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氣血? 氣是運行在人體內的一種精微物質,具有極強的能量,代表五臟之氣和經脈之氣。主要作用是溫養機體和抵御外邪的入侵,同時參與臟腑功能的新陳代謝。 血是流動于經脈中的紅色液體。血的功能有兩方面:
這些食療方大補氣血 脾胃功能健運,則氣血旺盛,面色紅潤;反之,脾失健運,氣血津液不足,人必精神萎靡,面色淡白。 所以,通過食療來補充氣血是最佳的選擇。以下這幾款補氣血的食療粥,大家根據需要選擇食用。 【食材】蓮子、大米、桂圓肉適量 【做法】蓮子、大米同入鍋用旺火煮開,放入桂圓肉轉成小火煮成粥即可。 【功效】桂圓肉能補心脾,養血安神;蓮子則能強筋健骨;此粥對氣血虧虛,精神疲乏,心神不定睡眠不佳的師兄有較好滋養效果。 【食材】大紅棗20枚、茯苓30克、粳米100克 【做法】紅棗洗凈去核,茯苓搗碎,與粳米共煮成粥。代早餐食用。 【功效】可滋潤皮膚,增加彈性光澤。 【食材】紅棗10粒、枸杞10g、紅豆50g、花生50g、桂圓50g 【做法】把各種食材洗凈,先將紅豆、花生兩種食材下燉鍋,加入清水燉1小時左右,再加入桂圓、枸杞、紅棗一起再燉半小時即可。 【功效】補氣血,養顏美容效果非常好。 【食材】紅棗100克、花生仁100克、蜂蜜200克 【做法】溫水泡后放鍋中加水適量,小火煮到熟軟,再加入蜂蜜,熬至汁液粘稠停火。也可用高壓鍋煮30分鐘左右,蜂蜜可待花生仁、紅棗熟后入鍋。 【功效】紅棗補氣,花生衣補血,花生肉滋潤,蜂蜜補氣。 【食材】人參1-2克,大棗7枚 【做法】一起燉粥喝即可。 【功效】適用于寒性體質的氣血雙補。也可以加上艾灸,每周灸一兩次足三里。足三里是調脾胃的養氣血大穴,補扶正氣,延緩衰老。 【食材】大紅棗5粒左右、桂圓5粒、姜半塊、枸杞1小撮、紅糖適量 【做法】:
【食材】龍眼肉250g,西洋參15g,白糖適量 【做法】將龍眼肉搗爛如泥,西洋參研末,二物連同白糖一并拌勻,放密封的瓷器內,置鍋中,用文火蒸2小時即成。每次取1匙,開水化開吃下。每日早晚各1次。 【功效】此方出自清代名醫王孟英的《隨息居飲食譜》,調養氣血效果甚佳,益心脾,補氣血,安神益智。 【食材】桂圓3-5顆 【做法】桂圓剝皮后直接放入保溫杯泡水代茶飲即可。 【功效】桂圓甘溫味濃,能補益心脾、養血安神,是一味性質較平和的滋補良品。 【注意事項】感冒發熱、咳嗽有痰等體內有痰濕及熱病患者不宜食用桂圓或喝桂圓茶。懷孕的女性尤其不能吃。 美容秘訣與養血密不可分:古籍常說“人參補氣第一,三七補血第一”。三七具有活血、止血的功效,老年斑往往是氣血不足的表現。常服三七能通暢氣血、養顏、祛斑。 皮膚黯淡,有斑者每天把1-3克三七粉,混在水或粥里攪勻,服用。 【食材】花生仁5粒,紅棗3顆,核桃仁1個 【食用方法】每天早上,三者嚼服,然后用溫熱水送下,安靜地坐上3分鐘。 【功效】長期堅持,補養氣血的效果非常明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