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醫大師朱良春【通膈利噎散】治療食道癌驗案 2017-03-18 19:23閱讀: 朱良春,男,漢族,1917年8月出生,南通市中醫院主任醫師、教授,1939年1月起從事中醫臨床工作,為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江蘇省名中醫。他使上海淋巴癌患者拳頭大的腫瘤逐漸消失,使幾近殘疾的骨病患者重獲新生;他動員浪跡江湖的蛇花子將祖傳治蛇毒絕技獻給國家,挖掘不識字的民間散醫成專家;他90歲高齡還四處看病講學,使中醫薪火相傳。他常說,世上只有“不知”之癥,沒有“不治”之癥。 X2015年12月14日凌晨0點06分,因突發肺栓醫治無效在南通中醫院去世,享年98歲。 【驗案賞析】謝××,男,56歲,農民。進食時有梗阻感。已三月有余;近日噎窒加甚,乃至某醫院診治,經食道鋇透:中下段有2厘米×3厘米腫塊,食道狹窄,有梗阻之征。 西醫囑其作手術切除,患者膽怯不愿接受,遂來我院求治。根據鋇檢提示,已至中晚期。當告知其家屬,保守治療,難以有絕對把握,只能盡力而為。 苔白膩,邊有瘀斑,脈細弦。痰瘀夾癌毒阻于食道,噎膈已成,法當滌痰化瘀,解毒消瘕,予【通膈利噎散】一料。 【通膈利噎散】 【處方】:水蛭10克,炙全蝎、蜈蚣各20克,僵蠶、蜂房各30克,共研細末,每服4克,1日3次。 臨床經過驗證,【通膈利噎散】治療中晚期食道癌,部分能控制進展,部分可以臨床緩解,延長生存期。 藥服3目,即感梗窒緩解,進食較前爽利。繼續服用半月,癥情穩定,乃予湯劑調理鞏固之。鋇檢復查,腫塊略有縮小,但并未全部消失。囑其仍宜間斷服用散劑。以防反復。 【方解】水蛭破瘀消癍、抗癌利水 水蛭俗稱馬蟥,味苦咸,性平,有小毒,入肝、膀胱二經。早在《本經》即謂其 加載中... 內容加載失敗,點擊此處重試 加載全文 “主逐惡血、瘀血、月閉、破血癌積聚。利水道”。對其功用可謂闡述精辟全面。仲景【抵當湯】、【大黃廑蟲丸】等均用之,是一味活血化瘀、消癌破結的佳藥。近人張錫純氏認為本品“破瘀血而不傷新血,專人血分而不損氣分”,評價甚高。但畢竟是一味化瘀的峻品,應予慎用。 值得一提的是:朱老在臨床中觀察到,對有瘀血癌積而體氣偏虛者,連服數日,患者即現面色萎黃,神疲乏力,血檢可見紅血球、血色素及血小板數均有下降,呈現氣血兩傷之證。古人以為“有毒”,殆即由此而來。因而明確指出:“凡癥屬體氣虧虛,而脈又軟弱無力者,雖有瘀滯癩癖,不宜輕率使用,或伍以補益氣血之品始妥”。 水蛭主要含有蛋白質,其新鮮唾液中含有水蛭素(Hiru—din),能阻止凝血酶作用于纖維蛋白元,阻礙血液凝固。水蛭分泌的一種組織胺樣物質,能擴張毛細血管,緩解小動脈痙攣。減退血液粘著力。其活血化瘀的作用,殆與此藥理機制攸關。 水蛭可以化瘀利水,凡心、肝、腎引起的水腫,而體質壯實或有瘀象者,均可參用;其利水機制,可能與其能改善微循環,增加腎血流量有關。 因其善于“破血癌積聚”,近人用治良性或惡性腫瘤有一定 本品腥味甚烈,煎劑往往令人聞之欲嘔,宜隔紙烘干(不能油炙,炙則效減),研細末,以膠囊裝盛或吞服為宜。 無瘀血停滯及孕婦勿用,虛人慎用。一般煎刺用3~ 5克,散劑用0.7~1.4克,分2次吞。 【積聚】【食道癌】:本病在病理上有鱗癌、腺癌之不同;在辨證上有虛實之區分。早中期多表現為氣滯、痰聚、血瘀、毒踞的實證;晚期則因病程纏延日久,進食困難,而致氣陰兩虧,虛實夾雜。 在治療上,必須審證求因,從因論治。朱老根據病機,曾擬訂“通膈利噎散”(水蛭10克,炙全蝎、蜈蚣各20克,僵蠶、蜂房各30克,共研細末,每服4克,1日3次)治療中晚期食道癌,部分能控制進展,部分可以臨床緩解,延長生存期。因諸藥均有消堅破結,解毒化瘀之功,冶為一爐,相輔相成,故能提高療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