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痛是臨床上一種常見的多發病,不少人以為胃痛是個小問題,忍一忍就過去了,然而,正是這樣的態度,讓病情在不知不覺中蔓延、惡化、反復發作,從而為重癥疾病埋下了隱患,也為衰老做好了“鋪墊”。 胃痛的病因非常復雜,中醫認為,寒邪侵犯脾胃,以至于脾胃之氣凝滯不通,是誘發胃痛的一大主因。寒邪所至胃痛多表現為疼痛隱隱,纏綿不斷,喜食溫熱食物,喜按,同時還伴有吐酸水、食物不消化、上腹脹滿等癥。對于此種胃痛,可試試用高良姜制成藥膳食用。 高良姜溫胃散寒、消食止痛,因為寒邪客犯脾胃引起的腕腹冷痛、胃寒嘔吐、暖氣吞酸等癥狀,都可以用高良姜來治療,因此它可以稱得上是治療虛寒胃痛的功臣。中醫典籍《本草匯言》中就說高良姜“祛寒濕,溫脾胃”,由此可知高良姜的功效。 原料:高良姜、干姜各5克,粳米50克,白糖適量。 做法:將高良姜、干姜洗凈,放入砂鍋中,加水適量,煎煮取汁。粳米淘洗干凈,與二姜汁一同煮為稀粥,待粥將熟時,放入白糖,繼續煮至白糖落化即可。 功效:溫暖脾胃,益氣中和,散寒止痛。適用于寒滯中焦,或脾胃虛寒所至的心腹冷痛、惡心嘔吐、泛吐清水,四肢不溫、納差乏力,或腸鳴泄瀉、形寒背冷等癥。 脾胃虛寒、肢體怕冷的朋友,每天都可以吃一次粥,早上或中午空腹食用,不宜晚上食用,容易誘發內熱,連續服用3~5天,癥狀就能得到緩解。 臨床上常將高良姜、延胡索、干姜、小茴香、肉桂、牡蠣、甘草共用,這也是一劑經驗方。對于寒邪所致的各種腹部疾患,比如寒疝、痛經等,此方效果非常顯著。而且此方不僅可以治療新發病,對于陳年舊疾,只要是寒邪滯留于胃部,令肚腹脹滿、脹痛者,都可以用此方治療。其用法是: 前5味藥各150克,牡蠣120克,甘草300克,分別研為細末后,混勻,每次取5克,溫水送服,每天服用3次即可。 由于引起胃痛的原因有很多,在這里為大家介紹的高良姜僅僅適用于寒邪犯克脾胃引起的胃痛,但由積熱誘發的胃痛,用高良姜無疑是火上澆油,助長了病情。因此,出現胃痛病癥,一定要先辨清原因后再對癥治療。千萬不要亂吃東西,否則只會越來越嚴重,吃壞了自己的身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