裝置,但導彈前端的并沒有裝備9M96的控制舵面,復雜程度要略低,因此在導彈在外形上實際上與S-300/400使用的48N6系列導彈更像。 火控雷達和攔截彈作為防空系統最核心的組成部分,說KM-SAM是俄羅斯血統并無不妥。俄羅斯僅僅用了幾年時間就給韓國“湊”出了一套防空系統,這也足見其在防空領域的深厚功底。 △KM-SAM的攔截彈 根據韓國提供的信息,KM-SAM的最大射高15千米、最大射程40千米。目前,韓國北方威脅的整體軍事技術水平不高,飛行平臺戰場感知能力和電子對抗手段有限,彈道導彈似乎也沒有過人的突防能力,因此具備部分第四代防空系統特征的KM-SAM在面對其北方威脅時將能起到較大作用。 在此次韓國表示將提前部署KM-SAM之前,一直有消息說KM-SAM已經部署。現在看來,這更可能是KM-SAM在進行試驗,甚至是在特定時間內對民眾的一種安撫。按韓國軍方的計劃,KM-SAM將于今年5月完成研發工作,在制定規格標準后下半年與軍工企業簽署量產合同。韓聯社稱,韓國是鑒于核導“挑釁”日益頻繁,才將目標時間從2020年提早至2018-2019年 △S-350的導彈發射車 通過為韓國KM-SAM,俄軍工企業在國內也有“收獲”,俄軍在看到軍工在為韓國研制這么一款防空武器時“突然發現”,自己大把的S-300即將到達服役壽命,急需新的防空系統進行替代。這也就催生了目前正研制的“S-300替代者”——S-350,該系統預計將在不久的將來加入俄軍。 但有意思的是,雖然韓國已經出錢研制好了雷達、導彈,但俄軍還是另起爐灶重新研制了幾乎全新的東西,9M96導彈是原版性能應該更好無話可說,但俄為S-350打造的50N6A型多功能火控雷達放棄時髦的“歐式外形”多少還是讓人感覺有點奇怪。 △50N6A多用途火控雷達車,技術上可能借鑒了為韓國研制的雷達 50N6A的雷達結構與S-300、S-400所用火控雷達類似,很像是縮小版,這或許反映出了俄羅斯的已有技術的“自信”。 此外,我們或許也可以來理解為這是對前蘇/俄防空系統設計傳統的一種延續,因為廣袤的國土,前蘇/俄對包括防空系統在內的武器系統的快速部署能力有較高的要求,這也是S-350研發之初特別強調的一點,而鐵路和航空是目前快速部署的最佳選擇。這兩種方式對裝備車輛的一個重要是高度不能過高,過高的話飛機無法容納,鐵路可能因為重心過高影響運輸安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