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五一小長假要到了,很多小伙們都已經制定好了自己出游的計劃。當然,很多人都會選擇自駕游,開著愛車和家人朋友出去玩肯定是非常愜意。但是愛車一路上陪大家勞累奔波也很辛苦,不要忘記給您的愛車好好保養護理一下,好讓愛車更好地繼續為我們服務。下面小編就帶大家去看看有哪些需要注意的。 1、清洗天窗 天窗是容易被忽略的清洗死角,尤其是車主自己洗車的時候。在長時間行駛的過程中,沙粒、樹葉等雜物會在天窗內會積聚,不及時清理不僅會加劇磨損,還會堵塞排水槽,因此長途過后一定要注意清理。 清理時,先將天窗完全打開,除去雜物后用干凈的軟布擦拭滑軌上的灰塵,再用不易吸附灰塵的潤滑劑,對天窗的滑軌部分和傳動管道進行潤滑。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高壓水槍洗車時,不要直接對天窗周圍的密封圈噴水,以免造成密封圈在高壓水柱的噴壓下變形。 2、添加機油、剎車油 為了愛車正常運行,需要及時為愛車更換機濾、機油。如果不換機濾只加機油,停留在濾清器上的雜質將會流入干凈的機油中,使之被污染。在操作時,應啟動發動機使之運轉達到正常的工作溫度后熄火,在熱車狀態下放出機油盤和濾清器內的舊機油,換上新的機油濾清器,再倒入新的機油。 汽車剎車油具有吸水特性,如果長時間不更換會腐蝕制動系統,給行車安全帶來隱患。一般情況下建議兩年或者4萬公里更換一次剎車油。更換制動液順序應該先遠后近,就是先從剎車管路的遠端開始,先后輪,再前輪。為了避免新、舊油混合,換油、放氣可以從左后或者右后開始,比如第一個放左后輪,下一個放右前輪,然后右后輪,最后是左前輪。 3、檢查輪胎、底盤 汽車經過長途行駛后,很容易出現輪胎胎壁鼓包和割傷的現象。一些路況惡劣的路面容易使輪胎被路面上的尖銳物體割傷,如果輪胎已經使用了很久,則更容易出現輪胎鼓包或者開裂的情況。絕大部分車輛在車門側面或者B柱的位置都會標有規定的胎壓值,要按照這個標準充氣,保證足夠的抓地力和安全性。 除了檢查輪胎外,還要仔細檢查底盤。俗話說“爛車先爛底”,底盤是除了輪胎外距離地面最近的地方,長期在諸如高低不平的山路或泥濘路等復雜路況上行駛,難免會造成汽車底盤的輕微剮蹭。底盤系統檢測內容包括各傳動部件、懸掛部件是否松動、損傷及銹蝕,底盤螺絲是否松動,排氣管、油管是否有碰撞,各類油封是否漏油等。 4、整理車內 在長途用車的過程中,一般都會把很多東西放到車后座或后備箱,長途行駛過程中也難免在車內吃吃喝喝,這樣就會在車內留有味道或者殘渣。因此長途過后需要對車內進行一次徹底的整理,及時將不用的東西從后備箱拿走,對車內進行徹底吸塵,如果有條件,最好把空調也清洗一遍。 |
|