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立成說投資”,所有文章全部原創,均為本人嘔心瀝血之作。在這里只分享有料的干貨,沒有人云亦云的說教。愿每個獨立的個體都能獲得財務健康、財務自由! 曾經在博客里反復分析過大消費企業伊利股份,這家企業的基本面我也在一直跟蹤,總體來說,不改變之前的判斷:伊利股份的股權值得長線投資,值得收藏。對于即將步入老年的60后來說,買入這家公司的股權當作養老基金也是不錯的選擇,而且這筆養老金比社保基金要靠譜很多,而且收益更好。靠國家社保養老,不如靠自己的眼光與策略謀一個好的晚年生活。伊利股份剛剛公布2016年年報,本篇主要和讀者朋友們簡單分析一下公司報表的情況,希望各位讀者從中能獲得啟發。 財務報表解讀 a. 資產負債表 資產基本情況: 流動資產方面:貨幣資金138億元,同比去年略有增長。應收票據+應收賬款一共6.86億元,預付賬款5.58億元,同比去年持平。存貨大概43億元,同比去年略有下降;非流動資產方面:長期股權投資16.3億元,同比大幅度增長13倍左右。固定資產131億元,同比下滑10%左右。資產總計392.6億元,同比下滑1%左右。 負債基本情況: 流動負債方面:短期借款1.5億元,同比下滑近98%,應付賬款67億元,同比增長10%,預收賬款35.9億元,同比增加79.5%,應付賬款+預收賬款合計102.9億元。流動負債合計149億元。非流動負債主要是遞延收益大概11.2億元,合計負債160.2億元。 關于資產負債表,我主要談2個亮點:第一點是資產負債比結構;第二點是產業鏈資金結構。 由以上信息得知,伊利股份資產負債比為40.82%,同比去年下滑9個百分點,不要小看這個指標,這是伊利股份自10多年來首次將負債比例下調至40%左右的水平。資產負債比的下降根本原因在于短期借款大幅度下降,然而其總資產并未隨著負債的大幅下滑而下降,僅僅下降了1%左右,這說明了什么?說明了公司的經營水平大幅度提升,資產負債結構不斷優化。看看競爭對手光明乳業,其資負債比在61%,誰的財務更健康一目了然。負債比的大幅度下降,會減少公司財務費用的同比下滑,有利于提高公司的盈利水平。 伊利的應收賬款+預付賬款合計12.4億元,而其應付賬款+預收款項高達102.9億元,后者是前者的8.3倍,這說明了什么?說明了伊利在整個產業鏈的競爭優勢,可以大比例占用下游資金來充分給自己輸血,發展自己。用別人的錢來免費給自己做生意,不承擔資金成本,這樣的生意是不是好生意呢?這會讓伊利公司的自由現金流大幅度增加,提振股東回報,這一點從公司的分紅率就可以看出。 b 利潤表 2016年伊利營業收入606億元,同比增速不超過1%;營業成本374.3億元,同比下滑2.47%;銷售費用141.1億元,同比增長6.46%;管理費用34.6億元,同比增長0.01%,可忽略不計;財務費用0.24億元,同比大幅度下滑91.96%。營業外收入11.8億元。公司凈利潤56.69億元,同比增長21%以上。與同行蒙牛相比,2016年蒙牛537.8億,大幅度利于伊利股份。在凈利潤上,伊利實現凈利潤56.69億元,蒙牛卻因為“外部品牌”的拖累凈虧損7.51億。 從這份利潤表的成績單上,投資者可以得出什么樣的信息呢?營收增速下滑,而凈利潤卻在大幅度增長,除了營業成本略有下滑,三項費用沒有什么大幅變化,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凈利潤大幅度增長除了營業外收入11.8億元,其他利潤的增長根本原因在于伊利的產品銷售結構不斷優化造成的,高毛利率的產品銷量肯定在不斷提升。此外,不得不提的是公司的銷售費用高達141.1億元,同比略增6.46%,與往年相比,大幅度下滑,之前的幾年都是百分之幾十的速度在增長。毫無疑問,銷售費用的增幅下滑,肯定能提振利潤率的。伊利的銷售費用中很大一部分是廣告費,隨著市場占有率的不斷提升,這里應該還可以繼續壓縮,改善公司的利潤率。總而言之,伊利的管理能力很優秀,費用管控能力強,與其他同行競爭對手不是一個數量級的。伊利毫無疑問是中國乳業當之無愧的王者。 c. 現金流量表 主營業務收到的現金額676億元,同比略有下滑;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凈額128.2億元,同比大幅度增長34.4%;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32.4億元;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88.1億元。 