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詩曰:歐母畫荻,教子顯揚,貴不忘儉,變而有常。
宋朝文學(xué)家歐陽修的母親鄭氏,在歐陽修四歲那年就守寡了,家里非常貧苦,她自己辛辛苦苦地工作,才能敷衍衣食等各種費用。她親自教兒子讀書,家里沒有紙筆,平時在地上爐灰里劃字,在下大雪的夜里就用荻草的梗教兒子寫字。鄭氏常常對兒子說:“你的父親做官時很廉潔,又喜歡救濟(jì)人家的貧苦,得到的俸祿雖然不少,可是從不讓家里有剩下的錢財。你父親說:不要因這個錢財累了我啊。因此你父親死了以后,沒有積下一個錢、沒有置下一畝地給你過生活。我之所以心里覺得還有點希望的,就是堅信你父親這樣仁孝的行為,將來一定有很好的子孫啊!
”歐陽修聽了母親這一番話,感動得哭了,于是更用心讀書。當(dāng)歐陽修還在貧賤的時候,他的母親料理家務(wù)很儉樸,等到歐陽修已經(jīng)中了進(jìn)士,漸漸發(fā)達(dá)起來,鄭氏仍舊儉樸,不準(zhǔn)超過從前的老樣子。
人有高行謂之廉。其引申之義,為廉直,為廉明,為廉能,為廉靜,為廉潔,為廉平。總言之,不外乎氣節(jié)清高、品行峻潔,而無利蔽之私。孟子曰:“可以取,可以無取,取傷廉。”

     
更多精彩故事與您分享
啟迪心靈的鑰匙
“八德”簡釋
八德篇之女德篇(12廉)---貞姬辭聘
八德篇之女德篇(12廉)---稷母責(zé)金
八德篇之女德篇(12廉)---鄧后克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