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的主角,便是下圖中紅衣人物) “那個年輕人笑起來好有反派感覺,咱就讓他來演這個角色吧!” 這個角色,便是第一部黃飛鴻影片《鞭風滅燭》中,黃飛鴻的死對頭,那自然是個極惡且奸的大反派。 據說,從此這名演員,就被叫做“奸人”,而他的名字,恰巧又與“奸”字同音,于是慢慢的,更有“奸人堅”的大號——他,便是石堅。
不過,軟弱的人,遇見苦便只能自我哀怨、終日嘆苦;而堅強的人,卻能在苦中尋見屬于自己的歡樂。石堅名副其實,便是這樣一個堅強的人,體弱多病,他就習武以強身健體;無依無靠,他就自強不息;戰爭襲來,他更投身于罷課抗戰行動,進一步則籌劃起了抗日話劇——也就是因為在話劇中的各種幕后包括化妝、布景、燈光種種,才有了后來給某名角做化妝師的機會,更隨后有了演黃飛鴻死對頭的機會。 也就是從《鞭風滅燭》開始,石堅一路下去,演了太多心狠手辣的歹徒、貪生怕死的漢奸,縱然偶有演好人,即所謂“忠角”,可在觀眾心里,忘不了的還是他在熒屏上的招牌奸笑聲,那笑聲太邪惡了,簡直就是讓人不寒而慄。
而當時光之輪進入70年代,石堅又毫不猶豫地躍入電視劇大潮。1978版《倚天屠龍記》,他就是金毛獅王謝遜,后來金庸看了許多版本的《倚天屠龍記》,還是忍不住說:“最喜歡的還是堅叔演的金毛獅王!”而在最經典版《射雕英雄傳之東邪西毒》中,他則成了鐵掌水上漂裘千仞,以及那個沒有本事卻出來充大拿的裘千丈。一人飾演兩個性格迥異的人物,而且演什么像什么,毫不遜色,令當時的司馬稱異不已。 2007年,香港電影資料館曾舉辦一檔叫做《點止奸人咁簡單:石堅》地節目,放映堅叔的十三套成名電影作品。實際上,石堅很少擔當光明正大的男主角,但就是在奸角這么一個看似固定狹隘的有限空間里,他發揮出了無限的力量,給世人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
這么說吧,他的印記,并不因角色而有一絲遜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