由現金流量表,我們可以得到什么信息呢?公司經營性現金流凈額128.2億元,大幅度高于公司凈利潤56.6億元,可見公司的凈利潤含現金量高,不存在虛構利潤的可能,公司經營現金流非常健康。投資性現金流量凈額-32.4億元,主要是由于購買固定資產以及股權造成的,去年伊利和悠然牧業合作,完善了產業鏈的布局。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88.1億元,主要是由于還債和分配股利造成的,公司的有息負債大幅度降低就是由于這件事造成的,當然了,分紅也會造成此項現金流的負數。 2. 公司經營分析 公司目前主營業務是液體乳及乳制品制造業,其毛利率為38.33%,同比增長2.56%,而營業成本僅僅同比下滑0.1%,這說明了什么?說明了產品銷售結構有所改變,高毛利率產品的銷量在提高,毫無疑問,安慕希作為伊利股份的明星產品起到了重要作用。 2016年奶粉以及奶制品毛利率為56.17%,其營業收入繼續下滑,收入金額為54.55億元,同比下降15.38%。所幸的是,奶粉業務占比營收總收入比重并不太大,近占不足10%。 奶粉業務大幅度下滑的重要原因是跨境電商的興起,國外奶粉價格有一定的競爭優勢,再加上國內的年輕媽媽們對國產奶粉的不信任感有關,才有此下滑。隨著伊利海外工廠的順利投產,其奶粉的生產成本應會同比下滑,可與海外競爭對手進行有效的價格競爭。因此,只要國內年輕媽媽對國產產品有信心,伊利的奶粉事業重振雄風的可能性還是很高的。 從產品成本分析來看,液體乳及乳制品制造業的主要成本來自直接材料,占比87.4%,而人工成本僅為3.37%,這是規模優勢的重大好處。因此,伊利的產品利潤率與原材料成本價格相關性很高,與人工成本相關性很弱,不怎么受到人工成本的制約。 此外,伊利的產品目前的市場份額為20%,逐年提高,位居行業第一。毫無疑問,伊利正在不斷夯實其寡頭壟斷的市場地位。伊利最近幾年營業收入增速緩慢,主要由于行業發展處于調整期,公司的高速快速成長期已過,目前處于穩定發展期。未來伊利要想不斷的提高營收比例,外延式并購與內延式的結構增長應該會齊頭并進。 3. 公司經營戰略 自2014年以來,伊利的發展戰略為“全球健康食品的領導者。” 目前伊利的國家化視野與格局正在不斷擴大,供應鏈的結構也在不斷優化,產品成本得到了嚴格的控制。目前伊利的主業仍然是乳業,要想成為整個食品行業的領導者,那么伊利遲早要走上外延式并購之路。2017年,伊利的主要目標是挺進全球5強,營業收入650億元,同比增長8%。在行業的調整期,再加上伊利的營收基數已經比較大,增長8%也是一件不簡單的事。從競爭對手的角度來看,蒙牛與光明已經被伊利大幅度甩開,無論是從營業收入還是從凈利潤率上來看,蒙牛與光明目前已經不在處在同一個競爭線上,伊利在引領行業的發展,行業的大格局基本確定。 4. 結論 伊利公司的出身并不高,其品牌價值與行業地位是公司一點一滴用刀槍拼搏出來的,伊利這個品牌從無到有也只有幾十年的歷史沉淀。從這一點來看,伊利與茅臺的差異是巨大的。茅臺出身高貴,有行業的定價權,目前伊利還沒有行業定價權。企業與個人類似,出身較好的,其發展會更穩定。即使如此,伊利的投資價值仍然是巨大的,從伊利過去的業績以及公司的成長情況來看,伊利的總市值自公司上市以來增加了近百倍,原始老股東的回報非常充足,堪稱成長股的傳奇。作為一個不斷拼搏進取的優等生,伊利仍然在繼續努力進取,不斷成長,引領行業往前發展。 從去年分紅率來看,伊利的分紅率高達60%以上,一如既往的高分紅。按照目前的股價來看,分紅比例超過3%,超過銀行的定期存款利率,與一些保本理財的收益不相上下。若投資伊利有2年有余了,其分紅率在5%以上,而且股東還享受到了股價上漲的收益。可謂一舉多得。從不遠的未來看,伊利還會一如既往的高分紅,這是伊利的經營模式決定的。關于企業高分紅的秘密,我已經在之前有過分享。沒看過的新讀者們,請翻看歷史文章。伊利的管理層與員工大多都有公司的股權,員工與股東利益被很好的綁定在一起,同舟共濟。相信伊利還會繼續以優秀的業績來回報股東,回報社會。未來已經到來,具有投資慧眼的人不會成為別人的負擔,更不會成為別人的附庸。 $伊利股份(SH600887)$ @今日話題 |
|
來自: 昵稱28056923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