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是中華民族的結晶和瑰寶,作者曹雪芹不僅精于詩詞和散文,而且還擅長駢體文。在《紅樓夢》中曹雪芹有意識的以詩詞曲賦來塑造人物的形象,被世人爭相傳誦。它也被多次的改編成戲劇,電影,和電視搬上熒幕,在群眾中也獲得了廣泛的關注,而電視《紅樓夢》中主要是描寫寶玉和黛玉兩個主人公之間的愛情,但是在小說中則主要通過眾多的人物形象表達了作者曹雪芹對世間各種事情的看法和思想。 曹雪芹撰寫的《紅樓夢》起初取名為《石頭記》,只有八十回。《石頭記》傳世后,陸續出現了一些《紅樓夢》續書,其中最受歡迎的是由高鶚續寫的后四十回。在乾隆五十六年程偉元和高鶚整理排印之后,就成了我們今天所閱讀的《紅樓夢》最初版本。很多人都認為作品中寶玉與黛玉的愛情故事是作品的重點,而曹雪芹的重要目的是通過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和生動感人的故事情節,再現了當時中國封建社會的真實面貌。揭露了當時貴族階級為了滿足自己的私利,爾虞我詐施展的各種陰謀詭計。但是,就整個小說的故事結構來說作者還是以寶黛之間的愛情故事為主線來貫穿全書的。 《紅樓夢》中數百個人物,人各有貌,性格獨特,這也是小說中在塑造藝術形象上的不朽之外,與林黛玉相比薛寶釵這個人物更為悲慘,黛玉好歹追求過自己的幸福,得到了一份真誠的感情,以死解脫了她所有了痛苦,而薛寶釵一生“愚昧而不自知“也只能由生活這把鈍刀一點點結束自己的性命。“可嘆停機德,堪憐詠絮才,玉帶林中掛,金簪雪里埋。”這也是曹雪芹對于她這一生的惋惜吧!而小說中的另外一個主人公晴雯的結局也是讓人同樣惋惜的,因為她不愿意被人區別對待,雖然她的身份比較卑微,但是她并不認為自己是下人,反而骨子里有一種文人的風骨。 說到寶玉身邊的丫鬟很多人都會想到襲人,她內心是不甘心做一個丫鬟的,想要常伴在寶玉的身邊,但是她清楚王夫人心儀的是薛寶釵,故而她與薛寶釵分外的親近,可見她是一個十分有自知和遠見的女人。而書中才情和美貌并齊的女人應該就是王熙鳳了,她出生世家,嫁入賈家之后年紀輕輕就掌管整個家,若在現在肯定是一個典型的女強人,可是奈何最終還是落下一個凄凄慘慘的下場。 賈寶玉和林黛玉是封建社會中年青人物的代表,曹雪芹通過寶黛之間的愛情悲劇結局,深刻的提示了當時封建思想的實質。寶玉的一生也是極其可悲的,他一方面受封建文化的束縛,使其世界觀變狹隘,一方面又為了維護封建貴族的利益不敢同頑固守舊勢力展開的斗爭。他可以寫詩,但這樣的才情終究被扼殺了。而黛玉,她的情感脆弱,性情乖僻,小心眼,是典型的封建少女形象。也正因為這種悲劇在當時是經常發生的,所以寶黛的愛情才具有典型性,同而也讓這部經典之作相傳至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