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連續發現8個早期胃癌,早癌診治永遠在路上。 據統計,我國胃癌發病率為十萬分之三十左右,也就是平均一萬個人,有三個人得胃癌。 一周內連續查出8個胃癌,節奏真的有點猛。但早發現,總歸是好的。那么,能從這些患者中總結出一些共同點,讓大家防治胃癌更有章法嗎?下面跟51養生網小編一起了解一下吧。 8個胃癌患者具有這4個共同點 醫生將8個患者的詳細情況,仔細羅列在一張紙上:胃體癌4例、賁門癌2例、胃竇癌2例,年齡最小的54歲,最大的94歲,五男三女。 他總結,這8位早期胃癌患者具有4個共同點—— 1)無明顯胃部癥狀。一個男患者來看病,僅僅只是感覺喉嚨有點難受。還有一個患者是陪著老婆來看乳腺癌的,心里有點慌,決定做個全身檢查,意外發現胃癌,而在這之前毫無征兆。 2)沒有明確胃癌家族史。 3)其中4個患者感染過幽門螺旋桿菌。這是胃炎、胃潰瘍和胃癌的致病因素之一。 4)全部是在精查胃鏡下發現病灶,病灶最小的最后病理證實只有0.4*0.65厘米。 “發現一個胃早癌,就等于挽救一個家庭。晚期胃癌的五年生存率低于30%,而早期胃癌則超過90%。但棘手的是,早期胃癌基本沒有癥狀,具有很強的隱匿性,早期診斷比較難?!?/p> 當然,這不等于完全沒有辦法。 胃癌具有幾個高危因素。年齡超過40歲人群,感染幽門螺旋桿菌,具有癌前疾病(萎縮性胃炎、胃潰瘍、做個胃切除手術等),直系親屬得過胃癌。經調查,某些地區如浙江的仙居、舟山胃癌高發。 另外,臨床發現,常吃腌制、高鹽食品或隔夜飯、不吃早餐、進食速度快的人,更容易得胃癌。 超過40歲上述高危人群做一次胃鏡檢查。一旦出現不明原因的消瘦、大便發黑、腹痛腹脹等“警報癥狀”,應盡早就醫做胃鏡等檢查。 日本早期胃癌發現率達70% 普遍推廣胃鏡精查 其實,能做到早發現并不容易。 目前,我國每年新增胃癌患者約40萬,居全球第一,而我國早期胃癌的查出率普遍低于20%。浙醫二院的數據高一些,2015年早期胃癌查出率為30%左右。值得一提的是,日本卻能做到70%,主要原因之一是日本有國家癌癥篩查項目,普遍推廣精查胃鏡,對醫生的培訓十分嚴格、規范。近80%患者都是做無痛胃鏡,作一次精查胃鏡,時間在15分鐘以上。 “和普通胃鏡相比,精查胃鏡提倡無痛檢查,需要結合色素胃鏡、放大胃鏡等等設備,盡量不放過任何病灶的蛛絲馬跡,精查胃鏡是發現胃癌前病變和早期胃癌最有效的手段?!?/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